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举: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举类迩而见义远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 举大计亦死 举动自专由 莫令事不举
40、夺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三军可多帅,匹夫不可夺志 41、胜
旧时栏楯亦遂増胜 予观夫巴陵胜状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此时无声胜有声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五、特殊句式 1.急于星火
2.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3.而刘夙婴疾病 被动句 4.且臣少仕(于)伪朝 5.今臣亡国贱俘 6.则告诉不许 7、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8、妪,先大母婢也 9、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10、使不上漏
11、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12、室西连于中闺 13、鸡栖于厅
14、其制稍异于前
15、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也。 16、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17、“离骚”者,犹离忧也。
18、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19、秦,虎狼之国 20、遂绝齐
9
21、又因厚币用事者臣勒尚
2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23、战于蓝田
24、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25、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26、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27、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28、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29、方正之不容也 30、是以见放
31、不凝滞于物 32、而自令见放为
33、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34、竟为秦所灭 35、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36、屈平既绌
37、是时屈平既疏
38、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39、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40、死生亦大矣。 4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42、不能喻之于怀 43、亦将有感于斯文 44、当其欣于所遇
4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46、引以为流觞曲水 47、映带左右 48、晤言一室之内 六、重点语句翻译
1.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2.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3.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4.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5.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10
6、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7、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8、迨诸父异爨,乃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9、庭中始为篱,以为其墙,凡再变矣。
10、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
11、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12、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13、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14、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15、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16.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17.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18.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19.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20.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2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22.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11
23.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24.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25.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26.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27.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28.然王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29.何故怀瑾握玉,而自令见放为?
30、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31、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32、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33、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34、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35、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3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