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DDD双腔起搏器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1 4:58:5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DDD双腔起搏器具有心房、心室感知,心房、心室起搏功能,为房室顺序起搏。它可根据自身心率,P-R间期变化自动以AAI、VDD、DDD、DDI及皆被抑制的不同起搏形式进行工作。无论起搏形式如何变化,但它始终保持良好的房室同步性,维持最佳的血流动力学效应。为防止过快心房率经心房线路感知后下传心室导致过快心室率,可呈文氏型或2:1传导。部分双腔起搏器还具有频率回退、频率平滑及A-V间期自动调整功能。 1 起搏器的计时周期 1.1 下限频率

为程控的基本频率,即起搏器连续发放脉冲之间的最长周期。 1.2 上限频率

DDD起搏器具有感知心房激动的功能,当感知过快的心房率或外界信号时,通过起搏器下传心室,可引起心动过速,且药物治疗无效。为此设置了上限频率。当心房率以1:1下传心室超过上限频率时,起搏器便出现文氏反应或2:1传导,使心室率保持在这个极限水平以下,不致过快。 1.3 A-V间期

亦称房室延迟。房室延迟反映心脏房室收缩的生理特性,通常房室延迟为140~200ms时,房室顺序收缩的协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效果最好。房室延迟始于心房起搏或感知心房搏动后至心室起搏,其数值可通过程控仪调节,需根据病人心房率、房室传导功能和起搏方式而具体选用。 1.4 心房逸搏周期

又称V-A间期,指心室激动(心室起搏或自搏)至下一次预置的心房输出脉冲之间的间期。V-A间期取决于下限频率(V-V间期)和A-V间期,V-A间期=V-V间期—A-V间期。

1.5 心室后心房不应期(PVARP)

指心室起搏或感知在心房对任何信号不感知的一段时间。PVARP可以程控调节,其功能防止误感知由心室逆传至心房Pˉ波而引起的心动过速。 1.6 总心房不应期(TARP)

为A-V间期+心室后心房不应期,通常设置在400ms左右,此期间心房不发生感知。

1.7 心室不应期

感知QRS波群后的一段时间内心室不发生感知。 1.8 心室空白期

心房脉冲发生后心室感知电路内设置10~60ms的空白期。 1.9 安全起搏

心室感知心房脉冲后110ms内发放的心室脉冲,称为安全起搏。安全起搏的A-V间期短于房室顺序起搏的A-V间期。 1.10 回退频率

当心房率1:1超过上限频率时,便会出现回退频率,将心室率限制在上限频率以下。

2 DDD起搏器的功能

DDD双腔起搏器具有起搏功能、感知功能,模拟房室结的传导功能、文氏传导及2:1传导、起搏器自动模式转换等功能。 2.1 起搏功能

一般情况下,DDD双腔起搏器的心房和心室均以基础频率(低限频率常为60次/min)起搏,而心室起搏则存在最高起搏频率(上限频率,常为120次/min)。感知或起搏的心房波与心室起搏之间存在着约定或相应的房室间期。例如当自身心房频率低于下限频率时,心房起搏脉冲,可按低限频率发放脉冲使心房除极,此时是否心室起搏则决定于自身P-R间期与人为设置的A-V间期的数值,P-R间期短则自身QRS波下传,A-V间期短则心室起搏。 2.2 感知功能

DDD起搏器有两个感知器,分别感知心房及心室自主除极产生的心房、心室波。其中心房感知器的功能更为重要,发生感知不良或超感知都会产生严重的功能障碍。 2.3 传导功能

植入DDD起搏器后,就好比人为植入了一个房室结,具有房室的传导功能,心房电活动可沿起搏器下传心室。例如患三度房室阻滞的病人植入VVI起搏器,只能起搏心室,心房和心室仍是阻滞型的房室脱节。而植入DDD起搏器,可使窦

性P波1:1下传,呈心房感知心室起搏的VAT方式,使“三度房室阻滞”消失,保持了心房和心室收缩的协调性。 2.4 文氏型传导及2:1传导

当室上性激动(窦性或房性)频率高于上限跟踪频率,心房激动间期又长于起搏器设置的总心房不应期,则出现文氏型房室传导;而当室上性激动进一步增快,心房波的间期短于起搏器心房总不应期,但其频率又低于起搏器自动模式转换频率时,则表现为2:1房室传导。例如设置DDD起搏器下限频率为60次/min,上限频率为110次/min,总心房不应期450ms,那么2:1频率为133次/min(60 000 ms÷450ms),此时如心房率高于133次/min,但低于起搏器自动模式转换频率时,则呈2:1传导;如心房率在上限110次/min及2:1频率133次/min之间,则呈文氏型传导,通过上述两种传导方式,其心室率则降至上下限之间。 2.5 起搏器自动模式转换

现在部分起搏器设置有自动模式转换功能。当发生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时,自动转换功能可使心室起搏器心房跟踪方式转换成非跟踪方式,即从DDD起搏模式转换成VVI模式,当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终止时,又可转为DDD工作模式。 3 DDD起搏心电图的特殊表现 3.1 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PMT)

当心室起搏发生室房(V-A)传导时,逆行Pˉ波可被具有心房感知功能的DDD起搏器所感知,再经程控的A-V延迟触发心室起搏,又产生逆传Pˉ波,如此周而复始,形成PMT。其发生机理:V-A传导是DDD起搏器发生PMT的前提条件,例如:①室性早搏后产生的V-A传导;②房性早搏时P′-R间期延长(P′落入相对不应期或有一度房室传导),使心房恢复应激期,产生V-A传导;③肌电感知时,肌电被心房导管过度感知触发心室起搏,此时心室除极前并无心房除极,心房应激性充分恢复,有利于产生V-A传导。处理的方法,DDD起搏器具有心室后心房不应期的程控功能,将PVARP延长至大于V -Pˉ 间期 ,使Pˉ波落入不应期,可使PMT终止。

3.2 交叉感知及心室安全起搏

交叉感知指心室电极误感知心房电极发放的电脉冲,并抑制心室的电脉

冲,形成的短暂的心室停搏。为了防止交叉感知,在DDD起搏器电路上设计了心

室空白区。另外近几年生产的DDD起搏器几乎都增设了心室安全起搏功能,即一旦心室电极发生交叉感知后,在110ms内起搏器发放电脉冲起搏心室。心室安全起搏是一种保护性功能。心电图特征是出现距离很近的(100~120ms)连续两次的起搏脉冲,第一个起搏脉冲常为心房起搏信号,间隔100~120ms后的第二个起搏脉冲为心室安全起搏信号。 4 DDD起搏器的工作模式

DDD起搏器可根据自身心房率或心室率及P-R间期的动态变化,转换为以下几种工作模式。

4.1 房室起搏皆被抑制工作模式

(1)患者自身心律特点,房室呈1:1传导,心房率高于起搏器下限频率,自身的P-R间期短于设置的A-V间期。

(2)起搏心电图特征房室呈正常下传图形,心房心室无起搏。 4.2 心房起搏和心房感知的AAI工作模式 4.2.1 患者自身心律特点

自身心房率低于起搏器下限频率,房室传导功能正常。 4.2.2 起搏心电图特征

可见心房起搏和心房感知,心室波自主下传,而主心率高于起搏器低限频率时,则窦性心律下传心室,从而显示心房起搏的按需功能。 4.3 心房感知和心室起搏的VAT工作模式 4.3.1 患者自身心律特点

自主心房率在起搏器低限频率与高限频率之间,P-R间期长于设置的A-V间期。

4.3.2 起搏心电图特征

可见窦性P波后继以起搏的QRS波,呈1:1频率跟踪方式。 4.4 心房感知和起搏、心室感知和起搏的DDD工作模式 4.4.1 患者自身心率特点

自主心房率及心室率比下限频率低,P-R间期长于设置的A-V间期。 4.4.2 起搏心电图特征

可见心房、心室顺序起搏。但当自身心率及P-R间期发生变化时,可转化为上述其他工作模式,特殊情况下还能转化为AOO、VVI、VOO、DVI等工作模式)。 5 DDD起搏器异常心电图表现

5.1 DDD起搏器起搏功能异常的心电图表现

DDD起搏功能异常包括心房、心室或心房和心室两者发生起搏障碍,可表现为间歇性或持续的无效起搏,心电图表现为起搏频率下降或起搏脉冲后无相应的心房或心室波,特别当无效心室起搏发生频繁时,病人则有头晕、胸闷、晕厥等相应临床症状,应尽快查明原因,给予解决,特别是对起搏器高度依赖的病人有更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5.2 DDD起搏器电池耗竭的心电图表现

DDD起搏器电源耗竭时输出能量降低,多数起搏器脉宽延长。电池耗竭进一步发展时,起搏器的基础起搏频率及磁铁频率下降。部分可表现心房线路自动关闭,起搏方式由DDD自动转变为VVI工作模式,嗣后VVI起搏频率再逐渐下降。 5.3 感知功能异常的心电图表现 5.3.1 感知不良

DDD起搏器的感知不良可以发生在心房或心室,或两者同时发生,感知不良可以持续出现也可以间歇发生。心电图表现为对自身正常的P波或QRS波不能感知,起搏器仍按基础起搏频率发放脉冲,易引起竞争性心律失常。感知功能异常多数可通过体外程控仪改变起搏器感知灵敏度来解决。 5.3.2 感知过度

起搏器对不应该感知到的信号发生感知时称感知过度。引起感知过度的来源分为外源性及内源性两种。前者包括交流电、电磁信号和静电磁场信号等,后者包括肌电信号、T波、心电的交叉感知等。心电图有两种表现:①心房感知器超感知后,经A-V间期触发快速的心室起搏。(未出现文氏2﹕1及自动模式转化功能);②感知过度对起搏功能产生抑制。可出现心房电极对心室QRS波群的交叉感知,使起搏频率变慢或出现房室起搏功能被完全抑制,严重者可持续6~10s,对患者有一定的危险性,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以便及时给予解决。

搜索更多关于: DDD双腔起搏器  的文档
DDD双腔起搏器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j4fu8necx4zk8n0i2an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