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2018-2019年中考化学一月第一次模拟试卷
一部分 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B C D
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日常生活中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 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铁比铝更活泼 C 建造游泳中心“水立方”用到的聚乙烯是有机合成材料
D 用汽油和加了洗涤剂的水分别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两者去污原理不同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A 检查气密性 B 测量溶液的pH C 取固体药品 D 熄灭酒精灯 4 已知磷酸二氢铵(NH4H2PO4)是化肥中的一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磷酸二氢铵可溶于水
B 磷酸二氢铵是由氮、氢、磷、氧四种元素组成 C 磷酸二氢铵中氮、氢、磷、氧的质量比为1614 D磷酸二氢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有氨味气体产生
5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生活中煮沸水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B 实验室电解水时,正极玻璃管内的气体是氢气 C 水和过氧化氢都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 过量使用化肥会导致水体污染 6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B 可以用燃烧法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
C 中国古代字画经久不褪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CO和CO2都是非金属氧化物,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
7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生石灰、烧碱、浓硫酸都可以作干燥剂 B 铁、锌、碘元素都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CCH4、C2H5OH、CH3COOH都属于有机物 DKNO3、CO(NH2)2、NH4HCO3都属于复合肥
8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t1℃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全部溶解,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甲>乙 B 将t1℃时,甲、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t3℃时甲的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水的方法 D将t3℃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量水后,析出溶质的质量:甲>乙>丙 9 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B 原子能构成分子,但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C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D 固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间隔
10 我省境内有许多温泉,经检测分析,该温泉属于硅酸盐温泉,对心脏、高血压等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已知硅酸盐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硅酸的化学式为( ) A H2SiO3 B H4SiO3 C H2SiO4 D Na2SiO3
11右图是测定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Bb点时,溶液的溶质为氢氧化钠
Ca点时表示参与反应的盐酸和氢氧化钠的质量刚好相同
Da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有Na、Cl、H2O
12 小张同学用某固体物质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实验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溶液b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溶液d中溶质质量可能大于溶液e中的溶质质量 D 溶液d一定是饱和溶液
13 下列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 A CuSO4 BaCl2 H2SO4 B Na2CO3 Ca(NO3)2 HCl C Na2SO4 K2NO3 HCl D FeCl3 NaOH KMnO4
14 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发生森林火灾要开辟隔离带,目的是清除可燃物 B 白磷保存在水中目的是为了隔绝氧气 C 将煤块制成蜂窝煤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 D 用水灭火目的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15 医疗上用的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要配制09%的氯化钠溶液100g。其中选用仪器或操作正确的是( )
A 只需要托盘天平和量筒两种仪器 B 用天平称量09g氯化钠 C 用量筒量取100ml水 D 把食盐倒入量筒中搅拌溶解
16 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后溶液总质量增加的是( ) A 铁和硫酸铜溶液 B 氧化铁固体和稀硫酸
C 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D 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17 下列除去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括号内去杂质) NaCl溶液(Na2CO3) 去除杂质所选用的试剂 稀H2SO4 镁粉 FeCl2(CuCl2) Cu(Zn) CO2(H2O) CuSO4 NaOH 18 下列实验进行中的现象或实验原理正确的是( )
A B C D A 白磷始终不燃烧 B 小气球变瘪
CU型管内液面左高右低 D验证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19 西班牙的瑞奥汀托河是一条酸河。经调查发现是由于上游河床含有的某种物质R在水中氧气的作用下发生反应所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2H2O+7O2==2FeSO4+2H2SO4,则R的化学式为( ) AFeS B Fe2S3 CFeO D FeS2
20 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均已略去)。先在试管Ⅱ中加入试剂乙,然后在试管Ⅰ中加入试剂甲,立即塞紧橡皮塞,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Ⅱ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
A 甲:NaHCO3、稀盐酸 乙:氢氧化钠溶液 B 甲:Al、稀硫酸 乙:硝酸钡溶液
C 甲:MgO、稀盐酸 乙:硝酸银溶液 D 甲:Cu、稀硫酸 乙:氯化钡溶液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小题)
21(7分)如图表示一瓶氯化镁溶液,该溶液由5g固体放入45g水中配制而成 (1)请写出如图标签上的内容________;
(2)从微观角度看,该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是 ______(填化学符号);
(3)请从H、O、N、Na四种元素中选取适当的元素组成化合物与该溶液发 生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
22(4分)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
(2)20℃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3)将20℃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60℃时,A、B、C溶液 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顺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A物质中含有少量的B物质,若提纯A,可采取____________的 方法(填“降温结晶”,“蒸发结晶”或“过滤”)。 23(5分)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
(1)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蛋白质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 马铃薯 B 鲫鱼 C 花生油 D 西瓜
(2)写出天然气中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为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则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
(4)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煤燃烧后反应产生的能量来做饭、取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 A 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B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C 在当今社会,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24(12分)某粗盐中主要成分为NaCl,还含有的少量MgCl2、CaCl2和少量泥沙,为了除去少量杂质,得到纯净的氯化钠,进行如下实验。
(1)进行操作A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_。 蒸发时,需要加热并不断搅拌,直到___________(现象),停止加热。 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溶液a 中所含的阳离子________和溶液b中所含的阴离子_____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 (3)写出步骤⑥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原固体样品中含NaCl m1g,最后得到的精盐是m2g,则m1______m2。(填“>”“<”或“=”) 25(2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回答下列有关的实验问题。
(1)从试剂瓶中取少量溶液到试管中,除了直接倾倒,还经常使用_______取液。 (2)右图为稀释浓硫酸的实验装置图,图中A应为______(填“浓硫酸”或“水”)。 26(7分)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同学想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虽然 仍为无色溶液,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实施和评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