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叶绿体色素实验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7 4:23:1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理化性质和含量

测定实验

一、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

1.实验名称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实验

2.实验原理

叶绿体中色素与内囊体膜结合成为色素蛋白复合体。这些色素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层析法原理: K=Cs/Cm。

可用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提取液用薄层色谱法加以分离和鉴别。本实验采用酒精提取。

3.实验试剂与材料

新鲜菠菜叶

体积分数百分之九十五的乙醇,碳酸钙粉末,展开剂(石油醚:丙酮:苯=7:5:1) 天平,研钵,漏斗,三角瓶,剪刀,点样毛细管,层析缸,硅胶预制板,滤纸

4.实验步骤

1.叶绿体色素的提取

(1)取菠菜或其他植物新鲜叶片4~5片(2g左右),洗净,擦干,去掉中脉,剪碎,放入研钵中。

(2)研钵中加入少量石英砂及碳酸钙粉,加2~3ml 95%乙醇,研磨至糊状,再加10ml 95%乙醇,暗处放置3~5min,上清液过滤于三角瓶中,残渣用10ml 95%乙醇冲洗,一同过滤于三角瓶中。

2.色素分离:取硅胶预制板一个,用毛细管吸取提取液,在板短边据下端1厘米处划一细线,

待干后再次划线,重复3,4次。在层析缸中加入层析液,高度0.5厘米,将预制板放入层析液中进行层析。改好缸盖。待色素较好分离后,取出硅胶预制板,迅速用铅笔标出展开剂前沿和各色素带的位置。

5.实验结果与分析

滤纸条上出现4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 橙黄色 胡萝卜素(最快) 黄色 叶黄素

蓝绿色 叶绿素a(最多)

黄绿色 叶绿素b(最慢) Rf: 胡萝卜素 7.1/7.6≈0.93 叶黄素 6.2/7.6≈0.82 叶绿素a 6.5/7.6≈0.86 叶绿素b 6.3/7.6≈0.83

二.理化性质

1.实验目的

验证叶绿素的理化性质。

2.实验原理

叶绿素是一种二羧酸——叶绿酸与甲醇和叶绿醇形成的复杂酯,故可与碱起皂化反应而生成醇(甲醇和叶绿醇)和叶绿酸的盐,产生的盐能溶于水中,可用此法将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分开;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都具有光学活性,叶绿素吸收光量子而转变成激发态,激发态的叶绿素分子很不稳定,当它变回到基态时可发射出红光量子,因而产生荧光。叶绿素中的镁可以被H+所取代而成褐色的去镁叶绿素,后者遇铜则成为绿色的铜代叶绿素,铜代叶绿素很稳定,在光下不易破坏,故常用此法制作绿色多汁植物的浸渍标本。

3.实验试剂与材料

新鲜菠菜叶

刻度试管,小试管,试管架,水浴锅,10毫升移液管

体积分数百分之九十五的乙醇,苯,醋酸铜粉末,质量分数百分之五的稀盐酸,醋酸-醋酸铜溶液,氢氧化钾-甲醇溶液。

4.实验步骤

1.光对叶绿素的破坏

取2支小试管,各加2.5毫升叶绿体色素提取液,用乙醇稀释一倍。一支放光下,一支放暗处用锡箔纸包严,40分钟后对比颜色变化。

取分离成的硅胶色谱板一个,一半用黑纸包住放在阳光下,半小时后比较各色素颜色变化。 2.皂化作用(绿色素与黄色素的分离)

取一支10毫升刻度试管加入3毫升叶绿体色素乙醇提取液,加入1ml 20%KOH-甲醇溶液,充分摇匀。

片刻后,加入3ml苯,摇匀,再沿试管壁慢慢加入1ml蒸馏水,轻轻混匀(勿激烈摇荡),于试管架上静置分层。滴管吸取蒸馏水,沿管壁滴加,边滴加边摇动,直到溶液开始分层时,静置。可以看到溶液逐渐分为两层,下层是稀的乙醇溶液,其中溶有皂化的叶绿素a和b(以及少量的叶黄素);上层是苯溶液,其中溶有黄色的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3.H+和Cu++对叶绿素分子中Mg++的取代作用

取上述色素乙醇提取液5毫升于两支试管中,一支加入5%HCl数滴,摇匀,直至溶液出现褐绿色,当溶液变褐后,再加入少量醋酸铜粉末,60度水浴加热,观察记载溶液颜色变化情况另一支对照。

取新鲜植物叶片两片,放入试管中,加醋酸-醋酸铜溶液,使之没过叶片,90度水浴加热,直至叶片颜色不再变化。

4.荧光现象的观察

取1支刻度试管加入3ml叶绿体色素乙醇提取液,在直射光下观察溶液的透射光与反射光颜色有何不同。

5.实验结果与分析

1在光下的叶绿素层明显变暗,说明叶绿素在光下会被破坏

2 皂化反应后溶液分为3层,上层黄色,中间绿色,下层白色混浊。说明绿色素会被皂化,溶于乙醇溶液中,而黄色素不会被皂化,溶于苯溶液中。

3 H+ 和Cu2+对叶绿素分子中Mg2+的取代反应使溶液先变褐色,加热后变深绿。说明H+会取代mg2+,而Cu2+则会取代H+和mg2+造成颜色变化。 4.在光的直射下,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呈深褐色。反射下,呈红色。说明不同的叶绿体色素,从稳态到激发态所需的能量不同,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不同的色素站主导位置,导致最终的颜色不同。

实验讨论

本次实验,过程很繁琐,注意事项也比价多,好在这个实验我们高中便接触过,我们也很耐心的,一步一步做,最后做的比较成功。但经过此次实验,我们对叶绿素有了很多的了解。特别是它的理化性质。总之,亲身探索科学是有趣的,远比理论学习强。我认为,我们以后应该更注重实际操作,多动手,只有亲自探索实验了,才有更深的体会,更大的收获!

搜索更多关于: 叶绿体色素实验 的文档
叶绿体色素实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lfkc7dmif9emep57bl9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