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柳永雨霖铃导学案学生版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4 0:05:2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柳永《雨霖铃》导学案学生版

【学习目标】 一、品鉴意象 二、体味情感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邓丽君演唱的雨霖铃,听完后交流感受)

二、整体感知

听录音范读,可以跟着默读,边听边圈画出你认为最能表达作者离别心情的一句话。 1、词中哪句话集中表现了作者和恋人离别的心情呢?请大家找出来。 大家齐读一下这句话。

2、这句话表露出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关键词

读一读,品一品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九歌·少司命》)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王维与孟浩然之间的酒别;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 别;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这是白居易与客人之间的 别;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是苏轼与其亡妻之间的 别。 别有情,别有景,别有声,别有泪,别能消魂。

三、重点探究: 品意象→析蕴涵→味意境→悟情感

“伤”是如何表现的?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边读边标示出词中的意象。 1、词的上片作者描写了哪些意象呢?

2、这些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或蕴涵呢?

- 1 -

3、这样特点的一些意象所组合形成的意境,具有怎样的特点呢?渲染表达了词人怎样的离愁别绪?

4、在作者哀婉伤感心情的笼罩下,“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那么,这些意象都是作者眼前看到的实景吗?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各表达了什么?

虚 实 实写 虚写 虚写 上 阕 下 阕

课堂赏析“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作用:

内容

手法

作用

5、上片有一句典型的“情语”,你找到了吗?值得我们用心品味。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品味。

(1)、一个“竟”字,突出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态? (2)、把“执手”换成“牵手”“握手”好吗?为什么? (3)、为何“无语”?

6、思念是一种说不出口的痛,而柳永又是如何表达的呢?你认为哪句最能代表柳永的心声呢?为什么?说说你的看法,与大家分享。

赏析句子的答题思路:手法+内容+作用 A、赏析:

- 2 -

意 象 意 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B、赏析: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4分)

C、有人盛赞“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千古名句,你同意吗?为什么?(6分) 同意。

四、综合领悟:拟题目

这首《雨霖铃》只有词牌而没有题目。假设让你为它取个题目的话,你会拟个什么样的题目呢?请说明理由。

五、拓展应用

可见诗词本是一家,选取《雨霖铃》中的意象,把这首词改写成诗。 示例1:

别佳人

帐饮都门外,相望兰亭边。凝噎留意处,执手望泪眼。 晓风杨柳岸,良景徒虚年。纵有千番情,更与何人言。

示例2:

长亭别

寒蝉凄切骤雨歇,执手相望语凝噎。杨柳晓风残月夜,那堪冷落清秋节。

- 3 -

资料补充

1.【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如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本诗开篇写:“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寒蝉鸣我侧”(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句也表达这样的情思。

2.【长亭】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古代驿站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别。后来“长亭”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劳劳亭也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亭,李白《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谢亭又称谢公亭,在宣城北面,是南齐诗人谢眺任宣城大守时所建,他曾在此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李白有《谢亭》诗:“谢亭离别后,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外,山空碧水流。”李白还有诗云:“送客谢亭北,逢君纵酒还。屈盘戏白马,大笑上青山。回鞭指长安,西日落秦关。帝乡三千里,杳在碧云间。”许浑也有《谢亭送别》诗。反复不断的离别在谢亭上演,使优美的谢亭风景也染上了一层离愁了。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这长亭也就是离别之所,带有词人深深的离愁别绪。

3.【兰舟】古人常说“舟马劳顿”“水陆兼程”,可见“船”在古代交通中的重要地位。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之物,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下面这两首诗中的“船”意象更多地融入了诗人的漂泊之感:“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

4.【暮霭】是一种黄昏意象,杜牧《边上闻胡笳三首》:“白沙日暮愁云起,独感离愁万里天。”“日暮愁云”就是诗人的离别之情,在作者看来,离别是长期的而且是万分痛苦的。秦观的《满庭芳》词:“山抹微云,天拈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掉,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蔼纷纷。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这首词写于元丰二年冬天,秦观在会稽淹留数月,与一位多情歌女有过亲密交往,在离开之际,秦观回想“蓬莱旧事”,借景抒怀:淡淡的云彩、衰落的草木、隐

- 4 -

搜索更多关于: 柳永雨霖铃导学案学生版 - 图文 的文档
柳永雨霖铃导学案学生版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l4h20fksc4ddq343h16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