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解答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两位数乘十和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
2.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能对结果做出估算,并说明根据。
3.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一个因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逛街吗?在你们心中印象最深的街景是怎样的? 学生说出自己心中的街。
2.课件出示情境图: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中有什么?
学生观察情境图,发表自己的意见。
1 / 6
(二)学习新课
1.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学生观察情境图,从中获取数学信息;指名回答。 (1)左边的气球团有多少个气球? (2)右边的气球团有多少个气球?
2.同学们真棒!提出了这么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那么,我们逐一来解答。先来解答: (1)左边的气球团有多少个气球?
应该去找哪两个信息?如何列式?怎么想的? 学生独立思考,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
如果学生算出得数,顺便让她(他)说说怎么算的? 36×10=360(个) (2)练习: 32×10 10×30 30×20 20×10 30×50 60×40
3.右边的气球团有多少个气球? (1)学生独立列式。
(2)先估一估,了解结果的大致范围。教师请学生解释估算的过程,再交流,订正。 30×20=600(个)
(3)同桌之间互相出题做,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4)练习:11×20 21×30 20×32 40×12 学生把每道题的答案写在自己的随堂练习本上。 请计算较快的同学介绍自己的做题秘诀。 (5)小组内一人出题,其余抢答,并判断对错。 4.教师总结。
5.学生看书,并质疑。 6.自主探索算法。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总结出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学生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
2 / 6
2.自主练习第2题。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班级交流,说一说,学生进行回顾及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评价意识及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的良好学习习惯,能够初步有条理地表述出自己的想法。
3.主动参与学习新知识的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方法】
引导教授、自主探究交流。
【教学过程】
口算:
14×10= 20×21= 13×30= 40×10= 80×30= 40×90= 活动一:谈话引入。
师:请同学们看这幅图(教材情境图),这是城市街心花坛,漂亮吗?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
1.“保护环境”花坛一共用了多少盆花? 2.“美化家园”花坛一共用了多少盆花? 3.一共用了多少个喷头? 活动二:自主探索。
师:这节课先来解决“保护环境”花坛一共用了多少盆花?怎样来列式? 生:23×12或者12×23 你能算出来吗? 学生可能有以下答案:
3 / 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