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 培 训 试 题
1、 什么是SPC?特性是什么?
SPC是为了预防原则,应用统计方法对过程中的各个进行评估和监控,建立并保持过程处于可接受的并且稳定的水平,从而保证产品与服务符合规定要求的一种技术。
2、 如果产品大部分都符合规范,为什么还关心过程是否受控?
当过程失控,过程的生产率或经济性不受保证。
3、 过程控制模型有哪二种?各自的控制策略是什么?
缺陷检测过程模型。控制策略是控制输出,事后把关。
具有反馈过程控制模型。控制策略是控制过程,预防缺陷。
4、 变差分哪两种?如何采取控制措施?并举例说明。
普通原因变差,采取系统措施,如原料问题、管理不善、工厂布局不合理。 特殊原因变差,采取局部措施,如电脑停机、机台轴断、换人生产。
5、 什么是样本?样本容量?抽样频率?
样本是从母体取出的个体。样本容量是取出个体的数量。抽样频率指取出个体容量的次数。
6、 如何选择控制图?请画出流程图。
确定制定控制图的特性 否 否
是否为计量型数据---?关心的是不是合格品率(百分比)--?关心的是不是不合格数
是 否 是 否
样本容量是否恒定---?P图 样本是否恒定-?U图
是 是 是
NP图、P图 C图、U图
否 否
性质上是否是均匀或不能按子组取样-?子组均值是否能方便计算-?ME-R图
是 是 否
X-MR图 子组容量是否够大---?X-R图
是 否
方便计算每个子组的S值-?X-R图 是 X-S图
7、 如何制作控制图?并说明分析用控制图及控制用控制图。 1、收集数据
2、选择控制图及画图 3、计算控制限
4、画上控制限及中心线
5、分析极差图和均值图
6、分析特殊原因,采取措施消除 7、修正数据或重新采集数据 8、重新画图和计算控制限 9、计算过程能力性能和指数 10、分析过程能力
11、保持过程、改进过程 12、控制图制作及应用程序图
只有在完成1-11步的分析用控制图后才能真正确定确定第12步的控制用控制图的控制线。
8、 X-R图、X-S图与X-Rs图的区别?P图与NP图的区别?
子组容量大且S值容易算用X-S图,否则用X-R图。子组取样困难且取样成本昂贵或需做破坏性测试,用X-RS图。P图所取样的子组容量不一定一样,NP图子组容量须一致。
9、 控制图判异有哪几种?
A、 B、 C、 D、 E、 F、 G、 H、
超出控制限的点
连续七点全在中心线的一侧 连续七点呈上升或下降趋势 连续14点中相邻点交替上下
连续3点有2点在中心线同一侧的B区以外 连续5点有4点在中心线同一侧的C区以外 连续15点在中心线两侧的C区外
连续8点落在中心线两侧且无一在C区内
10、 什么是过程能力?
衡量过程输出达到设计规范或客户要求程度。
11、 什么是目标值、公差及规范?举例说明。
如:20+/-0.5是规范(设计规范或客户要求的程度),20是目标值,+/-0.5是公差
12、 简述组内误差、组间误差及全部误差。
组间误差:样本从过程中分组采集,每组中有若干样本,组间样品的测量差异。 组内误差:样本从过程中分组采集,一组中有若干样本,一组内样品测量差异。 全部误差:组内误差与组间误差的和。
13、 简述离中趋势及偏离目标值。
离中趋势是数据分布的范围。
偏离目标值是过程均值与目标值的差异。 (需画图说明)
14、 R图与CPK、CP与CPK的联系及换算?
CPK与R的关系:CPK=MIN【(USL-X)/6(R/d2),(X-LSL)/6(R/d2)】 CPK与CP的关系:CPK=(1-2*|M-X|/T)*CP
15、 PPK与CPK的区别?
PPK的ó=SQRT(∑(Xi-X)/(n-1)) CPK的ó= R/d2
2
16、 什么是PR,如何计算?
PR是能力比率,PR=1/PP
17、 计算:一产品的尺寸设计规范是20+/-0.1,已知从组内误差估计的过程标
准偏差是0.015,从全部误差估计的过程标准偏差是0.022,加工过程的均值是20.05,请计算:
1、 CP,PP,CPK,PPK,CR,PR值。 2、 误差占公差范围的百分比?
CP=0.2/(6*0.015)= 2.2
PP=(0.1-(-0.1))/(6*0.022)=1.52
CPK=MIN(0.05/(3*0.015,0.15/(3*0.015))=1.11 PPK=MIN(0.05/(3*0.022),0.15/(3*0.22))=0.76 CR=1/CP=1/2.2=0.45 PR=1/PP=1/1.52=0.66 误差占公差范围的6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