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综合检测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教材改编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w随浓度的改变而改变
B.一般情况下,一元弱酸HA的Ka越大,表明该酸的酸性越弱 C.对已达到化学平衡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常数(K)一定改变 D.温度升高,难溶电解质的Ksp不一定增大
解析:选D。水的离子积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故A项错误;电离平衡常数用于衡量电离程度,电离平衡常数越大,说明电离程度越强,对酸来说,酸性越强,故B项错误;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改变压强,平衡常数不变,故C项错误;对Ca(OH)2来说,温度升高,其Ksp减小,故D项正确。
2.常温下,有关0.1 mol·L1 NH4Cl溶液(pH<7)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根据以上信息,可推断NH3·H2O为弱电解质 B.加水稀释过程中,c(H)·c(OH)的值增大 C.加入K2CO3固体可促进NH4的水解
D.相同pH的NH4Cl溶液和CH3COOH溶液,由水电离出的c(H)前者大
解析:选B。0.1 mol·L1 NH4Cl溶液的pH<7,说明NH4Cl为强酸弱碱盐,可推断NH3·H2O为弱电解质,故A项说法正确;Kw=c(H)·c(OH),Kw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Kw不变,加水稀释过程中Kw不变,故B项说法错误;加入K2CO3固体后,CO23能与NH4Cl水解产生的H反应,促进NH4的水解,故C项说法正确;NH4Cl水解促进水的电离,CH3COOH抑制水的电离,所以由水电离出的c(H)前者大,故D项说法正确。
3.(教材改编题)化学平衡常数(K)、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Ksp)是判断物质性质或变化的重要平衡常数。下列关于这些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有关 B.当温度升高时,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变小
C.Ksp(AgCl)>Ksp(AgI),由此可以判断AgCl(s)+ I(aq)===AgI(s)+Cl(aq)能够发生 D.Ka(HCN) 4.下列根据反应原理设计的应用中不正确的是 A.CO23+H2OB.Al3+3H2O +- - - + + + - + - - + + + - - ( ) ( ) ( ) HCO3+OH 用热的纯碱溶液清洗油污 Al(OH)3(胶体)+3H 明矾净水 + -- C.TiCl4+(x+2)H2O(过量)D.SnCl2+H2O TiO2·xH2O↓+4HCl 制备TiO2纳米粉 Sn(OH)Cl↓+HCl 配制氯化亚锡溶液时加入氢氧化钠 解析:选D。配制SnCl2溶液时应加入稀盐酸抑制SnCl2的水解,加入NaOH会促进SnCl2 的水解而使其变质。 5.已知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的离子积常数关系为Kw(B)>Kw(A)>Kw(C)>Kw(D) B.向水中加入醋酸钠固体,可从C点到D点 C.B点对应的温度下,pH=4的硫酸与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的pH=7 D.升高温度可实现由C点到D点 解析:选B。A项,温度越高,水电离出的c(H)和c(OH)越大,水的离子积常数越大,由图像可知,温度:A>B>C=D,则Kw(A)>Kw(B)>Kw(C)=Kw(D),错误;B项,温度不变,Kw不变,向水中加入醋酸钠固体,溶液中c(OH)变大,c(H)变小,可以实现从C点到D点,正确;C项,B点对应的温度下,Kw>1.0×10 -14- + + - ,pH=4的硫酸与pH=10的氢 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碱性,但pH不一定等于7,错误;D项,C点和D点均处于室温,错误。 6.(2020·遵义模拟)AlPO4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T2>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像中四个点的Ksp:a=b>c>d B.AlPO4在b点对应的溶解度大于c点 C.AlPO4(s) Al3(aq)+PO34(aq) ΔH<0 + - D.升高温度可从d点移动到b点 解析:选B。由图像可知,温度越高,溶度积常数越大,则图像中四个点的Ksp:a=c=d<b,A错误;b点温度高,溶解度大,AlPO4在b点对应的溶解度大于c点,B正确;根据图像可知,升高温度,溶度积常数增大,则AlPO4(s) Al3(aq)+PO34(aq) ΔH>0, + - C错误;升高温度,阴、阳离子浓度均增大,不可能从d点移动到b点,D错误。 7.实验室可以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草酸(H2C2O4)溶液,测定溶液中草酸的浓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 ) A.滴定中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B.KMnO4标准溶液常用硫酸酸化,若用HNO3酸化,会使测定结果偏低 C.KMnO4标准溶液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 D.该实验选择酚酞做指示剂,当待测液颜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时即达到滴定终点 解析:选D。Mn得到电子,C失去电子,由得失电子、电荷守恒可得离子方程式为2MnO4 + + - +5H2C2O4+6H===2Mn2+10CO2↑+8H2O,故A项正确;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也可与草酸反应,则消耗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体积减小,会使测定结果偏低,故B项正确;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可氧化腐蚀橡胶,则KMnO4标准溶液应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故C项正确;高锰酸钾溶液为紫色,不需要外加指示剂,滴定终点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紫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故D项错误。 8.(2020·城固第一中学高三月考)室温下,下列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A.Na2S溶液:c(Na)>c(HS)>c(OH)>c(H2S) B.Na2C2O4溶液:c(OH)=c(H)+c(HC2O4)+2c(H2C2O4) C.Na2CO3溶液:c(Na)+c(H)=2c(CO23)+c(OH) D.CH3COONa和CaCl2的混合溶液:c(Na)+c(Ca2)=c(CH3COO)+c(CH3COOH)+2c(Cl) 解析:选B。Na2S溶液中的一级水解大于二级水解,则c(Na)>c(OH)>c(HS)>c(H2S),故A项错误;Na2C2O4溶液中存在的质子守恒式为c(OH)=c(H)+c(HC2O4)+2c(H2C2O4),故B项正确;Na2CO3溶液中存在的电荷守恒式为c(Na)+c(H)=2c(CO23)+c(OH)+c(HCO3),故C项错误;CH3COONa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存在的物料守恒式为c(Na)+2c(Ca2)=c(CH3COO)+c(CH3COOH)+c(Cl),故D项错误。 9.一种测定水样中溴离子浓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向锥形瓶中加入处理后的水样25.00 mL,加入几滴NH4Fe(SO4)2溶液; ②加入V1 mL c1 mol·L③用c2 mol·L -1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的AgNO3溶液(过量),充分摇匀; 的KSCN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至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V2 mL。 -13 [已知:Ksp(AgBr)=7.7×10 12] ,Ag+SCN===AgSCN↓(白色),Ksp(AgSCN)=1×10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滴定终点时,溶液变为红色 B.该滴定法需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C.AgBr(s)+SCN(aq) - AgSCN(s)+Br(aq)的平衡常数K=0.77 - c1V1-c2V2-- D.该水样中溴离子浓度为c(Br)= mol·L1 25.00 解析:选B。KSCN与硝酸银完全反应生成AgSCN沉淀后,再与Fe3反应生成Fe(SCN)3,溶液变为红色,故A项说法正确;在碱性条件下Fe3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故B项说法错误;AgBr(s)+SCN - - + + (aq)AgSCN(s)+Br - c(Br) (aq)的平衡常数K==- c(SCN) - c(Br)·c(Ag)Ksp(AgBr) ==0.77,故C项说法正确;水样中溴离子浓度为c(Br-+ c(SCN)·c(Ag)Ksp(AgSCN) - + c1V1-c2V2-)= mol·L1,故D项说法正确。 25.00 210.工业上常用还原沉淀法处理含铬废水(Cr2O27和CrO4),其流程如下: - - HFeOH--+ CrO2―→Cr2O2―→Cr3,(绿色))――→Cr(OH)3↓ 4,(黄色))―7,(橙色))― ①转化 ②还原 ③沉淀 + 2+ - 已知步骤③生成的Cr(OH)3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Cr(OH)3(s)+3OH(aq) Ksp=c(Cr3)·c3(OH)=10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 -32 Cr3(aq) + 。 ( ) - - + 22A.步骤①中当v正(CrO24)=2v逆(Cr2O7)时,说明反应2CrO4+2HCr2O27+H2O - 达到平衡状态 B.若向K2Cr2O7溶液中加NaOH浓溶液,溶液可由橙色变黄色 C.步骤②中,若要还原1 mol Cr2O27,需要12 mol(NH4)2Fe(SO4)2 D.步骤③中,当将溶液的pH调节至5时,可认为废水中的铬元素已基本除尽[当溶液中c(Cr3)≤105mol·L + - -1 - 时,可视作该离子沉淀完全] - + + + + - 2332解析:选C。C项,Cr2O27+6Fe+14H===2Cr+6Fe+7H2O,1 mol Cr2O7可氧 化6 mol(NH4)2Fe(SO4)2;D - -1 + +- 项,Cr3沉淀完全时,c(OH)= 310-32 -- L1=109 mol·L-5 mol· 10 1014--- ,则c(H)=-9 mol·L1=105mol·L1,pH=5。 10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 意。 11.25 ℃时,向某Na2CO3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溶液中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φ)随溶液pH变化的部分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pH=7时,c(Na)=c(Cl)+c(HCO3)+2c(CO23) + -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