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现代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1.(2018?北京二模)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概览天下沧生,进餐工具大体可分三类。欧美人惯用刀、叉、匙,一餐而三器并用,考究而繁琐;非洲、中东、印尼及印度次大陆居民,至今仍以手抓食,古朴而粗犷;而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则使用筷子,简易而便捷。对自己祖先所发明并沿用至今的筷子,国人情有独钟。
②从外观上看,筷子由两根同等粗细长短的小棒组成,制作筷子的材料,最主流者为木材和竹子,十分简陋,但经国人巧手掌控,夹、挑、拨、拌、扒无所不能。堪称使用方便,价廉物美,诚“大朴胜华”之典型也。从物理学角度看,中国人的筷子运用了杠杆原理。这原理虽然是2100多年前希腊学者阿基米德首先发现的,但他并未将这一原理运用到餐桌上,故而有人称筷子为我们祖先”四大发明”之外的第五大发明实不为过。
③别看小小筷子身材不长,但使用筷子的文化相当长,看似平淡无奇的筷子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筷子古名曰“箸”。《韩非子?喻老》中有“昔者纣为象箸”之语,由此可见,筷子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商纣时期。上海民俗藏筷馆里有一副对联:“一笼藏日月,双筷起炎黄。”盛赞筷子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餐具,源远流常。
④“箸”易名为“筷”,亦有成说。明陆容所撰《菽园杂记》卷一中有云:“民间讳俗,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古时船家行船最忌讳“住”与“翻”,因为船停住了或翻了,都不吉利,而“箸”与“住”同音,为图吉利,反其意改“箸”为“快”了,就是希望船行得快,一帆风顺。又因“快”多为竹制,于是就在”快”字上加上竹字头,“筷”字乃成。而汉语中,单音词有向双音词发展的趋势,便在“筷”字后加上“子”,于是“筷子”应运而生。
⑤在民间,筷子被视为吉祥之物,出现在各民族婚庆、丧葬等礼仪中。我国民间使用筷子有不少习俗。如新娘出嫁时,嫁妆里要放一双筷子,以讨“快生贵子”之吉祥之兆。而与看着“动刀动枪”式的西方餐具比,“成双成对”的筷子又多了“和为贵”的意蕴,十双筷子在一起又有十全十美的意思。筷子外形直而不弯,又被古人寓以种种美德。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玄宗把自己用的一双金筷子赐给
第1页(共122页)
宰相宋璟,表彰他的耿直无私,以“筷”象征人格。
⑥日常生活中筷子的使用也很有讲究。筷子两端要对齐,用餐前要整齐码放在饭碗右侧,用餐后要整齐地竖向码放在饭碗正中。同时还有不少禁忌,如忌敲筷、忌插筷、忌掉筷等等。要做到彬彬有礼,雍容大方,不能随心所欲。作为礼仪之邦,一双小小的筷子,能够让人们看到那深厚的文化积淀。 (1)文中加粗字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粗犷(kuàng) 沧生 B.追溯(sù) 源远流常 C.丧葬(sàng) 繁琐 D.积淀(diàn) 彬彬有礼 (2)下面加粗词在语境中表达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情有独钟 造化钟神秀 B.一帆风顺 直挂云帆济沧海 C.吉祥之兆 瑞雪兆丰年 D.随心所欲 欲把西湖比西子 (3)下面对语段中涉及的语文知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中画线句运用排比修辞方法,对“三类进餐工具”进行逐一描述,突出“筷子”使用起来比考究而繁琐的“刀、叉、匙”简易便捷,比“以手抓食”礼貌文明,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有文化品的进餐工具。
B.“筷”字是上下结构,部首是“竹”,书写时先写“竹”再写“快”,而“快”字是左右结构,部首是“忄”,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中规定“忄”的笔顺是左点、右点、竖,即
。
C.民间讳俗,用“快”取代“箸”;又因“快”多为竹制,运用会意造字法,添上“竹”字头变成“筷”,“快”表声,“竹”表意:汉语由单音词向双音词发展,又在后边加“子”。由“箸”易名为“筷子”的变化体现了汉民族语言的发展。
D.“筷子”外形直而不弯,古人用以象征耿直无私的人格。其实中国人常用一花一草、一木负载真情,象征人格。素有“四君子”之称的梅兰竹菊,就分别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高洁、清雅、坚韧和淡泊四种品格,其中“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菊花被赋予的品格就是对“儒家”精神及理想人格的最好诠释。
(4)作家郭永秀有诗云:“五指微拢,轻轻夹起数千年的芬芳。”在这里,筷子已不只是一种餐具,还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请根据文章内容推断下面哪一项不属于筷子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内容。
A.引领世界“大朴胜华”的文化潮流 B.反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追求
第2页(共122页)
C.表现了祈求平安的民族心理需求 D.彰显中华民族讲究礼仪的传统美德
2.(2018?南通三模)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拉面王 行云
老梅的面馆开在蝉街东头。
每天一早,老梅围了围裙,案前一站,手里眼里全是活儿。他出手如电,“唰”,揪出一把醒好的面,“啪”,丢案板上,一拉一搓,成蛇样长条。一捏一甩,“啪”,拍在面案上,一抻一合,扭成大闺女辫儿,叫人眼花缭乱。没回过神,一大海碗面,盛着牛肉丁,撒着芫荽、萝卜片,浮着满天星辣椒油花儿,红是红、白是白、绿是绿,香喷喷、热腾腾便撂在了你面前。麻溜儿!
传说老梅有绝活﹣﹣﹣面穿针孔,抻出细过发丝的面从针孔穿过去。多少根?说法不一。但都只听说,没见过。有人撺掇老梅露两手。老梅浅浅一笑:“雕虫小技,有啥看头?”
雪天。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小伙儿哆嗦着站在面馆前。老梅二话没说,捞出一碗面端给他。热汤面下肚,小伙儿像换了个人,精精神神跪地上给老梅磕了头。 . 老梅收徒了!徒弟叫红子﹣﹣被一碗汤面救活的小伙。
寒来暑往,红子跟老梅学艺三年了。那夜,师徒俩有一场对话。 “这两天心神不宁,想啥呢?”“师父,我……” “行了,我知道你想啥,想单干?”“嗯……”
“说实话,你那面活儿不坏。但能再跟我一年不?就一年。”红子没吭声。 老梅叹口气:“好吧。这里有笔钱,你拿去开店。记住,可别丢我的脸。”红子给老梅磕了仨响头,当夜走了。
半月后,蝉街上新开了一家“红子面馆”,店里有个新媳妇在打下手。 蝉街人念旧,还是觉得老梅的面地道,大都上他那去。后来听说,红子媳妇成天在家闹,嫌男人没出息。
某天,老梅的面馆关门歇业了。蝉街人一片惋惜声。
红子面馆生意好起来了。面馆前竟挂起了“拉面王”的牌子。蝉街人叨叨:你号称拉面王,老梅搁哪呢?
第3页(共122页)
这一天,红子当众给大伙表演了面穿针孔的绝活。老梅的绝活只是传说,而红子却当众让大家开了眼。乖乖,十根比发丝还细的拉面,顺顺当当就从小小的针眼里穿了过去,赛比魔术。这以后,大伙再没话了。
红子每天给顾客演一场面穿针孔的绝活,人气越来越旺。可细心的人发现,面馆里盛面的大海碗,不知不觉间换成了中不溜的平底碗。
这天,生意口上,有个人走进红子的拉面馆。是老梅。吃面的人纷纷起立问候。
红子一愣,立马堆起笑脸,迎上去叫了声:“师父您来了!”
“红子,有出息啊。”老梅笑说。红子回笑:“师父见笑,都是闹着玩儿的。” 老梅径直走向水池。净了手,朝大伙说:“红子天天给大伙儿演绝活,今儿,我来替一回,算给徒儿捧个场。”
老梅一出手,馆里一下静了。他手一张,揪下一块面,一下,两下,扯过来,拉过去。面条摆得稳、准、狠;胳膊抡得圆、柔、韧。身子在一处,精神却贯穿到了四面八方。大伙看得目瞪口呆。
突然,老梅身手骤定,好似满院欢腾的雀儿忽地归了巢。细看,老梅手擎一根绣花针,针眼里穿着根线。哪是线?分明是面!只见他捏着这根“线”轻轻一抖,哗一下抖出无数银丝。大家伙挤上前一数,我的个娘哎,不多不少,整整二十根,全在针眼里! “神!”一片喝彩。
红子羞红了脸,“扑通”跪在了老梅的面前。 . 第二天,红子面馆不见了“拉面王”招牌。平底碗又换回了大海碗。 而老梅,真正的拉面王,早已飘然而去。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五期,有删改)
(1)根据小说情节填空。
序 幕:众人神往绝活,老梅浅笑推辞; 第一幕:红子① ,老梅仗义收徒; 第二幕:红子执意单干,老梅② ; 第三幕:红子③ ,老梅歇业隐退; 第四幕:红子挂牌换碗,老梅献演绝活;
第4页(共122页)
尾 声:④ ,老梅飘然离开。
(2)请为文中画波浪线句写一段赏析性批注。
“老梅一出手,馆里一下静了。他手一张,揪下一块面,一下,两下,扯过来,拉过去。面条摆得稳、准、狠;胳膊抡得圆、柔、韧。身子在一处,精神却贯穿到了四面八方。”
(3)联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老梅是“真正的拉面王”。 (4)结合语境,分别说说红子两次下跪所体现的心理。 ..①小伙儿像换了个人,精精神神跪地上给老梅磕了头。 .②红子羞红了脸,“扑通”跪在了老梅的面前。 .
(5)阅读选文节选及链接材料,说说作者用了哪些方法使人物鲜活、更具传奇色彩。
选文节选:突然,老梅身手骤定,好似满院欢腾的雀儿忽地归了巢。细看,老梅手擎一根绣花针,针眼里穿着根线。哪是线?分明是面!只见他捏着这根“线”轻轻一抖,哗一下抖出无数银丝。大家伙挤上前一数,我的个娘哎,不多不少,整整二十根,全在针眼里!
链接材料: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3.(2018?南沙区一模)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特殊考察 徐嘉青
刘林是一所乡村小学的负责人,这里位置偏僻,经济状况很是糟糕,学校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到处都破破烂烂的。至于说体育设施,几乎是一无所有,只有两个快要散架的篮球架,上体育课时,孩子们只能在校园的空地上跑着玩。 这天,刘林在网上看到一条消息,有人给农村学校捐赠体育器材,有需要的可以报名。刘林虽然 觉得报了名也没多大机会入选,但还是按照要求填写了学
第5页(共122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