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中电流流向为______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此时a受到的磁场力大小为___________。
24.如图所示,O2B是重为G的匀质杆,O1A是轻杆,A是O2B中点,O1、O2、A处都用光滑铰链连接。B、C两点之间悬挂一根重为G的匀质绳且B、C保持在同一水平线。此时O2B杆水平,与O1A杆夹角为37°。则O1A杆在A端受到的弹力大小为___________,若仅将C点
沿水平线缓慢向左移动一些,O1A杆在A端受到的弹力大小变化情况为___________。(选填“不变”、“变小”或“变大”)
25.如图甲所示电路图中,R是滑动变阻器,电键闭合后,将滑片从A端滑到B端,电源的输出功率和电流表读数作出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该电源的电动势为___________V,滑动变阻器总阻值为___________Ω。 五、实验题(共24分)
26.(4分)在“用DIS描绘电场的等势线”的实验中,电源通过正负电极在导电物质上产生的稳定电流分布模拟了由二个等量导种点电荷产生的静电场。
(1)给出下列器材,电源应选用___________(选填“6V的交流电源”或“6V的直流电源”),探测等势点的仪器应选用___________(选填“电压传感器”或“电流传感器”)。 (2)如图在寻找基准点1的等势点时,应该移动探针
___________(选填“a”或“b”),若图示位置传感器的读数为正,为了尽快探测到基准点1的等势点,则逐渐将该探针向___________(选填“右”或“左”)移动。 27.(4分)在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根据学过的理论设计了如下装置(如图甲):水平桌面上放置了气垫导轨,装有挡光片的滑块放在气垫导轨的某
处(档光片左端与滑块左端齐平)。实验中测出了滑块释放点到光电门(固定)的距离为s,挡光片经过光电门的速度为v,钩码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摩擦可忽略) (1)本实验中钩码的质量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作出了v2-m的关系图像(如图乙),发现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间接验证了“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依据图像,每次小车的释放点有无改变?___________ (选填“有”或“无”),从该图像还可以求得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
- 5 -
28.(8分)在研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压强与温度关系”的实验中(如图甲),与压强传感器相连的试管内装有密闭的空气和温度传感器的热敏元件。将试管放在大烧杯的凉水中,逐次加入热水并搅拌,记录得到试管内空气不同的压强和温度值。图乙为二组同学通过记录的压强和摄氏温度数据绘制的P-t图像,初始封闭气体体积相同。
(1)两组同学得到的图线交点对应的摄氏温度为___________,两图线斜率不同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通过图乙归纳出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不变时压强与摄氏温度的函数关系是___________,该规律符合___________定律。
29.(8分)在研究“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提供有以下器材:
A.电压表V1(0~5V) B.电压表V2(0~15V) C.电流表A1(0~50mA) D.电流表A2(0~500mA) E.滑动变阻器R1(0~60Ω) F.滑动变阻器R2(0~2kΩ) G.直流电源E
H.开关S及导线若干 I.小灯泡(U额=5 V)
某组同学连接完电路后,闭合电键,将滑动变阻器滑片从一端移到另外一端。移动过程中发现小灯未曾烧坏,记录多组小灯两端电压U和通过小灯
的电流I数据(包括滑片处于两个端点时U、I数据),根据记录的全部数据做出的U-I关系图像如图甲所示。
(1)根据实验结果在图乙虚线框内画出该组同学的实验电路图。
(2)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得出实验中选用:电压表___________(选填器材代号“A”或“B”),电流表___________(选填器材代号“C”或“D”),滑动变阻器___________(选填器材代号“E”或“F”)。
(3)根据图甲信息得出器材G中的直流电源电动势为___________V,内阻为___________Ω。 (4)将两个该型号小灯泡串联后直接与器材G中的直流电源E相连。则每个小灯消耗的实际
- 6 -
功率为___________W。 六、计算题(共50分)
30.(10分)在容积为40L的容器中,盛有压缩二氧化碳3.96kg,该容器能承受的压强不超过6.0106pa,求容器会有爆炸危险时内部气体达到的摄氏温度?(已知二氧化碳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是1.98kg/m3,温度是0℃,压强是1
31.(13分)如图所示,用一块长L1=1.0m的木板在墙和桌面间架设斜面,桌面离地高H=0.8m,桌面长L2=1.5m,斜面和水平桌面间的倾角θ可以在0-60o之间调节后固定。将质量m=0.2kg的小物块从斜面顶端无初速释放,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05,物块和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忽略物块在斜面和桌面交接处的能量损失。(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当物块刚好能从斜面开始下滑时,求斜面的倾角θ; (用正切值表示)
(2)当θ角增大到37o时,物块下滑后恰能停在桌面边缘,求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3)若将(2)中求出的μ2作为已知条件,继续增大θ角,物块落地点与墙面的距离最大值S总,及此时斜面的倾角θ'。
- 7 -
105pa)
求
32. (13分)如图所示金属小球A和B固定在弯成直角的绝缘轻杆两端,A球质量为2m,不带电,B球质量为m,带正电,电量为q。OA=2L,OB=L,轻杆可绕过O点且与纸面垂直的水平轴无摩擦转动,在过O点的竖直虚线右侧区域存在着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此时轻杆处于静止状态,且OA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7°。重力加速度为g。 (1)求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E;
(2)若不改变场强大小,将方向变为竖直向上,则由图置无初速释放轻杆后,求A球刚进入电场时的速度大小
33.(14分)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导轨间的距离L=0.4m,金属导轨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夹角θ=37o,在导轨所在平面内,分布着磁感应强度B=0.5T、方向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的局部匀强磁场。金属导轨的一端接有电动势E=4.5V、内阻r=0.5Ω的直流电源。现把一个质量m=0.04kg的导体棒ab放在金属导轨上,导体棒恰好静止。导体棒与金属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导体棒与金属导轨接触的两点间的电阻R0=2.5Ω,金属导轨电阻不计。(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局部匀强磁场全部覆盖导体棒ab,但未覆盖电源。)
(1)求静止时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F安大小和摩擦力f大小;
(2)若将导体棒质量增加为原来两倍,而磁场则以恒定速度v1=30m/s沿轨道向上运动,恰能使得导体棒匀速上滑。(局部匀强磁场向上运动过程中始终覆盖导体棒ab,但未覆盖电源。)求导体棒上滑速度v2;
(3)在问题(2)中导体棒匀速上滑的过程,求安培力的功率P安和全电路中的电功率P电。
示位v。
- 8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