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旅游
(一)开创阶段(1949-1977年)
基本特点:旅游接待多为单纯政治接待,不计成本,不讲效益。 主要大事:
(1)两大旅行社系统成立
(2)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成立
(二)改革振兴阶段(1978年―1990年)
基本特点:通过不断改革,突破了我国旅游业长期以来基本属外事接待的模式,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经济事业的性质得到肯定。 主要大事:
1、1979年7月邓小平到黄山考察 2、1980年开始开办旅游系或旅游专业 3、1983年中国加入世界旅游组织
4、1985年,旅游业发展列入国家的“七五”计划,这是旅游业第一次在国家计划中出现。 (三)全面发展阶段(1991年至今) 基本特点:旅游产业大发展并成长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许多地方的支柱产业。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三大市场繁荣兴旺。
世界旅游市场格局 1、东亚太旅游区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和互补性;出境、入境、国内旅游蓬勃发展;战后以来,在世界旅游市场上的份额不断上升,世界第二大旅游区(1/5~1/6); 主要旅游大国:中国、日本 2、南亚旅游区
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全部为发展中国家;旅游业起步晚、发展慢、起伏大;占世界旅游市场份额2%左右;
旅游发展较好的国家: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马尔代夫 3、中东旅游区
三洲五海之地;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世界石油宝库;阿拉伯人为主;信仰伊斯兰教为主;收入水平差距大;占世界旅游市场份额5%左右; 旅游业较发达的国家:埃及、以色列 4、欧洲旅游区
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经济实力最强大的一洲;种族构成比较单纯;世界近代旅游发祥地; 世界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占世界旅游市场份额1/2左右;
主要旅游大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奥地利、俄罗斯 世界最大的旅游接待区和旅游客源区 5、美洲旅游区
英法西等国移民及其后裔为主;南北美洲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世界第三大旅游区(1/6左右);世界第二大旅游接待区和客源区 主要旅游大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 6、非洲旅游区
经济比较落后;历史文化遗迹和热带风光优势明显;旅游业起步晚、基础差、发展慢; 约占世界旅游市场的5%以下;
旅游业发展较快的国家:北非国家、南非国家、岛国、肯尼亚、赞比亚
我国国际客源市场的主要特点
1、经济发达国家是我国最有发展潜力的客源市场 2、港澳台同胞是我国最主要的客源市场
3、亚洲是我国最大的区域性外国人国际客源市场 4、中老年游客比重大,青少年游客比重小
5、入境游客中观光旅游比重大,会议、商务、探险等旅游少 6、入境后流动的空间分布不平衡
入境旅游市场结构
第一,港澳台和海外华侨9/10;外国人1/10 第二 ,亚洲为主体;欧、北美为两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