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与相平衡
(一)主要公式及其适用条件
*1、拉乌尔定律 pA?pAxA
*式中pA是与溶液在同一温度下纯A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此式适用于理想液态混合物中的任一组分
或理想稀溶液中的溶剂A。
2、亨利定律 pB?kx,BxB
式中kx,B为溶液的组成用摩尔分数x表示时溶质B的亨利系数,其值与溶质、溶剂的性质及温度有关。亨利定律也可以cB、bB等表示,但相应的亨利系数的大小和单位皆不相同。此式只适用于理想稀溶液中的性质。
?3、理想液态混合物中任一组分B的化学势表示式 ?B??B?RTlnxB
?在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温度下,p=p?=100kPa的纯B(l)的状态定为B的标准态,相应的化学势?B称
为B的标准化学势。
4、理想稀溶液化学势的表示式
?(1)溶剂A ?A??A?RTlnxA
温度为T、p=p?=100kPa下,纯(A)的状态定为溶剂的标准状态。 (2)溶质B
??????B??B,x?RTlnxB??B,c?RTln(cB/c)=?B,b?RTln(bB/b)
?同一种溶质B在温度T、p=p?=100kPa下,用不同的组成表示化学势时,标准状态不同,?B不
同,但?B为定值。
5、稀溶液的依数性
***(1)蒸气压降低 ?pA/pA?(pA?pA)/pA?xB
式中xB为溶质B的摩尔分数。此式适用于只有A和B两个组分形成的理想液态混合物或稀溶液中的溶剂。
(2)凝固点降低 ?Tf = KfbB
?式中Kf?R(Tf*)2MA/?fusHm,A,称为溶剂A的凝固点降低常数,它只与溶剂A的性质有关。此式
适用于稀溶液且凝固时析出的为纯A(s),即无固溶体生成。
(3)沸点升高 ?Tb = KbbB
?式中Kb?R(Tb*)2MA/?vapHm,A,称为沸点升高常数,它只与溶剂的性质有关。此式适用于溶质不
挥发的稀溶液。
(4)渗透压 ??cBRT
85
此式称为范特霍夫渗透压公式,适用于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与纯溶剂之间达到渗透压平衡时溶液的渗透压?及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B的计算。
6、真实液态混合物中任一组分B活度aB及活度系数fB的定义
在常压下
??B??B(T)?RTlnaB;
??B??B?RTlnfBxB
在常压下气体为理想气体时,可采用下式计算真实液态混合物中任一组分B的活度及活度系数,即
**aB?pB/pB,fB?aB/xB?pB(pBxB)
7、真实溶液的活度、活度系数 (1)溶剂A(同6)
(2)溶质B
(a)组成用bB表示,b?= 1 mol·kg?1
*aA?pA/pA,fA?aA/xA
ab,B?pB/(kb,Bb?); ?B?pB/(kb,BbB)?ab,B/(bB/b?)
(b)组成用cB表示,c?= 1 mol·dm?3
ac,B?pB/(kc,Bc?); ?B?pB/(kc,BbB)?ac,B/(bB/c?)
(b)组成用xB表示,xB=1,纯B(l)为标准态
ax,B?pB/kx,B; ?B?pB/(kx,BxB)?ax,B/xB
8、分配定律 Kc?cB(?)/cB/(?)
此式适用于常压下的稀溶液两相平衡,并要求溶质B在?、?两相中具有相同的分子形式。
9、吉布斯相律 F?C?p?2; C?S?R?R'
式中:C称为组分数;S为化学物种数;R为独立的化学平衡方程式数;R?为独立的浓度限制条件数,即除了任一相中?xB?1、任一种物质在各相中的浓度受各相化学势相等的限制以及R个独立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对浓度的限制之外,其它上述三种未考虑的浓度限制关系式的个数皆包含在R?之中;P为平衡系统的相数;F为自由度数,即系统独立变量的个数。此式适用于受T、p影响的平衡系统。
*?*10、克拉佩龙方程式 dp/dT????Hm/(T??Vm) *?*式中:???Hm及??Vm表示任一纯物质?
?两相平衡时过程的摩尔相变焓和摩尔相变体积。此
式适用于任一纯物质的任意两相平衡的系统。
11、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
**ln(p2/p1)??vapHm(T2?T1)/RT1T2 或 ln(p/[p])???vapHm/RT?C
**式中[p]代表压力p的单位。上式适用的条件为:纯物质气?液两相平衡;Vm(g)?Vm(l),两者相比
86
**较,Vm(l)可忽略不计;气体为理想气体;?vapHm为常数(或相变过程的?Cp,m?0)。
**式中的?vapHm换成?subHm也可用于纯物质固?气两相平衡。
12、杠杆规则 xB NB yB
? M ? n? n n?
图中:M、?和?分别为A、B混合物的系统点和摩尔分数分别为xB和yB的两个相点;NB为系统的总组成(B的摩尔分数);n、n?及n?分别为系统总的物质的量及?、?两个相的物质的量。由物料衡算可得 n?(NB?xB)?n?(yB?NB)
若将上式中NB、xB、yB都换成质量百分数,n、n?、n?换成质量,上述关系仍成立。
不论是否两相平衡,只要能使混合物分成组成不同的两相部分,两者之间皆可用杠杆规则进行物料衡算。
(二)概念题
5.2.1 填空题
1、A和B形成的二组分溶液,溶剂A的摩尔质量为MA,溶质B的质量摩尔浓度为bB,此溶液中溶质B的摩尔分数xB=( )。
2、在温度T、理想稀溶液中,溶质的组成用质量摩尔浓度bB表示时,B的化学势?b,B=( )。
?3、在温度T、理想稀溶液中,溶质的组成用物质的量浓度cB表示时,B的化学势?c,B??c,B?( )。
?4、在常温下,真实溶液中溶质B的化学势可表示为 ?B??b(B?B/b?) ,B?RTlnb溶质B标准状态为温度T、p=p?=100kPa下,bB/b?=( ),?B=( ),而又遵循亨利定律的假想状态定为溶质的标准态。
??5、在理想稀溶液中规定溶质的组成bB=( ),或cB=( ),或xB=( ),
而又符合亨利定律的假想者皆可定为溶质B的标准状态。
6、在温度T时,理想稀溶液中溶剂A的化学势可表示为:?A = ( )。
7、在恒温恒压下,一切相变化必然是朝着化学势( )的方向自动地进行。
8、NH4Cl(s)在真空容器中发生下列分解反应,并达到平衡:NH4Cl(s)
NH3(g) + HCl(g)
则该反应系统的相数P=( ),组分数C=( ),自由度数F=( )。
9、在真空容器中水、水蒸气和冰达到三相平衡,此系统的组分数C=( ),自由度数F=( )。
10、冰的熔点随外压的变化率 dT(熔) / dp(外) = ( )<0 5.2.2 单项选择填空题
1、在一定的外压下,易挥发的纯溶剂A中加入不挥发的溶质B形成稀溶液。在此稀溶液的浓度范围内A和B可形成固溶体,此稀溶液的凝固点随着bB的增加而( ),此稀溶液的沸点随着bB的增加而( )。
87
选择填入:(a)升高;(b) 降低;(c) 不发生变化;(d)无一定变化规律
**2、在一定温度下,pB,由纯液态物质A和B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当气?液两相达到平?pA衡时,气相组成yB总是( )液相组成xB。 选择填入:(a) >; (b) <; (c) =; (d)正比于
3、在T=300K、p=102.0kPa的外压下,质量摩尔浓度b=0.002mol·kg?1蔗糖水溶液的渗透压为?1。B=0.002mol·kg?1KCl水溶液的渗透压为?2,则必然存在?2( )?1的关系。
选择填入:(a) >; (b) <; (c) =; (d) =4
4、在101.325kPa 的大气压力下,将蔗糖溶于纯水中所形成的稀溶液缓慢地降温时,首先析出的为纯冰。相对于纯水而言将会出现:
蒸气压( );沸点( );凝固点( )。 选择填入:(a) 升高;(b) 降低; (c)不变;(d)无一定变化规律 5、在恒温、恒压下,理想液态混合物混合过程的 ①?mixVm( );②?mixHm( ); ③?mixSm( ); ④?mixGm( );⑤?mixUm( ); ⑥?mixAm( )。 选择填入:(a) >0;(b) =0; (c) <0;(d) 不能确定
?6、在T、p及组成一定的真实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势可表示为 ?B??B?RTlnaB ?当采用不同的标准状态时,上式中的?B( );aB( );?B( )。
选择填入:(a) 变;(b) 不变;(c) 变大;(d) 变小
7、在一定压力下,在A、B二组分的温度?组成图的最高(或最低)恒沸点处,气?液两相组成的关系为 yB( )xB。yB和xB分别为气、液两相组分B的摩尔分数。
选择填入:(a) 大于;(b)小于;(c) 等于;(d) 远远大于。
8、水蒸气通过灼热的C(石墨)发生下列反应:H2O(g) + C(石墨)
CO(g) + H2(g)
此平衡系统的相数P=( );组分数C=( );自由度数F=( )。
选择填入:1,2,3,4
9、在一个真空容器中,固态碘与其蒸气成平衡: I2(s)
I2(g)
此平衡系统的相数P=( );组分数C=( );自由度数F=( )。
选择填入:0,1,2,3,4
10、在一个真空容器中放入过量的NH4I(s)及NH4Cl(s),并发生下列反应:
NH4I(s)
NH3(g) + HI(g);NH4Cl(s)
NH3(g) + HCl(g)
此平衡系统的相数P=( );组分数C=( );自由度数F=( )。
选择填入:0,1,2,3,4
11、在一个抽空容器中,放有过量的NH4I(s)并发生下列反应:
NH4I(s)
NH3(g) + HI(g);2HI(g)
H2(g) +I2(g)
此平衡系统的相数P=( );组分数C=( );自由度数F=( )。
选择填入:0,1,2,3,4
12、在一个抽空容器中放有过量的NH4HCO3(s)并发生下列反应:
NH4HCO3(s)
NH3(g) + H2O(g) + CO2(g)
8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