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放样和号料工艺标准(Ⅲ101)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应于钢结构制作中钢零件加工、组装、预拼装以及
检测等需要放样和号料的施工。
2 施工准备
2.1 材 料
2.2.1 主要材料:放样平台,以及根据样板、样杆的精度要
求和使用频繁程度可选用下述材料制作:0.3~0.5㎜的薄 钢板、【胶合板、有机玻璃以及无伸缩、不褶皱的纸板、油 毡等】。
2.1.2 配套材料:石笔、粉笔、红黄白三色油漆、小方木 料等。
2.2 机具设备
电脑及CAD绘图软件、钢尺、平尺、角尺、墨斗、样冲、 手锤、划针、划线规、划线盘、紧线钳、弹簧钢丝、水平仪、计算器、钢号码等。 2.3 作业条件
2.3.1 施工用施工详图、工艺要求及数控切割程序已 下达。
2.3.2 钢结构用钢材其品种、规格、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 行国家产品标准的规定;进口钢材产品的质量应符合设计和合同
3
规定标准的要求,并经矫正合格。 2.4 技术准备
2.4.1 对施工详图设计的尺寸、节点构造以及工艺要求等,应 认真进行校核。
2.4.2 编制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
2.4.3 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钢材,应进行抽样(见证取样、 送样)复验,其复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 要求。
2.4.3.1 国外进口钢材。
2.4.3.2 钢材混堆、混批。
2.4.3.3 板厚等于或大于40㎜,且设计有Z向性能要求的 厚板
2.4.3.4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大跨度钢结构中主要受力 构件所采用的钢材.
2.4.3.5 设计有复验要求的钢材. 2.4.3.6 对质量有疑义的钢材.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清理放样平台→选定控制基准线和基准点→根据设计尺寸按1:1放样→ 检查→制作样板和样杆→在钢材上选定控制基准线和基准点→ 划线号料→检查验收 3.1 操作方法
3.2.1 放样平台应平整,表面应无油污、泥沙等污物,原线条、冲印
等应清除干净. 3.2.2 放样和号料均应选定控制基准线( )和基准点(◎) 图3.2.2为几种典型实例
4
图(a)及(e)应以几何交线为基准线,几何交点为基 准点.
图(b)有一边为机加工面,应待机加工完成后,以此面及 与之相交的轴线为基准线.
图(c)为对称形板,以对称中轴线为基准线,其相交点为基准点.
5
图(d)为扇形板,以中轴线及两个弦线为基准线,其相交点为基准点.
图(f)为有机加工孔,以机加工孔中心为基准点,以其轴线为基准线.
图(g)为工字形截面,翼缘板上有孔时,则以腹板厚度中心线为基准线,腹板上有孔时,有下述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当要求以中轴线相连时,则以中轴线①为基准线;
第二种情况,当要求上表面与相连部位平齐时,则以上翼缘表面②为基准线;
第三种情况,当要求下表面与相连部位平齐时,则以下翼缘表面③为基准线
图(h)为槽钢截面,翼缘板上有孔时,则以腹板外侧为基准线;腹板上有孔时,与工字型截面相同.
图(i)角钢零件,均以角钢背为基准线.
所有零(部)件在长度方向均以控制中心为基准线. 3.2.3 根据设计尺寸按1:1放大样.可直接在样板(样杆)上
放线,亦可先放样再做样板;应根据需要,分别做成号料,加工和检查用的样板、样杆.
3.2.4 放样、号料时应根据工艺要求预留焊缝收缩余量及切割、 加工等加工余量,其值可参见表3.2.4-1及表3.2.4-2 表3.2.4-1 预留焊接收缩余量参考值
序号 结构类型 截面规格 焊接收缩余量 1 实腹结构 截面高度再1000㎜以内及钢板厚度再25㎜以内 纵长焊缝—每米焊缝为0.5㎜(每条焊缝) 接口焊缝—每个接口为1㎜ 加劲板焊缝—每对加劲板为1㎜ 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