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江西省上饶市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 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1:34:2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23.4,那么每毫升样品中的菌落数是(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2mL) _______________。

(4)用这种方法测定密度,实际活菌数量要比测得的菌落数量多,原因是__________ 。 (5)上述流程图中,发酵阶段需要的菌种是_____,生产酒精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______。 【答案】 (1). B (2). 选择培养基 (3). 纤维素 (4). 高压蒸汽灭菌法 (5). 1.17×10 (6).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繁殖成一个菌落,平板上观察的是一个个菌落 (7). 酵母菌 (8). 无氧(密封、密闭)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和发酵产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产生葡萄糖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微生物培养过程中的灭菌方法,掌握酿酒的原理和方法,用植物秸秆生产酒精是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的过程。植物秸秆中的有机物主要是纤维素,纤维素分解菌产生的纤维素酶能将其水解成葡萄糖。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一般步骤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培养和筛选菌株。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必须使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并且需要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

(1)根据生物对环境适应性的原理,要获得能大量产生纤维素酶的菌种,应该从主要以纤维素为碳源的微生物中筛选,如:生长在腐木(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反刍动物瘤胃中生存的很多微生物等均可能产生大量的纤维素酶,故选:B。

(2)筛选目的微生物需要使用选择培养基,培养基中的碳源为纤维素,培养基需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

(3)每克(ml)样品中的菌株数=C/V×M,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稀释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C=23.4个,V=0.2ml,M=105,把上述数据代入公式可得稀释前1mL菌液中所含细菌= C/V×M=23.4/0.2×10=1.17×10个。 (4)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微生物计数时,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的是一个菌落,所以实际活菌数量要比测得的菌落数量多。

(5)上述流程图中,发酵阶段需要的菌种是酵母菌,酵母菌无氧呼吸可以产生酒精,生产酒精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无氧(密封、密闭)。

12. 2017年12月1日是第30个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是“携手抗艾,你我同行”,截至9月30日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例264302例,防艾迫在眉睫。对艾滋病的疫苗研究,更是经历了三个“时代”。早期,科学工作者从HIV感染自愈者体内采取相应免疫细胞,使之与骨髄瘤细胞结合,生产HIV的抗体,具体过程见下图1

5

7

7

(1)通常培养杂交瘤细胞收集到的抗体最广泛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过程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HIV自愈者体内提取的抗体相比,培养杂交瘤细胞所获得抗体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后,转基因技术被运用到了 HIV的疫苗的研制工作中,科学工作者研制的第二代HIV疫苗的操作简要路径见下图2

(2)图2中①过程所需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图2生产的疫苗接种,其有一定的HIV防疫作用。但不能治愈HIV感染者,从免疫学角度分析,不能治愈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工作者发现一种蛋白质(D4-lg),它能与HIV表面的糖蛋白结合,从而使HIV失去侵染 T 细胞的能力;腺相关病毒是杆状病毒,无激活复制基因,对人体相对安全。腺相关病毒其基因组中含有常用病毒衣壳基因ren和复制相关蛋白基因can,为安全起见,需要去除复制基因。目前,科学家利用其相关实验研究,实验工作相关信息如下:

(4)目的基因载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①需要对D4-lg蛋白进行氨基酸种类与序列测定,才能人工合成D4-lg基因。被两种病毒双重感染的T细胞解体的HIV病毒相比入侵时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失去再感染T细胞能力。

【答案】 (1). 用作体外诊断试剂 (2). 筛选 (3).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4). 逆转录酶(逆转录酶或DNA聚合酶) (5).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6).

HIV寄生于细胞内,抗体只能应对内环境中的病毒 (7). 腺相关病毒(或腺相关病毒粒子和腺相关病毒基因组) (8). HIV病毒的衣壳蛋白已经与D4-Ig蛋白结合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了动物细胞工程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以及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图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求学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操作工具及操作步骤等,掌握各步骤中的相关细节,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还需要学生掌握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技术,即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高度专一、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表位的抗体,通常采用杂交瘤技术来制备,杂交瘤技术是在细胞融合技术的基础上,将具有分泌特异性抗体能力的效应B细胞和具有无限繁殖能力的骨髓瘤细胞融合为杂交瘤细胞。用具备这种特性的单个杂交瘤细胞培养成细胞群,可制备针对一种抗原表位的特异性抗体即单克隆抗体。

(1)通常培养杂交瘤细胞收集到的抗体即单克隆抗体最广泛的用途是用作体外诊断试剂。过程①是细胞融合,融合后的细胞有三种类型,其中需要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因此过程②表示筛选。与HIV自愈者体内提取的抗体相比,培养杂交瘤细胞所获得抗体的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2)图2表示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第二代HIV疫苗,其中①过程所需要逆转录酶(逆转录酶或DNA聚合酶),②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3)用图2生产的疫苗接种,其有一定的HIV防疫作用。但不能治愈HIV感染者,从免疫学角度分析,不能治愈的主要原因是HIV寄生于细胞内,抗体只能应对内环境中的病毒。 (4)在基因工程中使用的目的基因的载体除质粒外,还有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等。据图可知,题中目的基因载体是腺相关病毒(或腺相关病毒粒子和腺相关病毒基因组),过程①需要对D4-lg蛋白进行氨基酸种类与序列测定,才能人工合成D4-lg基因。被两种病毒双重感染的T细胞解体的HIV病毒相比入侵时的差异是HIV病毒的衣壳蛋白已经与D4-Ig蛋白结合,失去再感染T细胞能力。

江西省上饶市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 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itkp3ka8j5136q5t3t485bn78arf200cm6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