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题
注意事项:1.所有试题使用2B铅笔在机读卡上作答;
2.试题按学科分类,单选和多选题混排,多选题答案完全正确才可得分
3.纸质试卷72题,电子试卷48题,共计l20题; 4.答题时间120分钟。
一、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16题
1.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不同之处在于(单选l分)
A.癌细胞不能合成DNA B.癌细胞被锁定在细胞周期中的S期 C.癌细胞能持续分裂尽管彼此紧密相接 D.癌细胞始终处于细胞周期中的分裂期
C:无接触抑制现象,而正常细胞具有接触抑制现象。A.癌细胞能复制,可以合成DNA。B、D:癌细胞持续分裂,重复着完整的细胞周期。
2.人的肌肉组织分为快缩纤维和慢缩纤维两种,快缩纤维负责剧烈运动如举重,短跑,易产生酸痛感觉;慢缩纤维负责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以下关于慢缩纤维和快缩纤维的描述,哪个是正确的(单选l分)
A.快缩纤维含有的线粒体多,有氧呼吸能产生大量乳酸和ATP供能 B.慢缩纤维含有的线粒体多,有氧呼吸不产生乳酸,产生的ATP也少
C.快缩纤维含有的线粒体少,主要依靠糖酵解产生ATP供能,因此产生大量乳酸 D.慢缩纤维含有的线粒体多,主要依靠糖酵解产生ATP供能
A:由题意可知,快缩纤维活动易产生酸痛感觉,说明其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乳酸。B:慢缩纤维负责有氧运动,产生的ATP多。D:主要依靠有氧呼吸(电子传递链)产生ATP供能。
3.在光合作用中参与电子传递的载体是(单选l分)
A.叶绿素 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C.NADH D.NADPH
NADH:还原型辅酶Ⅰ,在呼吸作用中传递电子;NADPH:还原性辅酶Ⅱ,在光合作用中参与电子传递。
4.肽链生物合成时,信号肽(单选l分)
A.是线粒体的定位信号 B.将新生肽链导入内质网 C.控制蛋白质分子的最终构象 D.处于肽链的C末端
信号肽:常指新合成多肽链中用于指导蛋白质的跨膜转移(定位)的N-末端的氨基酸序列(有时不一定在N端)。 5.原核细胞的特征包括(单选l分)
A.无核糖体 B.无转录后修饰 C.无有氧呼吸 D.无染色体
大肠杆菌有核糖体,可进行有氧呼吸(好氧菌)。广义染色体包含原核细胞拟核。但RNA转录后不用修饰,直接翻译。 6.以下糖类中属于寡糖的有(多选2分)
A.甘露糖 B.麦芽糖 C.半乳糖 D.蔗糖 E.糖原 寡糖又称低聚糖,由2-9个单糖分子聚合而成。目前仅发现2~5个单糖组成的低聚糖。
1
麦芽糖和蔗糖是二糖,属于寡糖。而甘露糖和半乳糖属于单糖,糖原属于多糖。 7.以下关于蛋白质变性后所产生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单选l分)
A.溶解度降低 B.疏水侧链基团被包裹在分子内部 C.形成沉淀 D.失去结晶能力 蛋白质变性后理化性质发生的改变包括:溶解度降低而产生沉淀,因为有些原来在分子内部的疏水基团由于结构松散而暴露出来,分子的不对称性增加。蛋白质变性后,分子结构松散,不能形成结晶,易被蛋白酶水解。蛋白质分子凝聚从溶液中析出,因此粘度增加,扩散系数降低。
8.真菌中的半知菌是指(单选l分)。
A.没有光合作用 B.菌丝没有横隔 C.没有发现有性生殖阶段 D.不能运动。 半知菌(Deuteromycota,希腊语,意思是“第二种真菌”)是一种已废止的生物分类,指在子囊菌?担子菌的同伴之中,还未发现有性繁殖阶段而在分类学上位臵不明的一种临时分类。只进行无性繁殖的菌类被称作不完全型,这一阶段被称为无性阶段。进行有性繁殖的被称为完全型,该阶段被称作有性阶段,通常有性阶段的菌类也是同时进行无性生殖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霉菌大部分都处于无性阶段,其中包含半知菌的比率非常高。
9.关于维生素A的生理功能,下面的描述中哪个是错误的? (单选l分) A.抑制胆碱酯酶活性 B.构成视觉细胞感光物质的成分 C.参与上皮组织细胞膜糖蛋白合成 D.严重缺乏时导致夜盲症
维生素A是视网膜内感光色素的组成部分。是保护眼晴和增进视力不可缺少的营养素,若缺乏的话,会引致结膜的表皮角质化,这会阻塞泪腺,从而导致干眼症,甚至引致结膜炎。维生素A不足会引发夜盲症,因为是网膜内感光色素缺乏之故。 维生素A也是骨髓细胞分化时的调节因素,包括骨髓中的造血细胞都需要维生素A的调节。因此维生素A缺乏亦会影响造血功能,而导致贫血、免疫力降低等问题。 上皮组织分化亦需维生素A。美容业使用的虾红素,即是维生素A家族成员之一。
抑制胆碱脂酶的活性是维生素B1的功能。 10.磷酸戊糖途径的发生部位在(单选l分)
A.细胞质 B.线粒体 C.叶绿体 D.细胞膜
磷酸戊糖途径(英语: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也称为戊糖磷酸途径、五碳糖磷酸途径、磷酸戊糖旁路(对应于双磷酸己糖降解途径,即Embden-Meyerhof途径)。是一种葡萄糖代谢途径。这是一系列的酶促反应,可以因应不同的需求而产生多种产物,显示了该途径的灵活性。它是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之外另一个葡萄糖氧化的途径。
葡萄糖会先生成强氧化性的5-磷酸核糖,后者经转换后可以参与糖酵解后者是核酸的生物合成。部分糖酵解和糖异生的酶会参与这一过程。反应场所是胞质溶胶(Cytosol)。所有的中间产物均为磷酸酯。过程的调控是通过底物和产物浓度的变化实现的。 11.在C4植物循环中,CO2进入叶肉细胞被固定的最初产物是(单选l分) A.甘油酸-3-磷酸 B.苹果酸 C.草酰乙酸 D.丙酮酸
2
12.在等电聚焦电泳过程中,随着蛋白质样品的迁移,电流的变化为(单选l分) A.越变越大,当样品到达其等电点位置时,电流达到最大值
B.越变越小,当样品到达其等电点位置时,电流达到最小值,接近于零 C.基本不变,为一恒定值 D.不确定
等电位聚焦(英语:Isoelectric focusing)是一种根据分子携带的电荷不同来分离分子的技术。等电位聚集通常在凝胶中进行。
分子会被集中在一个具有pH梯度的介质中,通过介质的电流将产生带正电荷的氧化极和带负电荷的还原极。带电分子会向相反电荷的一极运动,直到到周围pH值与其等电点相同时带电分子才停止在凝胶中运动。介质中的pH值梯度通常用脂肪族两性离子产生,这些药品需要在样品加入之前加入。
13.利用酵母菌进行乙醇发酵时若通入氧气,会导致菌株对葡萄糖利用速度降低,甚至停止
3
生成乙醇,这种现象称为(单选l分)
A.呼吸抑制效应 B.巴斯德效应 C.分子氧效应 D.葡萄糖效应
相比起足氧的情况,酵母在缺氧的情况下消耗更多的葡萄糖,生物细胞和组织中的糖发酵为氧所抑制,这种现象是巴斯德(L.Pasteur)1861年在研究酵母的酒精发酵量和氧分压之间的关系中发现的,故称巴斯德效应。由于从呼吸(完全氧化)所得的能量,远大于等量糖发酵所得的能量,因此为了获得对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在有氧情况下与无氧下相比,只消耗少量的糖即足。生物体根据氧的有无,来调节糖的分解量,而使能量得到节制。 14.巴斯德设计的曲颈瓶实验,可以(单选1分)
A.证明酒是酵母菌发酵获得 B.否定自然发生学说的论点 C.说明培养基灭菌后的作用 D.验证某细菌是不能培养的
“自然发生说”。该学说认为,不洁的衣物会自生蚤虱,污秽的死水会自生蚊蚋,肮脏的垃圾会自生虫蚁,粪便和腐败的尸体会自生蝇蛆。 总之生物可以从它们存在的物质元素中自然发生,而没有上代。
鹅颈瓶实验是假设细菌、微生物的移动需要依靠菌毛、鞭毛,并且需要在有液体介质的情况下才能正常移动。他把肉汤灌进两个烧瓶里,第一个烧瓶就是普通的烧瓶,瓶口竖直朝上;而第二个烧瓶,瓶颈弯曲成天鹅颈一样的曲颈瓶。然后把肉汤煮沸、冷却。两个瓶子都没有用塞子塞住瓶口,而是敞开着,外界的空气可以畅通无阻地与肉汤表面接触。他将两个烧瓶放臵一边。过了三天,第一个烧瓶里就出现了微生物,第二个烧瓶里却没有。他把第二个瓶子继续放下去: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直至四年后,曲颈颈瓶里的肉汤仍然清澈透明,没有变质和产生微生物。
巴斯德“鹅颈烧瓶”实验的结果使人们坚信:生物只能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这一观点称为“生生论”.生生论推翻了自然发生论. 15.营养缺陷型菌株是指(单选1分)
A.不需要添加生长因子可在基础培养基上生长的菌株 B.不需要添加生长因子可在丰富培养基上生长的菌株 C.因突变需提供某种营养才能在基础培养基上生长的菌株 D.因自发或诱发突变而导致的可抵抗环境不良因素的菌株
营养缺陷型:野生型菌株经过人工诱变或者自然突变失去合成某种营养(氨基酸,维生素,核酸等)的能力,只有在基本培养基中补充所缺乏的营养因子才能生长,成为营养缺陷型(auxotroph)。营养缺陷型是一种生化突变株,它的出现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系列为酶蛋白编码的核酸系列,如果核酸系列中某碱基发生突变,由该基因所控制的酶合成受阻,该菌株也因此不能合成某种营养因子,是正常代谢失去平衡。
16.以下哪类化合物属于微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多选2分)
A.脂肪 B.色素 C.抗生素 D.蛋白质 E.毒素
初生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所产生的、自身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如氨基酸、核苷酸、多糖、脂类、维生素等。通过初级代谢,能使营养物转化为结构物质、具生理活性物质或为生长提供能量,因此初生代谢产物,通常都是机体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只要在这些物质的合成过程的某个环节上发生障碍,轻则引起生长停止,重则导致机体发生突变或死亡,是一种基本代谢类型。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