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完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8 12:15:0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完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黄亚林

【期刊名称】《中国民政》 【年(卷),期】2013(000)007 【总页数】1页(P35) 【作 者】黄亚林

【作者单位】河南省民政厅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哲学政法

2013民政论坛主要成果-·· 观点摘要完善自然灾害应急1r~iin1 ’量’ 11菌四[.t!l!?救助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黄亚林河南省所处地理、气候环境特殊, ;应急资金和物资快速拨付机制。制定基层:响应与救灾资金物资投入挂钩。指导城乡 地形地就复杂多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救灾工作经费保障制度,明确经费来源渠:社区制定针对性强、便于操作的社区灾害 横跨黄河、长江、淮河、海河囚大水系, :道,切实落实救灾工作经费.:应急救助预案,定期开展预案演练。形成地理位置特殊,致灾因子多。据统计, :

三、推进敏灾物资储备库体系建设. :以《河南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为中 “十一五”期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省;建议抓住国家重视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的;心,省、市、县及基层社区上下相对应、 各类自然灾害发生较为频繁的时期之一。面 ; 有利时机,加快推进中央救灾物资郑州储:相衔接的自然灾害救助应

急预集体系. 对严重的自然灾害,各级民政部门及时、高:备库和省救灾物资储备库项目建设,积极;

六、加强灾情僧息管理制度建设.- 效、有序地应对了多种自然灾害.但在灾情:协调有关部门,解决中央和省级储备库建;要加强队伍建设.积极推进灾害信息员制 上报、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救灾资 j 设用地问题。推动易灾多灾的市、县按照;度建设和灾害信息员职业化进程,加大业 金安排使用、基层应急救灾能力、救灾物资: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新(改)建:务培训力度,建立一支懂信息报送流程、 储备体系建设、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建;救灾物资储备库;不具备建库条件的,可:熟悉灾情管理、应急意识强的灾害信息员 设、综合防灾减灾工重视不够等方面仍存;建立救灾物资储备点,储备必要的、一定:队伍.二要推进灾情信息管理科学化、规 在不足,通过调研,现提出如下建议。:数量的救灾物资。创新救灾物资储备形.范化进程.灾害信息员耍了解当地的灾害-.完善自然灾害减灾救灾和救助应:式,加大救灾物资储备力度,按照救灾物;发生源和灾害有关的数据资源,多灾易灾 急指挥体系.为适应新形势下减灾救灾和;资储备民政行业标准,及时保质保量地储;地区要绘制灾害风险源地圈,加强与气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工作的需要,按照《国:备救灾物资,确保有灾时能达到适用、为:象、防汛抗旱、国土资源、地震等部门的 家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和《国家防灾减灾;便、快捷的要求,逐步形成覆盖全省的救:灾情会商,建立信息交流共享平台,使灾 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减灾救:灾物资储备网络.:情信息更加准确有效.三要探索出台基层灾和灾害救助应急工作体系,建立健全: 四、加强救灾装备建设.按照《自:灾害信息员奖励保障政策.省、市、县三级减灾救灾和灾害救助应急;然灾害救助条例》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

七、着力加强综合减灾救灾工作.实 综合协调领导机构,推进省辖市和多灾易;当建立健全自然灾害应急指挥技术支撑系;现从束后应急救助到综合减灾救灾跨越. 灾县(市、区)建立减灾委员会,建立健:统,并为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提供必要的交:一是要努力实现从仅重视灾后被动应急救 全减灾委员会的工作网络。完善重大灾害;通、通信等装备”的要求,借助国家重视;灾,到防抗救相结合、以防为主,转向综合 应急值守机制、应急联动机制、灾情信息;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项目这个有利时:防灾减灾、主动减灾、科学救灾;从强调 收集处理上报机制和灾情会商机制。:机,建立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指挥中心.各:减少经济损失转向以人为本;从事后救济

二、加强救灾资金保障机制建设。 ;地要认真贯彻落实《民政部关于加强救灾!转向全方位救助与减灾、备灾;从单一职 按照《自然灾害救助条例》要求,建立健;装备建设的指导意见, (民发〔 2013〕 ;能部门转向系统预案与综合协调;从封闭 全与自然灾害需求相适应的资金和物资保: 49号),县级以上(含县级)民政部门配:性救灾转向全方位动员多万力量救援、救 障机制,将自然灾害救助资金和自然灾害;备(更新)性价比高、安全适用的救灾专;灾全程透明,从经验性转向数据化、程序 救助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多灾易灾的;用车辆,配备日常救灾工作所需的办公设:化、项目化、精细化;从靠传统工作手段到 省辖市、县(市、区)出台自然灾害生活 : 备,借鉴外省经验给多灾的山区乡镇配备:高科技装备的应用,使减灾救灾工作全面 救助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加大地方财 : 救灾专用摩托车,确保查灾报灾及时,灾;转型.二是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 政投入,列支足够的救灾资金预算。完善;情信息传递畅通。:的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社区居民减灾救灾工作分级管理、救灾资金分级负担的:

完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krp81l2q947ty70kclt55mbv23rb10059n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