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元EOS帮助文档学习:
1. 聚合模式:表示活动得以出发的方式,包括全部聚合,单一聚合,多路聚合
(1)全部聚合:表示该活动必须等到它的所有前驱活动全部完成才可以触发。
(2)单一聚合:表示该活动的若干活动只要有一个满足条件的活动完成,该活动即可
被触发。
(3)多路聚合:表示该活动必须等到它的所有满足条件的前驱活动全部完成才可以触
发。满足条件的前驱活动有:
a.它与该活动的连线是默认值 b.它与该活动连线上的条件为true
2.分支模式:表示该活动结束以后,它的后继活动的触发情况。包括全部分支,单一分支,多路分支
(1)全部分支:表示该活动结束后它的所有后继活动将会同时被触发。 (2)单一分支:表示后继活动的触发会根据由该活动“射出“的连线上的条件进行判
断,决定该触发哪个后继活动。有如下三种情况:
a.满足条件的连接线所指的活动被触发;
b.如果有如干戈连线上的条件都满足,那么比较连接线上
的优先级,
优先级高的那条连接线所指的活动将被触发。
c.如果连接线上的条件都不满足,那么就取默认的那条连接线所指的
活动将被触发。(单一分支时,只有一条默认的连接线)
(3)多路分支:表示引擎会根据由该活动射出的链接线上的条件进行判断,决定触发
哪一个或哪一些后继活动。具体分为两种:
a.默认连线所指的后继活动将会被触发。
b.如果连接线上的条件满足,那么由此连接线所指的后继活动会被触
发。
3.EOS的快捷键总结:
ctrl+shift+r: 打开资源 ctrl+h: 在整个项目中搜索文档 ctrl+f: 在某一个文件中搜索资源或替换资源 delete: 删除图元
ctrl+left/right/up/down 向左、右、上、下移动图元
left<-: 选中左边的图元 right->: 选中右边的图元 up^: 选中上面的图元 down V: 选中下面的图元 alt+enter:打开图元进行编辑
shift+left/right/up/down增加选中左、右、上、下图元的个数
F1 打开上下文帮助信息 F4 增加或取消断点,便于调试 F3 跳到图元所引用的具体的信息中去(类似打开图元)
ctrl+a 选中所有图元 alt+s 图元的显示名称和名称之间的转换
ctrl+shift+f 格式化控制台
调试过程:F5 单步进入 F6 单步跳过 F7 单步返回
内容辅助: alt+/ 连接线: C shift+F5 单步执行过滤
F10 访问主菜单 shift+F10 打开上下文菜单 ctrl+F10 打开下拉菜单 ctrl+I 更正缩进 ctrl+shift+f 格式化文本 ctrl+shift+m 增加导入 ctrl+shift+o 组织导入 shift+f2 打开外部的javadoc ctrl+shift+t 打开类型 alt+left/right切换编辑器 ctrl+F7 切换视图
4. cvs 是一个版本控制系统。使用它,可以记录下你的源文件的历史。 例如,修改软件时可能会不知不觉混进一些 bug,而且可能过了很久你才会察觉到它们的存在。有了 cvs,你可以很容易地恢复旧版本,并从中看出到底是哪个修改导致了这个 bug。有时这是很有用的。
CVS服务器端对每个文件维护着一个修订号,每次对文件的更新,都会使得文件的修订号加1。在客户端中也对每个文件维护着一个修订号,CVS通过这两个修订号的关系,来进行Update,Commit和发现冲突等操作操作
5. ant是tomcat的一个副产品,是在开发tomcat过程中,开发人员需要一个整合编译工具,因为在一个大项目中,源代码散落在不同的package下面,即不同的子目录下面,子目录即包含源码文件,又包含更深层的子目录,因此,编译源代码并不是一句命令就可以搞定的。
windows下面用visual studio开放产品的时候可以一键编译,是因为visual studio创建了很多项目资源文件,编译时在后台自动调用了很多cc之类的命令,这个和Unix/Linux下编译过程是一样的,只不过没有明显显示出来而已。Unix/Linux下有一个自动编译工具,叫做automake,只要你定义好Makefile,然后只要运行make命令,automake会自动到所有子目录下寻找需要编译的源码进行编译和连接,所以unix/linux下也可以一条命令编译。
可惜,java下并没有这样的工具。所以tomcat的开发者原来想使用automake作为集成编译工具的。不过,后来发现automake并不完全符合他们的要求,首先,automake不是跨平台的,这就意味着他们写的编译脚本不能和tomcat源代码一样被移植。其次,开发者需要的一些特性automake提供不了,扩展其功能也不是非常方便,所以就自己开发了一个基于java的跨平台的make工具,ant就这样诞生了。
由于java程序的特性,不同的源代码编译的时候需要引入很多第三方的jar包,ant可以使用通配符的方法自动装载一些目录下所有的jar,而不再需要一个一个手工指定classpath了。这点是最早引起我注意ant的。用ant管理java程序的发布过程,编译,测试,生成javadoc文档,打包,上传,可以用一个命令就搞定了,是不是很方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