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8、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9、 “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为宫室之美而为之;为妻妾之奉而为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10、在作者看来,面对高官厚禄而不辨礼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失其本心。 11、不辨礼义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第二段阐述在思想上磨练的句子是: 必先苦其心志 ;在生活上经受磨练的句子: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是: 行拂乱其所为 。 2、阐述了经历磨难后产生的结果是: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第三段讲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写人心理状态的变化: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4、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其中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5、欧阳修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孟子也说过意思相近的一句话,这句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文章阐述成才离不开主观努力,要勇于改过的句子是:人恒过然后能改。
《曹刿论战》
1、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取信于民”用原文中的话来说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邹忌讽齐王纳谏》
1、文中,邹忌分析齐王受蒙蔽的原因的句子是“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2、文中,描述齐威王纳谏后,群臣纷纷进谏的大好局面的句子是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3、邹忌从日常家事入手,现身说法、用自己亲身体验讽劝齐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这样就把治国安邦之道置于形象的比喻之中。
4、齐威王接受邹忌的劝告,立即向群臣吏民颁布政令,依据批评者勇气的大小,设三等奖赏:_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_,受上赏;_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5、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下达“期年之后”的情况:虽欲言,无可进者,表明齐国政治日益清明。从而达到“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的目的。
《出师表》
1、诸葛亮总结出的后汉衰败的经验教训是: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揭示先汉兴隆原因的语句是:亲贤臣,远小人。
3、诸葛亮自叙本志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4、诸葛亮叙述自己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5、《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一致。
《桃花源记》
1.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表现人民生活恬适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表明渔人总体感受的句子:豁然开朗。
7.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8.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诣太守,说如此。
《三峡》
1、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描写夏季三峡景色的句子: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3、描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4、描写秋季三峡景色的句子: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5、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6、形容江水澄澈,风光妩媚的两句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7、以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的两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8、写三峡悬崖高耸特点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秋天三峡景色的句子是: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陋室铭》
1、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6、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7、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8、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小石潭记》
1、写潭中小鱼呆然不动的句子是: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2、写潭中小鱼与游者逗乐,调皮活泼的句子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3、写潭边树、蔓优美姿态的句子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4、描写小潭周围凄清的环境,抒发自己寂寞处境中悲凉心绪的句子是: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5、表现溪水蜿蜒曲折的语句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6、写出小石潭源头悠远、两岸弯曲的语句是: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7、侧面写潭水清澈的句子是: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岳阳楼记》
1、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在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 2、表现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语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 “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进亦忧”指的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退亦忧”指的是: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范仲淹借鸟欢鱼跃、花茂草盛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5、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月夜”景色的几句: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6、赞美滕子京政绩的话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7、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这幅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9、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10、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悲的两个四字句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11、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两个四字句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12、目前,三峡已经成功截流蓄水,高峡终于变成平湖。《岳阳楼记》中“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两句可以用来描绘今天三峡水库的情景。
《醉翁亭记》
1、写出主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为后人传诵最多的一句话(七个字的成语)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3、文中作者描绘琅琊山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4、文中作者描绘四时之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5、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在干涉他国内政。
《爱莲说》
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4、作者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三方面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6、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语句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7、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8、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语句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9、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记承天寺夜游》
1、描写月下之景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直接抒发作者感情的句子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送东阳马生序》
1、揭示作者小时侯学习就很勤奋的句子是:余幼时即嗜学 。 2、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3、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4、写自己从师之难的句子: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5、写向老师请教时恭敬态度的句子是: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6、嗜学的结果是: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7、对太学生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8、总结宋濂求学生涯: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关雎》
1、起兴的句子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2、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