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的新现实主义
---------浅试论方方早期小说艺术特色
麻城市歧亭镇小学 张建平 报名号 001295
准考证:212406200031
【内容摘要】:方方是湖北文坛有名的女作家。她处于我国社会的转弄期,是典型的新现实主义作家。在读者的心目中,方方至少有三副面孔:比较冷峻的,如《风景》的揭示人生世相;比较深沉的,如《祖父在父亲心中》的透视家族历史;比较轻松的,如《白驹》的玩笑世间物事。1987年,方方以中篇小说《风景》一鸣惊人,不但获全国优秀中篇小 说奖,且成为“新写实”派的代表作家之一。这些作品中具有浓郁的武汉地方风韵,如语言上方小说较多地运用了明快、辛辣、诙谐的汉味语言(虽然没有池莉的地道),人情风俗方面方小说对武汉市民的生活习惯、人情冷暖、性格癖性等都有细致的的描写,一些武汉市民阶层的代表性活动场所在小说中出现并成为人物活动的背景,也增加了小说的地域色彩新写实小说是采用包含某些现代、后现代因素的写实手段,表现普通人生存状况的小说。从方方有小说来看《祖父》中的“我”和《风景》中的小八子是种风格的代言人。方方的《祖父活在父亲心中》关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充分体现了新现实主义的特点。方方的早期小说是新现实主义风格,集中体现了社会转型期的武汉人的特色。她作品和内涵还值得我认
真研究。
【关键词】:方方 湖北作家 新现实主义 社会转型期
这次我所选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的题目是湖北作家研究。我想出于武汉在湖北和全国和政治经济地位,湖北作家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武汉作家,是一位以武汉人、武汉事为主题的作家。易中天在《 读城记 》中指出 “武汉人有一种悲剧情节”⑴。因此我选定了方方,又由于我的教育研究方向是转型期的教育,所以我的选题方向为转型期的新现实主义---------试论方方早期小说艺术特色。
方方和池莉是湖北文坛两颗灿烂的双子星女作家。她们处于
我国社会的转弄期,是典型的总新现实主义作家。他们的伤作品反映了一个时代的阵痛。基于长江文艺出版社的一套《跨世纪文丛》。下面以我浅显的学力谈谈方方的艺术特色。 一、 早期作品特点概述
方方,本名汪芳。1955年生于南京,祖籍江西彭泽。1957年迁居武汉。1974年高中毕业,曾当过四年装卸工人。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后分配至湖北电视台,曾做过电视剧编剧、电视专题片撰稿人。1989年调入湖北作家协会。现为湖北作家协会作家。
有一位评论家说,在读者的心目中,方方至少有三副面孔:比较冷峻的,如《风景》的揭示人生世相;比较深沉的,如《祖父在父亲心中》的透视家族历史;比较轻松的,如《白驹》的玩笑世间物事。
1987年,方方以中篇小说《风景》一鸣惊人,不但获全国优秀中篇小 说奖,且成为“新写实”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风景》以武汉著名的平民区河南棚子为背景,描绘了父亲一家人的生存情况和生活状态,展现了城市一角的特有风景。从这一群挤在狭窄的空间的粗俗人物的心灵中,让人们感受到棚户人家情绪世界。小说以一个死亡小儿子的视点来观察这一家人的生活,为小儿了的语调来叙述一家人的故事,使这篇小说笼罩上一层现实主义的氛围,但在艺术上却给人以十分新鲜的感受,荒诞的陌生和表现引发人们强烈阅读兴趣。《风景》的表面是描写底层市民的生存和生活状况,而且注重于还原态的东西,因而给人一种不加雕饰的真实感受。但如果仅仅是看到这一层是不够的,我们应该看到它的深层,这就是历史,底层市民和生活史,像父亲一样的许多人家就是这样活过来的。他们活得粗糙,但却乐得随心所欲,他们活得沉重,但也有滋味。他们活得沉重,但也原汁原味。这种活法似乎也受到了挑战,于是有了七哥这样的叛逆者不择手段去追求一种新的活法。对七哥的活法如何作价值评价,是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问题。我认为这就是在该文的背后显示了一个转型社会的混乱意识形态。《白驹》是方方写城市青年的特别是他们当中知识分子的代表作。这篇小说实际上写了两种城市青年:一是像麦子和夏春秋冬那样的青年知识分子,一类是小男那样的青年工人,但在写小男时,也是从夏春秋冬的角度来写的,用夏春秋冬和麦子的眼光来审视小男的行为和心态。这是一稿荒诞的小说,或者说是具有荒诞色彩的谐谑小说,无论麦子和夏春秋冬都是冷漠和随
心所欲的,小男则是自私和猥琐的。小说的作者态度很隐匿,不作任何评价,她十分客观冷静的将这些青年的行为和心术和盘托出,把价值判断完全留给读者,也是方方小说的一个共同特点。《白驹》则写得较为清松,而真正具有深度、有历史感的小说是《祖父在父亲心中》。它写了两代知识分子的气节和人格,看起来具有方方的家庭的影子。小说跃然纸上的两代人,特别是父亲,这方面写得多一些,但也着力写了解祖父 在日本侵略者面前视死如归的超凡脱俗的行为,入情入理,富于人性,一点也没有伪现实性的痕迹。值得注意的是,这篇小说着力刻苦划的祖父的形象说明方方并没有轻易地抛弃现实主义这一原则,而对生活的还原,则是现实主义的另一种形态,带着自然主义的现实主义。从祖父中我们不可以看到一种深度,历史的深度,作者写了两代知识分子的生活:祖父书生般生活,勇士般死去,他活得痛快,死得壮烈,祖父的形象虽然始终活在父亲的心中,但父亲却不能像祖父那样理直气壮的活,他活得窝囊,死得凄凉,两代知识分子的不同命运、不同结局不能不引发人们的思索:究竟是时代应当对父亲的无声无息的一生负责,还是父亲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另外,《行云流水》也写了中年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而《桃花灿烂》则有写了一对平民青年的爱情悲剧。
这些作品中具有浓郁的武汉地方风韵,如语言上方小说较多地运用了明快、辛辣、诙谐的汉味语言(虽然没有池莉的地道),人情风俗方面方小说对武汉市民的生活习惯、人情冷暖、性格癖性等都有细致的的描写,一些武汉市民阶层的代表性活动场所在小说中出现并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