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考化学 专题06 工艺流程图(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2 2:49:5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等措施。

(4)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精盐的制得率,发现制得率较低,其可能原因是 ▲ (填序号)。

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 B.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

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D.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5)小燕查阅相关资料得知:粗盐中除含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外,还含有少量的MgCl2、CaCl2等可溶性

杂质;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小燕将除去泥沙的“精盐”又作了如下处理(假定杂质只有MgCl2、CaCl2两种):

①提供的试剂:Na2CO3溶液、K2CO3溶液、NaOH溶液、KOH溶液、饱和NaCl溶液。 从提供的试剂中选出a所代表的试剂是 ▲ 、 ▲ 。 ②在滤液中加盐酸的作用是 ▲ 、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6)井水中也因为含有较多的MgCl2、CaCl2而不能直接饮用,上海世博园内安装的“直饮水”机,采

用“活性炭+超滤层+紫外线”净水工艺。活性炭在此起 ▲ 作用。

(7)已知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40℃时,100g蒸馏水中溶解 ▲ g

60溶50解度 40/ g 30201000102030405060708090温度/℃

硫酸钠达到饱和。将该饱和溶液升高温度至90℃,观察到的现象是 ▲ 。

【答案】(1)A (2)AC (3)间歇加热(或“来回移动酒精灯或蒸发皿”) (4)ABD (5)①NaOH溶液、Na2CO3溶液

②HCl+NaOH=NaCl+H2O 2HCl+Na2CO3=2NaCl+CO2↑+H2O

6

(6)吸附 (7)50 有固体析出 【解析】

试题分析:(1)操作①将大颗粒的粗盐变为较细的粗盐,所以操作应为研磨,必须用到的仪器是研钵。应

选A项。

(2)A中瓶塞没有倒放在桌面上,C中未用玻璃棒搅拌;所以应选AC。

(3)蒸发时,如局部温度过高会造成液体因受热不均而飞溅;除搅拌外,还可通过间歇加热(或“来回移动酒精灯或蒸发皿”)等方法来控制液体温度局部过高。

(4)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会使得到的食盐减少,符合题意;B.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会使得到的食盐减少,符合题意;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会使称得的质量偏大,不符合题意;D.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会使得到的食盐减少,符合题意;所以应选ABD。

(5)①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需要加入的物质能除去MgCl2、CaCl2;可用NaOH溶液与MgCl2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可用Na2CO3溶液与CaCl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然后再通过过滤除去生成的两种沉淀,加入盐酸调节溶液的PH为7即可。所以a所代表的试剂是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 ②为了完全除去MgCl2、CaCl2;加入的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需要过量;所以在滤液中加盐酸是为了除去过量的NaOH和Na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2HCl+Na2CO3=2NaCl+CO2↑+H2O。 (6)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有较强的吸附性,可用于净水过程中吸附水中的异味和色素,起吸附作用。

(7)根据图像可知: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为50g。即在40℃时,100g蒸馏水中溶解50g硫酸钠即达到饱和。

将该饱和溶液升高温度至90℃,原来的溶质会因硫酸钠的溶液度减小而析出。所以可观察到有固体析出。 考点:常见的仪器、粗盐的提纯、实验误差分析、吸附作用、溶解度曲线 8.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不可缺少的资源。

(1)水能洗衣服、配制溶液,这是利用水 的性质。 (2)某学校饮水处可以将自来水净化为饮用水,其中处理步骤如下图所示:

①对应的作用是 ;③对应的作用是 。

7

(3)右图是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是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

下生成氢氧化钠、氢气 和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能量变化角度看,该反应中是 转化为化学能。

(4)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 。 ...

A.合理施用农药、化肥 B.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C.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D.洗菜、淘米的水用来浇花、冲厕所

【答案】(1)能溶解其他物质 (2)①吸附 ③杀菌、消毒

(3)2NaCl + 2H2O2NaOH + H2↑+ Cl 2↑ 电能 (4)B 【解析】

试题分析:(1)水能洗衣服、配制溶液,这是利用水能溶解其他物质的性质;

(2)某学校饮水处可以将自来水净化为饮用水,①对应的作用是吸附;③对应的作用是杀菌、消毒;(3)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氧化钠、氢气 和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2NaCl + 2H2O2NaOH + H2↑+ Cl 2↑;从能量变化角度看, 该反应中是电转化为化学能。 (4)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做法不相符的是B.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考点:水的净化和利用

9.我国的领海主权不容侵犯。南海是我国的固有领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

(1)南海不仅蕴含着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化石燃料,还蕴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可燃冰(主

要成分是CH4)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源”,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可燃冰作为能源与煤、石油相比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海某岛利用资源优势,建成海水综合利用基地,生产各种产品。

①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目前能规模化和产业化淡化海水的方法主要是_______________。 ②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将海水进行_________________可得到粗盐。 ③从海水中得到金属镁。用苦卤制取金属镁的流程图如下: 苦卤????氢氧化镁????氯化镁????镁 步骤Ⅰ步骤Ⅱ步骤Ⅲ苦卤本身含有MgCl2,又经历了步骤Ⅰ、Ⅱ的转化过程,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无水MgCl2

制取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石灰乳稀盐酸电解④以海水中获得食盐为原料制取纯碱。

a. 经过流程Ⅰ过滤后得到沉淀是_________________;(填物质的化学式) b. 流程Ⅱ中发生的总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如果加入氨气不是为了产生氯化铵,那么,氨气在制碱过程中作用是_____________。

点燃CO?2HOCH?2O4222(2分) 同等条件下燃烧产生热量比煤和石油多,燃烧后几【答案】(1)

乎不产生任何残渣和废气(1分);

(2)①膜法和热法(或反渗透法和低温多效蒸馏法,或反渗透法和多级闪急馏法)(1分)②蒸发结晶

通电Mg?Cl?MgCl22(1分) ③富集(或聚集)氯化镁,除去杂质获得比较纯净的氯化镁(1分)

(2分) ④a.

Mg(OH)2CaCO3(2分) b.

NaCl?NH3+

CO2?H2O?NH4Cl?NaHCO3?(2分) c. 使溶液显碱性,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CO2+2H2O。可燃冰作为能源与煤、石油相比的优点

是同等条件下燃烧产生热量比煤和石油高,燃烧后生成物为水和二氧化碳,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和废气。

(2)①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目前能规模化和产业化淡化海水的方法主要是膜法和多级闪急馏法。 ②在海水中溶解有氯化钠。可将海水进行蒸发使海水中的物质结晶出来,得到的是含有杂技的粗盐。 ③苦卤本身含有少量的MgCl2,同时还含有其他杂质。可经历了步骤Ⅰ、Ⅱ除去海水中含有的杂质获得比较

纯净的氯化镁;可用电解无水MgCl2的方法制取镁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Mg+Cl2↑

④a. 在流程Ⅰ中,发生的的反应有:Ca(OH)2+MgCl2==Mg(OH)2↓+CaCl2;含氯化钙又与加入的碳酸钠反应:

CaCl2+Na2CO3==CaCO3↓+2NaCl。所以过滤后得到的沉淀有Mg(OH)2和CaCO3

b. 流程Ⅱ中,过滤后溶液中的氯化钠和水与加入的氨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发生了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c.加入氨气的作用是使溶液显碱性,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

9

考点:海水晒盐、海水制碱、复分解反应

10.硫酸铜晶体常用作农业和渔业的杀虫剂、杀菌剂,某同学设计了下列两条途径由废铜料(含铁)生产

硫酸铜晶体,其过程如下所示:

(1)操作a的名称是: ▲ ;

(2)已知:Cu+2H2SO4(浓) CuSO4+SO2↑+2H2O。则途径I与途径II相比,其优点体现在: ①不产生二氧化硫有毒气体,不会污染空气;② ▲ ;

(3)将废铜料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搅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答案】(1)过滤; (2)硫酸根全部转化为硫酸铜,硫酸的利用率高; (3) Fe + CuSO4== Cu + FeSO4。

考点:物质的分离和提纯、金属的化学性质

10

搜索更多关于: 中考化学 专题06 工艺流程图(含解析) 的文档
中考化学 专题06 工艺流程图(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iot93xs2r0fluh9boav3qhtz4wh9l00tuh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