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手术室专科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2 13:44:0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A 血、尿常规检查 B 充足备血 C 胃肠减压

D 应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E 手术器械备齐后,在抗休克治疗下,尽早手术止血

三、问答题

1、层流手术室如何进行空气培养?洁净手术间的卫生学标准?

1、100级:手术区布13个点,中间5点(中心加四个角呈对角线)周围四个边每边2个点;周边区布8个点,周围四个边每边2个点。

10000级:手术区布3个点呈对角线摆放,周边区布4个点,周围四个边每边1个点。

2、采样点可布置在地面上或不高于地面0.8m的任意高度上,手术区域放置在四角的平皿应离手术区边缘0.12m,培养皿放置30分钟;

3、空气培养应在湿式打扫层流开启自净30min后进行,培养皿摆放由房间靠外向内摆放,放置后由内向外打开计时30min,再由外向内收取。 4、每个房间另设1个对照皿,可不打开。

卫生学标准:100级:手术区≤0.2个∕30min,周边区≤0.4个∕30min。 10000级:手术区≤2个∕30min,周边区≤4个∕30min。

2、简述电刀负极板的使用要求?

1选择正确的粘贴部位,避免病人身体与金属接触

2接触面积够大:病人与回路点击板界面的阻抗值与他们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密切相关,接触面积不少于64.5c㎡,并保持平整。重新调节高频电流强度、移动病人体位时,应重新检查负极板的接触情况。 3正确的揭除方法:应固定皮肤,提起一角水平、缓慢、整片揭除,不易将负极板与皮肤垂直揭除、速度过快或牵拉夹头。揭除后注意观察负极板下的皮肤情况。

4所有的软式负极板东都要求一次性使用,不可重复使用。若为带导线的胶垫负极板,环绕导线是应避免成角,防止电线折断,使用前可用酒精纱布擦拭胶面,保持干净。若需要重复使用时,应将去除的负极板粘贴面覆盖一层胶纸,保持粘贴面干净及黏性,不可将粘贴面对折,以免损坏粘胶。 5使用绝缘、清洁和干燥的手术台,隔绝病人自体皮肤与皮肤接触区。

3、简述麻醉恢复期间的护理要点?

麻醉恢复期的病人受麻醉药的影响未彻底消除,保护性反射较弱,易发生麻醉意外。因此需严密观察。 1持续监测心电图、血压、呼吸频率和监测氧饱和度,并至少测定并记录1次体温,如有异常继续监测。 2保持呼吸道通畅:低流量吸氧,头偏向一侧以防止误吸,备好牙垫、吸引装置等抢救设备。 3保持循环稳定:监测血压变化,及时调整补液量级速度,观察各引流管道的引流量。

4注意保暖:麻醉恢复期的病人御寒反应处于低敏感状态,自主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应做好保暖措施。 一般护理:观察病人末梢血运情况、皮肤色泽、膀胱充盈情况等。护理记录,5~15min记录一次。同时,针对不同麻醉方式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做好及时处理和抢救准备。

4、简述术中病人低体温的原因?

1选择正确的粘贴部位,避免病人身体与金属接触

2接触面积够大:病人与回路点击板界面的阻抗值与他们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密切相关,接触面积不少于64.5c㎡,并保持平整。重新调节高频电流强度、移动病人体位时,应重新检查负极板的接触情况。 3正确的揭除方法:应固定皮肤,提起一角水平、缓慢、整片揭除,不易将负极板与皮肤垂直揭除、速度过快或牵拉夹头。揭除后注意观察负极板下的皮肤情况。

4所有的软式负极板东都要求一次性使用,不可重复使用。若为带导线的胶垫负极板,环绕导线是应避免成角,防止电线折断,使用前可用酒精纱布擦拭胶面,保持干净。若需要重复使用时,应将去除的负极板

粘贴面覆盖一层胶纸,保持粘贴面干净及黏性,不可将粘贴面对折,以免损坏粘胶。 5使用绝缘、清洁和干燥的手术台,隔绝病人自体皮肤与皮肤接触区。

5、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术中配合要求?

手术配合中,手术室护士应注意做好: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监督手术人员术中落实无菌术,严格管理参观人员。

2保护皮肤切口。切皮前粘贴切口保护薄膜或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后在切口边缘缝手术巾,避免残留在皮肤毛囊内的细菌进入伤口。切开胸、腹腔或者深部手术区再用纱垫掩护切口边缘,不直接暴露皮下组织,以免其受来自深部的沾染。

3保护创面、减少创伤。术野显露应选择大小适当的拉钩并用湿纱垫隔开以保护组织器官,牵拉力勿过大,以免局部组织长期受损或细胞缺血;及时清理术中切下的失活组织,避免其残留在体内。

4正确处理残端。处理化脓病灶、切开胃肠、切断阑尾或支气管前,应先给予盐水纱布防护周围正常组织;提前备好吸引器和残端组织消毒物品;处理化脓灶或其他有菌部位、接触脓液、分泌液等,应使用器械操作,并在用后立即撤离手术台;残端处理完毕,操作者应更换手套、切口重新铺盖无菌辅料再继续手术。 5彻底冲洗腹腔。关闭体腔前,尤其是对沾染较重、创伤较大或者时间较长的手术,应给与温盐水(或加抗生素或碘伏液)彻底冲洗,以减少沾染程度。

6充分引流。根据手术类型选择不同的引流方法和引流管。一般而言,体腔手术多伴留置引流管;对切口明显污染或者渗液较多者,还会在缝至皮下时增加胶片或者半面胶管引流;对污染严重着,还可采用延期缝合或二期缝合。

7职业防护。根据需要选择防护用具,防止职业暴露。

6、开放性创伤的处理原则?

开放性创伤的处理原则是:根据伤情、伤口分类进行止血、清创、固定及包扎等。其主要目标是:除去异物及坏死的组织,避免血肿形成,及时修补重要构造,早期修补伤口以减少瘢痕形成等。 1表浅的擦伤、刺伤、切割伤可采取非手术处理,其他的开放性创伤均需手术处理。 2清洁伤口可直接缝合,污染伤口可清创后再缝合,感染伤口先引流再处理。 3伤口小而深或者污染较重者,需预防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4浅表小伤口清创(即长径在1cm左右的皮肤、皮下组织伤口):先用等渗盐水冲洗、擦拭;70%乙醇或者碘伏消毒;最后对合创缘,纱布包扎。

5清创术(即清除创面污物、异物及坏死组织):先用干纱布掩盖伤口,以乙醇消毒皮肤;取下干纱布,以盐水-过氧化氢-盐水对创口进行彻底清洗,然后消毒周围皮肤;最后创口进行清理、止血、吻合、固定、缝合和包扎。

7、简述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是指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以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在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包括手卫生,戴手套,适时戴口罩、护目镜或者防护面具,穿隔离衣、防水围裙、专用鞋等。其目的是双向预防,既能防止病人将疾病传播给医务人员,也防止医务人员将疾病传播给别人。

8、简述职业暴露后的局部处理措施?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局部处理,其措施是:

1用肥皂液或流动水冲洗污染的皮肤5min,如眼睛受到血液、体液喷溅,用生理盐水冲洗。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近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安尔碘、75%乙醇或0.5%碘伏消毒),并包扎伤口。对被暴露的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将其冲洗干净。

9、简述术前访视的工作程序与注意事项?

其工作程序:确定手术病人→查看病例、实验室检查结果→与经治医生、负责护士交流→床边访视病人→核对手术部位→宣教、答疑→完成相关护理记录→完善手术间的各项物品准备。

注意事项:1着装整齐,佩戴胸卡,使用文明用语,说明访视理由2认真查看手术病人资料,重点是病人姓名、手术部位(何侧)、手术方式,并与病人或家属一道确认标记的手术部位3床边访视的同时注意查看病人身体状况、四肢静脉充盈情况,尤其是其相关感染控制的实验室指标,以便在静脉穿刺、器械准备、体位垫准备、感染预防等方面提前做好协调和准备4注意交流技巧,妥善使用保护性语言。

10、如何确保手术体位摆放时病人的舒适?

摆放手术体位时应力争做到:1病人肢体处于生理功能位置2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运动不受影响3骨隆起处衬软垫或防压疮啫喱垫4保持床单平整、干燥5上臂外展不得超过90°,双腿宽度不得超过生理跨度45°,以防神经、肌肉损伤或骨折6摆放体位时,动作应轻柔,避免拖、拉、拽等动作。

11、手术切口的分类?

在手术风险分级标准中,根据手术切口清洁程度可将切口分为四类:

Ⅰ类手术切口(清洁手术):手术野无污染;手术切口无炎症;病人没有进行气道、食管和(或)尿道插管;病人没有意识障碍。设分值为0分。

Ⅱ类手术切口(相对清洁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或者经以上器官的手术;病人进行气道、食管和(或)尿道插管;病人病情稳定;行胆囊、阴道、阑尾、耳鼻喉手术的病人。其分值为0分。

Ⅲ类手术切口(清洁-污染手术):开放、新鲜且不干净的伤口;前次手术后感染的切口;手术中需要消毒措施(心内按摩除外)的切口。设分值为1分

Ⅳ手术切口(污染手术):严重的外伤,手术切口有炎症、组织坏死,或有内脏引流管。设分值为1分。

12、简述手术刀的装卸及传递方法?

手术刀由刀片和刀柄组成,借助持针器进行安装。安装时,用持针器夹持刀片前端背侧,将刀背与刀柄槽对合,向下嵌入;取下时,再以持针器夹持刀片尾端背侧,稍稍提起刀片,向上顺势推下。

在、传递过程中注意:1传递手术刀片时,器械护士手持刀背握住刀柄和刀片衔接处,刀刃面向下,尖端向后,水平传递,将刀柄尾端交给术者,切忌刀刃向上或朝向手术者,以免误伤。也可将手术刀放于碗盘内传递2手术刀用完后及时将其收回器械台上或放置在适当地方,以免滑落台下,造成人员意外伤。

13、简述常见手术体位及摆放的原则?

手术体位摆放的原则:1病人舒适、安全、无并发症2充分显露手术野,便于手术操作3固定牢靠,不易移动4不影响呼吸、循环功能5不损伤和压迫神经 常见手术体位: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截石位。

14、如何进行外科手消毒?

方法一(冲洗手消毒法):1取适量的手消毒剂涂抹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2~6min,用流动水冲净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2用无菌巾彻底擦干。

要求:若水质达不到要求时,手术人员在戴手套前,应用醇类手消毒剂在消毒双手后戴手套。手消毒剂的取液量、揉搓时间及使用方法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方法二(免冲洗手消毒法):1取适量的免冲洗手消毒剂抹至双手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直至消毒剂干燥2然后去适量手消毒剂重新搓揉一遍双手

要求:手消毒剂的取液量、揉搓时间及使用方法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15、建立无菌台面的操作要求?

1湿式擦拭器械桌台面,祛除灰尘 2选择操作范围较为宽敞的区域开包

3在已打开的无菌辅料中用两把无菌持物钳(或穿戴好无菌手术衣和手套的护士执行)夹住双层包布的两端后抖开,然后由远到近平铺于器械车桌面上。同法,在其上面,再铺一块布巾,共2层2块。 4建立的无菌桌面的铺巾至少4层,四周垂于桌缘下30cm。无菌巾一旦浸湿,应立即更换或加铺无菌巾,以防细菌通过潮湿的无菌单进入切口。

5有条件的医院,宜在无菌桌面下加铺一层防水无菌巾,保持无菌桌在使用过程中不被水浸湿。 6无菌巾不要过度张扬,无菌物品不要触及他物,以确保无菌桌不被污染。

16、显微镜下手术配合注意事项有什么?

1传递器械时的配合:显微镜下操作时,医生眼睛离不开显微镜,以避免再次调焦。因此,器械传递应靠近显微镜旁,护士口头提示医生将器械轻放于医生手上,器械朝上、部位要一步到位,确保医生不需转动器械就可以连续操作。

2显微镜操作应:①使用前检查显微镜的性能②移动显微镜时防止粗暴及震荡③上无菌套时先取下镜头盖④关镜时先关开关再拔电源

四、案例

1、手术室护士突然接到某处大楼发生坍塌事故,30min后将有大量伤员送至医院救治。请问(1)当你接到通知后要进行怎样的处理?(2)如何对病人进行救治?

当值班护士接到急诊救治时,应1当即在电话了解受伤原因、人数、伤势、预计到达手术室的事件2通知医院总值班,通知手术室护士长、麻醉科主任。接受领导部署3通知二线班医护人员迅速就位,并对现场人员进行分工和物资调配4准备手术器械、辅料包及其他抢救物品5开启手术室净化机组,挂输液、负压吸引、氧气处于备用状态。

快速进入手术治疗工作状态,应:1准备清创物品:清创车、托手(脚)支架、壶装(桶装)清水、清创刷、皂液、大量盐水、过氧化氢、消毒液、清创器械(碗、镊、剪、钳)以及胶单、一次性手套、剪刀、绷带、被单、医用垃圾袋等;2准备手术器械:器械、辅料、无损伤止血夹,截肢器械;设备:电动止血带、电刀(双极电凝)、X线机;准备急救药品、器材;准备石膏等外固定用品;3接病人进入手术室,手术核查后迅速为病人建立静脉通路、止血、吸氧、保暖等;4配合医生进行麻醉、手术5合理安排人员、设备,保持环境安静,使工作有序6全面、准确完成各项手术护理记录。

2、一开腹手术病人,术程顺利,关腹时第一次物品清点无误,但缝合至皮下时医生不慎将缝针弄丢了。经医务人员台上、台下认真查找未果,此时医生认为手术已至皮下层,缝针肯定不在腹腔内故决定继续关腹。(1)遇到这样的情况,护士应该如何处理?(2)若在关闭体腔时发现多了一块血纱垫,又该怎么办?(3)护士常规管理细节有哪些?

一,手术物品清点之数目必须前后账务相符

处理方法:1仔细寻找:首先在切口周围寻找,然后是手术台术野周围辅料,以及在手术间地面等处寻找。也可利用吸铁磁石协助查找。

2借助X线机寻找:确实寻找不到丢失的缝针时,利用X线机在手术部位进行透视,以确定不在病人体内。 3凡经仔细查找未果时,巡回护士必须将具体经过记录在相应的记录本上,术毕由手术者、巡回护士、器

搜索更多关于: 手术室专科试题 的文档
手术室专科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kahh4olup1klhl34qsq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