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有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性质、目的和一般条件的学说,而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就是阶级斗争,所以,马克思主义就是阶级斗争的理论。 【参考答案】 这一说法是错误的。 (1)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不是某个集团、某个阶层、某个阶级的解放,不是以某个集团、某个阶层、某个阶级成为统治者的运动,而是全人类的彻底解放的运动。 (2)无产阶级解放运动是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目的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社会。 (3)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一般条件是在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正确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当然包含着阶级斗争理论,但又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简单的等同于阶级斗争理论。 7. 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参考答案】 这个观点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大道而凭空创造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地吸收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英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无产阶级斗争实践经验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1)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进行了彻底改造,抛弃了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杂质,吸收了其中的“合理内核”和基本内核,为人们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那里继承了劳动价值理论、利润理论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方面的思想精华,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命运。 (3)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对英法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进行了彻底改造,在总结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经验的过程中,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8.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 【参考答案】 这个观点是不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既有继承,又有批判性的改造。 (1)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资产阶级学说。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他们研究了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经济生活同自然界一样,都是受“自然规律”支配的。他们提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2)马克思恩格斯从古典政治经济学那里继承了劳动价值理论、利润理论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方面的思想精华。同时又批判地改造了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古典政治经济学涉及资本主义历史命运问题时暴露了阶级局限性和历史片面性,他们把资本看作是一种永恒的自然关系;同时,又极力掩饰工业革命过程中就已初露端倪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冲突,断然否定资本主义存在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得出的也只能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现实相悖的理论观点。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着重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发展趋势,创立了揭示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经济运行客观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9. 既然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而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所以,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参考答案】 这一说法不正确。 (1)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2)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它使无产阶级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1、“世界统一于存在”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观点。 【参考答案】 此观点是错误的。它掩盖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存在”是一个缺少具体规定性的模糊不清的概念。不同派别的哲学家,对“存在”可以做出不同的解释。神学理解的存在是上帝,唯心主义者理解的存在是精神,唯物主义者理解的存在是与思维相对应的客观物质世界。要对世界统一性问题作出科学回答,必须抛弃“世界统一于存在”这类模棱两可的提法。辩证唯物主义把对世界统一性建立在科学和哲学的基础上。科学和哲学的长期、持续的发展证明,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是物质的多样性的统一,意识只不过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属性和机能。认为“世界统一于存在”,不仅不能把唯心主义宗教神学与唯物主义区别开来,反而抹煞了它们之间的对立。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将能完全代替人脑。 【参考答案】 此观点是错误的。它抹煞了人脑和电脑的本质区别,把高级运动形式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是机械论的观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在某些方面可以超过人脑的功能,但是电脑却不能完全代替人脑。因为人脑是生命有机体,电脑是机械装置,电脑是人制造的,受人的支配。人脑本身及人的思维能力是不断发展的,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因此电脑永远不可能代替人脑。 3、“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物质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参考答案】 此说法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与具体的实物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哲学的物质范畴不是指可以直接感知的具体的东西;而各种实物则是指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哲学的物质范畴是从各种实物中抽象出来的,是一切实物的共同的、普遍的特性,既客观实在性,这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4、人脑是意识的器官,因此,意识是人脑的产物。 【参考答案】 此观点是错误的。人脑只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但不是意识的源泉,人脑本身不会自动产生意识,只有客观事物作用与我们的感觉器官,人脑才会对此产生反映,形成意识。没有被反映者,决不会有反映。因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