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
2018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
(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一部分(24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春风和xù( ),吹开了江南的姹紫嫣红,争yán( )斗艳。桃花似霞,梨花若雪,映着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令游人分外①。田野里,戴着蓝花布头巾的阿婆在一片辉煌的菜花里采着浆麦草,安xiáng( )的背影被春光绘为一幅透亮的水彩画。
灶台前,阿婆xián( )熟地用浆麦草汁和上糯米粉,包入豆沙枣泥馅,捏成一枚枚翡翠般深绿的青团,随着蒸气袅袅而起,馨香满屋,②。春去春又回,菜花灿灿,草儿青青,画里少了那个暖暖的背影,多了青团的悠悠情思。 (1)根据拼音写汉字
和xù______ 争yán______斗艳安xiáng______ xián______熟 (2)根据语境选词填空
①______ (A惬意B安逸)②______ (A沁人心脾B心旷神怡)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见欢》) ②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③__________________,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④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⑤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___________》) ⑥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⑦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⑧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范仲淹《岳阳楼记》)
3.名著阅读。(5分)
(1)下面关于《西游记》《水浒传》《朝花夕拾》《格列佛游记》等名著的读书笔记,哪一项表述有错
误?()(2分)
A.三调芭蕉扇时,在众神佛的帮助下,孙悟空调得芭蕉扇,灭了火焰山的火,师徒继续西行取经。 B.宋江做了粱山泊山寨之主后,把忠义堂改为聚义厅,后来又在聚义厅前树起了“山东呼保义”、“河北玉麒麟”两面绣字红旗。
C.《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一文,叙写了当地几个医生为“我”父亲治病的情形,医生开的药方里常有奇特的药引。
D.在特别重大的节日,利立浦特小人国有一种专门表演给皇帝、皇后和首相看的游戏, 游戏的奖品是不同颜色的精美丝线。 (2)根据《西游记》的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唐僧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屡次逐我。”
①上文是《西游记》第27回的节选,该节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什么?(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根据文段中的对话描写,概括孙悟空和唐僧的性格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3分)
如今地铁、公交车里很多人都作“低头看屏幕”状,有的看手机,有的掏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网、玩游戏、看视频,每个人都想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时间填满。这部分人群被称为“低头族”。“低头族”以年轻人为主,他们低着头是一种共同特征,他们的视线和智能手机相互交感,直至难解难分,即便聚会时也离不开数字终端,一个人时更是如此。扎克伯格的妻子普莉希拉?陈也是个典型的低头族,自言“每五秒钟,就会查看一次手机”。
请根据上述材料为“低头族”下一个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4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5—6题。(5分)
渔家傲记梦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注释:⑴星河:银河。⑵谩有,空有。⑶三山,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5.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上阕一二两句所写的梦境。(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阕哪一句是对“殷勤问我归何处”的回答?该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几段文字,完成7—10题。(10分)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7.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4分)()() A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B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C能谤讥于市朝
百里奚举于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闻寡人之耳者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小石潭记》) E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
8.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哪一项相同?(2分)()
A.今齐地方千里
B.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C.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9.“王之蔽甚矣”中的“蔽”是什么意思?从文中看,齐威王除“蔽”取得了什么效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文中的“王之蔽甚矣”是一种谏,《曹刿论战》中的“忠之属也”也是一种谏,《捕蛇者说》中的“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可以认为是另一种形式的谏,进谏者都关注到了民意或民生。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贞观政要》节选,完成第11~12题。(7分)
贞观十一年,时屡有阉宦充外使,妄有奏,事发,太宗怒。……魏征因上疏曰:臣闻为人君者,在乎善善而恶恶,近君子而远小人。善善明,则君子进矣;恶恶著,则小人退矣。近君子,则朝无粃政;远小人,则听不私邪。小人非无小善,君子非无小过。君子小过,盖白玉之微瑕;小人小善,乃铅刀之一割①。铅刀一割,良工②之所不重,小善不足以掩众恶也;白玉微瑕,善贾③之所不弃,小疵不足以妨大美也。善小人之小善,谓之善善。恶君子之小过,谓之恶恶,此则蒿兰同嗅④,玉石不分,屈原所以沉江,卞和所以泣血者也。既识玉石之分,又辨蒿兰之嗅,善善而不能进,恶恶而不能去,此郭氏所以为墟⑤,史鱼⑥所以遗恨也。(选自《贞观政要》)
【注】①铅刀之一割:铅刀上那一点锋利的地方。②良工:能工巧匠。③贾:商人。④蒿兰同嗅:蒿草和兰花的香味一样。⑤郭氏所以为墟:指郭国被齐国所灭。⑥史鱼:春秋卫国人,为人正直、德才兼备,但不被卫灵公所用。
11.把选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臣闻为人君者,在乎善善而恶恶,近君子而远小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玉微瑕,善贾之所不弃,小疵不足以妨大美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选段中,魏征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用文中原话回答)并结合相关内容阐述他主要是采用什么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