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没给到终点的时间,A错;由照片中的身高和刘翔的实际身高,可以换算照片与实际的比例,继而得到照片中模糊部分L对应的实际位移,这个位移就是刘翔在冲刺时曝光时间内的位移.由于此时间很短,故用位移除以时间就是刘翔冲刺到终点的速度大小,B正确;没有全程的时间故无法得到平均速度,C错;刘翔在此过程中是变加速运动,D错. 8.【答案】A
【解析】设小球克服弹力做功为W弹, 则对小球应用动能定理得(mg-F阻)(H-L+x)-W弹=ΔEk=0,所以,W弹=(mg-F阻)(H-L+x),即为弹簧在最短时具有的弹性势能. 9.【答案】D
【解析】当汽车匀速时速度最大,此时汽车的牵引力F=mgsinθ+kmg,由此可得vm=故选项D正确. 10.【答案】D
,
【解析】A,B两点线速度相等,B,P两点角速度相等,A,B的半径不等,则A,B的角速度不等,则A,P的角速度不同.故A错误.B,P的角速度相等,半径不等,根据v=rω,B,P的线速度不同.故B错误.A,B的线速度相等,根据a=知,A的向心加速度是B的2倍.故C错误.P、B角速度相等,根据a=rω知B的向心加速度是P的2倍,A的向心加速度是B的2倍.则P的向心加速度是A的.故D正确.
2
11.【答案】C
【解析】根据竖直上抛运动规律Δv=gt可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重力与万有引力相等有mg=G
,可得月球质量M=
=
=
,故A错误;在月球表面
,故B错误;据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
向心力可知,卫星的最大运行速度v==
=π
,故D错误.
,故C正确;绕月球表面匀速飞行的卫星的周期T
12.【答案】AC
【解析】2点上课,2点45分下课均指时刻,上课的45分钟是时间,A、C正确. 13.【答案】CD 【解析】 14.【答案】ABC
【解析】功是标量,功的正负既不表示方向也不表示功的大小,而是表示力对物体起动力作用(即力对物体做功)还是力对物体起阻力作用(即物体克服外力做功).选项A,B,C正确. 15.【答案】AC
【解析】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细线对小球的拉力提供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Fn=mωl知,在角速度ω不变时,Fn与小球的质量m、半径l都成正比,A正确,B错误;质量m不变时,Fn又与l和ω成正比,C正确,D错误. 16.【答案】BD
【解析】在伽利略斜面实验中,必须是阻力不计(斜面光滑)时,小球才能在另一个斜面上升到相同高度,而不用管另一个斜面的倾角多大.所以A,C错,B项正确;当B斜面的倾角减小到接近0°时,小球仍欲在B斜面上上升到同样高度,所以D项中的设想是合理的.
17.【答案】(1)托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 低压交流电源 (2)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 【解析】
18.【答案】(1)C (2)0.653
【解析】(1)平衡摩擦力的原理就是在没有拉力的情况下调整斜面倾角,使μ=tanθ,A错;为减小系统误差应使钩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B错;实验时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能充分利用纸带,由静止释放则后面点测出的动能即等于该过程的动能变化量,便于利用实验数据进行探究,故选C.(2)由vB=0.653 m/s,可得打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0.653 m/s. 19.【答案】(1)
=
2
2
(2)120 N,方向坚直向上 (3)1.8 m/s
【解析】(1)如图,小黄鸭受到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作用
2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 竖直方向有:Fsin 53°+FN=mg,
解得FN=mg-Fsin 53°=120 N,方向竖直向上; (3)小黄鸭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 所以Ff=μFN=24 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cos 53°-Ff=ma, 解得a=1.8 m/s2.
20.【答案】(1)40 m/s (2)20 m/s (3)-2×106J 【解析】(1)汽车的最大行驶速度
vm==m/s=40 m/s.
(2)设汽车匀加速启动阶段结束时的速度为v1, 由F-Ff=ma,得F=4×103N,由P额=Fv1,
得v1=m/s=20 m/s.
(3)匀加速阶段的位移为x1=
2
=200 m,总位移x=x1+x2=1 000 m,阻力做功W=-Ffx=-2×106J.
21.【答案】(1)5 m/s (2)8 s
【解析】(1)在天体表面物体的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即=mg,g∝,所以=①,
由M=ρV=ρ·πR,得
3
=②,
2
2
把R1∶R2=1∶2、ρ1∶ρ2=4∶1、g1=10 m/s代入方程组,可解得g2=5 m/s. (2)在地球表面竖直上抛的物体最高可达20 m,其运动的初速度v0=B行星表面以同样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物体,落回原地的时间t=
=
=
s=8 s.
m/s=20 m/s,在
22.【答案】4∶2∶1
【解析】由于B轮和C轮是皮带传动,皮带传动的特点是两轮与皮带接触点的线速度的大小与皮带的线速度大小相同, 故vC=vB, 即:vB∶vC=1∶1
由于A轮和B轮共轴,故两轮角速度相同, 即ωA=ωB, 即:ωA∶ωB=1∶1
由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关系式v=ωR可得 vA∶vB=RA∶RB=2∶1 所以vA∶vB∶vC=2∶1∶1 又因为RA=RC=2RB
由a=可得:
aA
∶aB∶aC=4∶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