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发症护理 (1 )呼吸困难,窒息:最危急;血肿
,水肿,气管塌陷,双侧喉返神经损伤 :①?剪开缝线敞开伤口
② 必要时行气管切开;③?情况好转后送手术
(2) 喉返神经损伤:手术误伤(多),血肿压迫①单侧:声音嘶哑②双侧:失声或呼吸困难③?暂时性损伤3-6个月 恢复。 (3) 疗后恢复
(4) 甲状旁腺损伤:手术损伤;①血钙J手足抽搐;②面部针刺样麻木;③限肉蛋奶类食品(磷高);④ 发作者,静推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 10-20ml;⑤必要时补充钙剂 (5)
可的松;②肾上腺素能阻滞剂;③镇静 强心剂;④降温;予大量葡萄糖 第四十四章骨科病人的一般护理 第二节牵引术
甲状腺危象:术前准备不足、手术应激等;①碘剂
喉上神经损伤:手术损伤①内支 (感觉):误吸呛咳;②外支(运动):音调降低;③理
;氢化
;吸氧;
1、 牵引术:是利用适当的持续牵引力和对抗牵引力达到复位和维持复位的治疗方法。 2、 分类:皮牵引、骨牵引、兜带牵引 3、适应证
① 骨折、关节脱位的复位及维持复位后的稳定 ② 挛缩畸形的矫正治疗和预防 ③ 炎症肢体的制动和抬高 ④ 骨和关节疾病治疗前准备
⑤ 防止骨骼病变
4、 禁忌证:局部皮肤受损和对胶布或泡沫塑料过敏者禁用皮牵引。 5、 【护理措施】
(1 )保持有效的牵引
① ② ③ ④ ⑤
保持反牵引力 保持轴线正确
牵引重锤保持悬空,不可随意放松牵引绳,重量不可随意增减 出现松脱、移位情况及时调整
避免过度牵引,定期测量患肢长度并与健肢对比。
(2) 并发症的护理
1) 牵引针眼感染
①
预防:骨牵引针两端套上软木塞或胶盖小瓶;
针眼处每日滴75%酒精2次;及时擦去针眼处分泌物
或痂皮;牵引针若向一侧偏移,消毒后调整。
②
处理:发生感染者充分引流,严重时须拔去钢针,改变牵引位置。
2) 关节僵硬
① ②
原因:主要与腓总神经受压及患肢长期固定体位、缺乏功能锻炼有关。最常见为
__________
护理:下肢水平牵引时,在膝外侧垫棉垫,防止压迫腓总神经;用垂足板将踝关节置于功能位(中 立位)定时做踝关节
活动预防足下垂。 第三节石膏绷带固定术
1、 适用于骨关节损伤和术后的固定。
2、 适应证①骨折复位后的固定;②关节损伤和关节脱位复位后的固定;③周围神经、血管、肌腱断裂或损 伤,皮肤缺损,手术
修复后的制动④急慢性骨、关节炎症的局部制动;⑤畸形矫正术后矫形位置的维持和固
3、 护理措施
【操作中配合】
(1) 体位:功能位或特殊体位
(2) 覆盖衬垫:用棉织套、棉纸、棉垫作衬垫包裹,在骨隆突处适当垫厚,以免局部受压产生压疮。
(3) 石膏包扎:石膏托、石膏管型
(4) 捏塑成型:四肢应暴露手指、足趾,便于观察患肢血运及神经功能 (5) 包边:衬垫从内向外拉出,包住石膏边缘
⑹标记:固定和拆除日期
(7)开窗:便于局部检查、伤口引流或换药
【并发症的护理】
(1 )骨筋膜室综合征:急性缺血,前臂掌侧和小腿好发,注意评估 知医生行石膏剪开减压,严重者拆除,甚至肢体切开减压术。
5P征,一旦发现,应立即放平肢体,通
5P 征:pa in 疼痛、Pallor 苍白、Paresthesia 感觉异常、 Paralysis 麻痹、Pulseless 脉搏消失
(2 )压疮:骨突部位的压疮,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定时翻身,避免剪切力、摩擦力等损伤
(3 )化脓性皮炎:表现为局部持续性疼痛、形成溃疡、有恶臭及脓性分泌物流出或渗出石膏,一旦发生应 及时开窗检查及处理。
(4) 石膏综合征:胸部、腹部石膏包裹过紧可出现胸闷或气促症状及进食后可导致呕吐、腹胀或腹痛。 石膏背心固定的患者应少量多餐,
避免过饱,加强呼吸的观察,若出现异常应及时给氧并通知医生紧急处理。
(5) 失用性综合征:因长期制动,易发生骨质疏松或关节僵硬,应指导患者加强功能锻炼。 第四节功能锻炼
原则:循序渐进、动静结合、主动与被动相结合。
(1) 初期:术后1?2周,应以肌肉等长舒缩运动为主:而身体其他部位应加强各关节的主动活动
(2) 中期:术后2周以后,在医护人员指导和健肢的帮助下,配合简单的器械或支架辅助锻炼,逐渐增加病 变肢体的运动范围
和运动强度
(3) 后期:应加强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的锻炼,并配合理疗、按摩、针灸等物理治疗和外用药物熏洗。
第四十五章骨折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概述
1、 骨折:指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 2、 骨折愈合
① ② ③ ① ② ③ ④ ⑤
血肿炎症机化期:
2周 1-2年
原始骨痂形成期: 临床愈合 12-24周 骨板形成塑形期:
3、临床愈合标准:
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
局部无反常活动;
X线显示骨折处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已模糊
拆除外固定后,上肢能向前平举 1kg重物持续达1分钟;下肢能不扶拐在平地连续步行
连续观察2周骨折处不变形。
3分钟,且
不少于30步。
4、 临床表现
(1) 一般表现:①疼痛和压痛;②肿胀和瘀斑;③功能障碍。 (2) 特有特征:①畸形、②反常活动、③骨擦音或骨擦感
5、 临床处理(3大原则)复位、固定、功能锻炼 第二节常见四肢骨折
一、 肱骨干骨折
1临床表现:①疼痛肿胀、功能障碍;②畸形、反常活动、骨擦音
2、处理原则:手法复位外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
二、 肱骨髁上骨折
/骨擦感:③若合并桡神经损伤:垂腕畸形
1、 病因:多为间接暴力引起( 2、 分类:屈曲型(多见)和伸直型 3、 临床表现
①疼痛、肿胀、功能障碍; ②
—
畸形、反常活动、骨擦音/骨擦感;肘后三角关系正常
③ 若合并神经损伤:手臂感觉、运动障碍;若肱动脉受损:可有前臂缺血表现。
4、护理措施
1) 病情观察:及时发现骨筋膜室高压存在
2) 局部制动:抬高患肢,或用吊带或三角巾将患肢托起
3) 功能锻炼:尽早开始手指及腕关节屈伸活动,并进行上臂肌肉的主动舒缩运动;
开始肘关节屈伸活动;手术切开复位且内固定稳定者,术后 三、 前壁双骨折【尺桡骨干双骨折多见,复杂移位】
临床表现:①疼痛、肿胀、功能障碍;②畸形、反常活动、骨擦音 【孟氏骨折:尺骨上 1/3骨干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 盖氏骨折:桡骨下1/3骨干骨折合并尺骨小头脱位】 四、 桡骨远端骨折
4?6周后外固定解除,
2周即可开始肘关节活动。
/骨擦感;③孟氏骨折、盖氏骨折。
1、 病因:多因间接暴力,多见骨质疏松的中老年女性。 2、 分类:①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多见;②屈曲型骨折( Smith骨折):少见。
3、 临床表现:①疼痛、肿胀、功能障碍② Colles骨折:银叉畸形(侧)、枪刺刀畸形(正):③ Smith骨折: 垂腕畸形。
第四十六章关节脱位病人的护理
关节脱位 是指由于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于关节,或关节有病理性改变,使骨与骨之间相对关节面失去正常的 对合关系。失去部分正常对合关系的称半脱位。
1、 关节脱位多见于青壮年和儿童:四肢大关节中以肩关节和肘关节脱位最常见。 2、 临床表现:
(1) 症状:疼痛、活动受限、健手扶患肢。
(2) 体征:畸形、弹性固定、关节盂空虚(区别于骨折)
3、 处理原则:复位、固定、功能锻炼
第二节肩关节脱位
1、 临床表现:(1)症状:疼痛、活动受限、健手扶患肢。( 2、 处理原则:复位、固定、功能锻炼。
2)体征①:关节盂空虚,肩峰明显突出,呈
“方肩”畸形;②在腋窝、喙突下或锁骨下可触及肱骨头;③ Dugas征阳性
固定:①单纯肩关节复位后腋窝垫棉垫;②用三角巾悬吊上肢;③保持肘关节屈曲 第四十八章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护理
90°;④固定3-4周。
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刺激和压迫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引起的 一种综合征。 2、 病因:①内因:基本病因一椎间盘退行性变;②外因:长期震动、过度负荷、外伤、妊娠。 3、 临床表现
(1) 腰痛:最早,疼痛范围:下腰和腰骶部,呈持续性钝痛。
(2) 下肢放射痛:①典型表现为下腰部T臀部T大腿后方T小腿外侧T足部,刺痛伴麻木感;②多为一侧 疼痛;③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可有双侧坐骨神经痛。④咳嗽、打喷嚏时因负压增高,疼痛加剧。 (3 )间歇性跛行:行走T疼痛、麻木T蹲位或坐位T行走 (4)马尾综合征:鞍区感觉迟钝,大小便功能障碍。 (5 )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