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语文上册
17 孔子拜师
湖北省孝感市肖港镇中心小学 舒惠丽
【教学要求】
1、认识1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积累文中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 3、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 4、激发学生探索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体会孔子谦虚好学、勤奋的品行。 2、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探孔子】
一、激趣,导入新课。(5分钟)
1、同学们,我们中华名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走进这个宝库,我们就可以认识古代大思想家,了解古代神话故事,欣赏古代建筑和绘画。丰富我们的知识,增长我们的智慧。今天,让我们一起怀着崇敬的心情去认识我国古代的一位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板书:孔子)
2、(出示多媒体课件1:孔子画像)这就是孔子,他留下了许多经典的语录。
(出示多媒体课件2:孔子经典名言)
3、读一读。(让学生先读,后出示:多媒体课件3) 4、关于孔子,你们还知道些什么? (出示多媒体课件4:孔子的生平简介)
5、教师过渡:为什么中国的孔子有这么大的影响呢?今天学习了《孔子拜师》这一课,相信对大家有所启发。(板书课题:17孔子拜师)
【二探孔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5分钟)
1、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朗读课文,注意阅读提示。(出示多媒体课件5)
阅读提示:1、把课文读通顺,生字读准。
2、积累新词。
3、孔子向谁拜师?
2、检查初读情况。
①认读生字。(出示多媒体课件6:本课生字)自读、认读、开火车读。
②积累新词。多种方式认读。
③孔子向谁拜师?(板书:老子)【也许学生会说“老聃”,老师可以问
“老子和老聃是一个人吗?”师可解释:古代人在姓后面加“子”是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如孔子、老子、孙子等。】
孔子从什么地方到哪里去拜老子为师? 【三探孔子】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0分钟)
1、先给每个自然段标上段号,然后逐段朗读,看看你能读懂哪段,这段主要讲什么?
2、同桌交流。
2、汇报交流。(学生喜欢说哪段就哪段,师相机板书。) 决意拜师 前往拜师 认真求学 人们佩服、敬重 【四探孔子】
四、问题探究,初品全文。(9分钟)
1、齐读课文第4自然段。师述:孔子为什么能收到人们的佩服和敬重呢?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拿出笔,用“——”标出文中描写孔子让你感到佩服和敬重的句子。
2、读一读你画的句子,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桌听。 3、班级读书交流。
谈孔子。(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以下句子)
他总是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yuān)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fù),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jiān)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dān)先生吧?”
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qiū),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五、课堂小结。(1分钟)
看来,一个人的品行往往可以从言谈举止看出来。其实,抓住人物的言行来研究人物的品行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节课,我们将
用这个方法对课文进行精读细品,研究课文中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大家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板书设计】
17 孔 子 拜 师 孔 子 ———————→老 子
决 意 拜 师 前 往 拜 师 认 真 求 学
人 们 佩 服、 敬 重
第二课时(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