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全自动血凝分析仪的FDP测定及比较
分析
摘要:目的 观察相同方法的不同仪器测定FDP的差异,本研究拟将FDP在不同的仪器上进行检测,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留取76份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静脉抗凝(EDTA.K2)血。同时放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Sysmex1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上进行检测。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结果 将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Sysmex1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得的FDP通过SPSS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并采用配对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得到t值为-2.722,P<0.05。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Sysmex1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FDP的结果相符合,可以相互进行对比。
关键词: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Sysmex1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
近年来由于孕妇分娩并发DIC,先兆流产病例的不断增加以及操作规程的规范化,临床上对FDP检测意义越来越重视。我们知道正常妊娠时,血液生理性稀释,却又呈高凝状态,不但凝血因子的活性大多增加,而且纤维蛋白原(Fib)浓度也逐渐增高。这是孕妇机体的自然保护机能,可以防止
产后大出血,表明妊娠临产存在易于发生血管内凝血的因素,导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因此检测测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D-二聚体(D-dimer,DD)和血小板(platelet)可有效判断孕妇体内高凝程度,对预测血栓发生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主要仪器 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日立公司),Sysmex1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日本Sysmex公司)。 1.2主要试剂 日本第一化学药品株式会社生产的Nanopia P-FDP试剂及校准品。 1.3方法
1.3.1标本采集 采血对象为76例住院患者,年龄,其中男性31例,女性44例,女性其中包括待产孕妇23例,儿童1例。用109mmol/L枸橼酸钠抗凝,3000r/min离心10min取得乏血小板血浆[2]。
1.3.2分析方法 两台仪器分别用相同的试剂和校准品进行校准。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Sysmex1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均采用乳胶免疫比浊法定量测定FDP。 1.3.3统计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方法采用配对t检验。 2结果
同时在生化分析仪上和血凝分析仪上进行FDP的检测,
将结果输入Excel表格进行计算得到数据均值、标准差和CV。
用配对t检验分析,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Sysmex1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的FDP的t值为-2.722,P<0.05。 3讨论
3.1 FDP的概念 纤溶系统激活使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而在纤溶酶的作用下,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生其降解产物(FDP)。临床上所检查的FDP是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碎片X,Y,D和E(fdp)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碎片X,Y,D和E(FgDp)的总和。在生理状态下,纤溶过程如同凝血、抗凝血过程一样,也是连续不断地在体内进行,与凝血相互制约,处于不断变化的动态平衡状态[3]。 3.2 FDP检测原理 乳胶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FDP的原理为:标本中的FDP与鼠抗FDP单克隆抗体胶乳颗粒长生抗原抗体反应而凝聚,引起浊度上升。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浊度变化,求出FDP的浓度[4]。
3.3仪器使用情况 由于我院的凝血四项和D-二聚体都是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上进行检测的,为了保持标本检测的一贯性,减少不同仪器测定造成的系统误差,所以也就将FDP放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上做了。由于当时尚无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上定量检测FDP的先例,故项目参数设置主要依
据试剂生产商提供的数据,方法学类似D-二聚体,经6点校标后再进行检测标本。一直以来,我院的FDP检测量比较少,患者种类单一,FDP一直是以正常结果居多。Sysmex1500仪器工作速度较慢,对日益增长的标本难以消化,影响到常规的凝血项目检测。所以我们开始收集临床异常标本并通过综合性医院留取不同性别和年龄段的标本进行批量检测,并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同时检测并进行比对。经过数据分析,生化分析仪和血凝仪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个仪器的FDP结果符合度较高。 4结论
我们知道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一项FDP需要较长时间,而且由于血凝仪检测的不连续性,所以在批量检测时耗时很长。虽然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单个FDP的时间与血凝仪差不多,但是由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工作的连续性使得检测速度比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更有优势,当需要批量进行检测时,其在时间上就具有明显的优势了。所以,当临床标本较多时或出现异常测定值时可以将生化仪代替血凝仪进行测定。增加工作效率和可信度。 参考文献:
[1]崇慧峰,唐吉斌,曹春鸾,等.凝血功能检测在临产孕妇中的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21.
[2]熊立凡.临床检验基础[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2003:101.
[3]徐敏.血液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检测方法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2(23):102-103.
[4]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编辑/孙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