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分章节习题和答案
9、当排水管道管径≤400mm时,常采用( B )跌水井。 A直管式 B、竖管式 C、溢流堰式 D、斜管式 10、雨水口的间距一般为( C )。
A、5~15m B、15~25m C、25~60m D、60~100m 四、多项选择题:10分
1、园林给水系统的布置形式主要有( ABCDE )。
A、统一给水系统 B、分质给水系统 C、分区给水系统 D、分压给水系统 E、循环给水系统 2、下面对树枝状管网给水形式描述正确的是( ABE )。
A、适合用水点分散的情况 B、利于分期发展公园 C、供水安全可靠性好 D、增加管线长度 E、构造简单、造价低
3、下面对环状管网给水形式描述正确的是( AB )。
A、供水可靠、可降低管网中的水头损失 B、增加管线长度,投资增加 C、适合用水点分散的情况,利于分期发展公园 D、构造简单、造价低 E、末端水质容易变坏 4、移动式喷灌系统的特点为( ABE )。
A、适合有天然水源的园林绿地、苗圃灌溉 B、节省投资,机动性强 C、适用于需要经常灌溉和灌期较长的草坪、花坛、庭院绿地 D、自动化强 E、操作不便 5、固定式喷灌系统的特点为( ABCE )。
A、常用地埋伸缩式喷头 B、设备费用高 C、节省人工、水量,自动化强 D动力、管道、喷头可以移动 E、适用于需要经常灌溉和灌期较长的草坪、花坛、庭院绿地。 6、地面排水方式归结为( ABCDE )。 A、拦 B、截 C、蓄 D、分 E、导 7、雨水口的构造主要包括( ACE )几部分。
A、水箅 B、井底 C、井筒 D、井盖 E、连接管 五、判断题:10分
1、园林中养护用水对水质要求不高,用水量大。( Y )
2、园林中造景用水与消防用水对水质、水量要求都不高。( N ) 3、园林中用水点分散。( Y )
4、园林中用水点高程变化一般较小。( N ) 5、园林中用水高峰时间可以错开。( Y )
6、园林中的水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分别处理。( Y )
7、地下水的浑浊度较高、水温变幅大、易受污染、季节性变化明显,径流量大、矿化度和硬化度低;多作养护用水。( N )
8、地表水水质清洁、水温稳定、分布面广;可消毒处理后作为水源。( N ) 9、喷灌强度越大,喷灌有效面积越小,互为倒数关系。( Y ) 10、排水系统的柔性接口施工复杂、造价高;抗震。( Y )
11、排水系统的刚性接口施工简单、造价低,应用广;抗震差,用在地基较好、有带形基础的无压管道上。( Y ) 12、地面排水通过竖向设计组织沟谷,划分排水区域,就近排入园林水体或城市雨水干管。( Y )
《园林工程》分章节习题和答案
13、园林排水方式主要以地面排水为主结合沟渠和管道排水。( Y )
14、管道排水主要排除生活污水、低洼地雨水或没有自然水体时的雨水。( Y ) 15、同一坡度的坡面不宜过长,应有起伏变化,坡度陡缓不一以利排除地表径流。( Y ) 16、通过控制地面坡度,可降低地表径流速度。( Y )
17、利用草皮和地被植物可以减少扬尘、地表冲刷、吸收水分,降低地表径流。( Y ) 18、雨水管渠宜充分利用地形,就近排入水体。( Y )
19、排水管材要求内壁有一定的粗糙度,使水流阻力尽量减小。( N )
20、排水管材的管道接口应用足够的强度、不透水、抗污水和地下水的侵蚀并具一定的弹性。( Y ) 21、跌水井为设有消能设施的检查井。( Y )
22、出水口为排水管道向水体排放污水、雨水的构筑物。( Y ) 23、出水口一般最好淹没在水中,管底标高在常水位以下。( N )
24、管网敷设时压力管让自流管、管径小让管径大、易弯曲让不易弯曲、临时性让永久性。( Y ) 25、管网敷设时现有让新建、检修次数多不方便让少且方便的。( N ) 26、地下管线的布置按埋深由深至浅布置。( N )
27、地下管线布置尽量与道路中心线和主要建筑物平行。( Y )
28、管线布置做到管线短、转弯少,减少交叉,成正交或不小于45°。( Y ) 29、地下管线多布置在建筑和道路下。( N ) 30、雨水管尽量布置在路边。( Y ) 六、简述题:30分
1、简述园林给水的基本特点。
参考答案:园林中用水点分散;用水点高程变化大;水质可以分别处理;用水高峰时间可以错开。 2、简述园林给水管网的布置原则。
参考答案:①按总体规划布局的要求布置管网,分步建设,管网必须分布在整个用水区域;②干管布置方向应按供水主要流向延伸,供水流向取决于最大的用水点和用水调节设施位置,干管输水距离最近;③管网布置必须保证供水安全可靠,干管一般按主要道路布置,宜布置成环状;④力求以最短距离敷设管线,降低造价和供水能量费用;⑤干管宜随地形敷设,避开复杂地形和难于施工地段,减少土方工程量;⑥消火栓应与干管连接,布置应考虑主要建筑;⑦布置管线应考虑景观效果。 3、简述园林给水管网的布置要点。
参考答案:干管应靠近主要供水点;干管应靠近调节设备;干管宜随地形起伏敷设,避开复杂地形和难于施工地段;干管尽量埋设于绿地下,避免穿越或设于建筑物和园路下;和其它管道保持一定距离。 4、简述给水管网敷设的原则。
参考答案:①管顶以上的覆土深度,不冻地区由外部荷载、水管强度、土壤地基与其他交叉等情况决定。②冰冻地区还须考虑土壤冰冻深度,一般水管埋深在冰冻线以下的深度:管径d=300~600mm是为0.75d;d>600mm,0.5d。③一般直接埋在天然地基上;岩基上加垫砂层;承载力达不到要求的地基土层应进行基础处理。④给水管道相互交叉时,净距不小于0.15m ;与污水管平行时间距取1.5m,敷设在上面,不应有接口重叠。 5、简述给水管线施工的步骤。
参考答案:熟悉设计图纸--清理施工场地--施工定点放线--抽沟挖槽--基础处理--管道安装--覆土填
《园林工程》分章节习题和答案
埋--修筑管网附属设施。 6、简述园林排水特点。
参考答案:排水主要是雨水和少量污水;园林大多具起伏的地形和水面,有利于地面排水和雨水的排除;园林中大量植物可以吸收部分雨水,要考虑旱季植物对水的需要,注意保水;园林排水方式可采取多种形式,在地面上的形式应尽可能结合园林造景。 7、简述雨水管渠的布置原则。
参考答案:①充分利用地形,就近排入水体;②结合道路规划布局;--一般沿道路设置;道路边沟的最小坡度≥0.002;梯形明渠最小坡度≥0.0002;③结合竖向设计;--各种管道在自流条件下最小容许流速不得小于0.75m/s;明渠不小于0.4m/s;④雨水管渠形式的选择;--自然或大面积绿地多采用自然明沟形式;广场、小游园或无自然水体的公园可用盖板明沟和雨水暗管相结合的形式排水;⑤雨水口布置;--汇水口、低洼处设置;不要影响游人行走;间距25-60m;⑥管径与沟槽尺寸要求;--雨水管径最小尺寸不小于300mm;梯形明渠渠底宽度不得小于30cm;梯形明渠的边坡可采用1:0.75-1。 8、简述排水系统对管渠材料的要求。
参考答案:具有足够的强度,承受荷载与水压;具抵抗污水中杂质冲刷和磨损的作用,抗腐蚀;防水性能好,不渗水;内壁整齐光滑,使水流阻力尽量减小;尽量就地取材,减少成本和运输费用。 七、论述题:20分
1、论述喷灌系统设计要点。
参考答案要点:根据水源及灌溉地情况确定供水部分及主干管位置,进行合理规划布置;先确定适宜的喷头数量,再确定接管直径、工作压力、覆盖半径和流量;确定支管位置、间距、布设的喷头位置;计算支管及干管流量,再根据经济流速查水力计算表,确定干管和支管管径;计算最不利点所需的压力;根据总流量和最不利点的压力确定配套动力。
2、论述园林管线敷设的原则。
参考答案要点:①综合布置与总平面布置、竖向设计和绿化布置统一进行,坐标、标高相同;②地下管线的布置按埋深由浅至深布置;③压力管让自流管、管径小让管径大、易弯曲让不易弯曲、临时性让永久性、新建让现有、检修次数少方便让次数多不方便的;④管线布置尽量与道路中心线和主要建筑物平行,做到管线短、转弯少,减少交叉,成正交或不小于45°;⑤干管应靠近主要使用单位和连接支管较多的一侧布置;⑥地下管线多布置在人行道和绿地下;⑦雨水管尽量布置在路边,带消火栓的给水管也应沿路敷设。
第四单元 园路工程 一、名词理解:5分
1、曲线加宽:由于汽车弯道行驶的前轮轮迹大后轮轮迹小,出现轮迹内移现象,本身所占宽度大,车道内侧需适当加宽。
2、弯道超高:为防止车辆向弯道外侧滑移及倾覆并抵消离心力的作用,将路外侧抬高。 3、路基:路面的基础,为路面提供平整的基面,承受荷载,保证路面寿命。 4、挡土墙:用以支持并防止土体倾坍(tan)的工程结构体。 二、填空题:10分
1、园路的平面线型种类包括直线 、圆弧曲线和自由曲线等。
《园林工程》分章节习题和答案
2、园路的曲线加宽值与车体长度的平方成正比,与弯道半径成反比 。 3、园路的结构一般由面层、路基和附属工程3部分组成。
4、园路面层的一般要求为要坚固、平稳、耐磨耗,具有一定的粗糙度、少尘性,便于清扫。 5、园路的道牙分为立道牙和平道牙两种形式。
6、园路的常见“病害”主要有裂缝与凹陷、啃边和翻浆等。 7、园路结构设计注意问题为就地取材和薄面、强基、稳基土等。 8、园路路槽施工分为挖槽式、培槽式和半挖半赔式等。 三、单项选择题:15分
1、平道牙位于道路靠近边缘处,路面高于两侧地面,利用明沟排水的道路类型为( A )。 A、路堤形 B、路堑形 C、步石 D、蹬道
2、立道牙位于道路边缘,路面低于两侧地面,道路排水的道路类型为( A )。 A、路堑形 B、路堤形 C、汀步 D、攀梯
3、采用现浇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耐压、耐磨,适于通行车辆或人流集中的公园主路和出入口的园路为( A )。
A、整体路面 B、块料路面 C、碎料路面 D、简易路面
4、由煤屑、三合土等组成的路面;多用于临时性或过渡性园路为( D )。 A、整体路面 B、块料路面 C、碎料路面 D、简易路面 5、园林中主干道的路宽一般为( D )。 A、1m B、1-2m C、2.0-3.5m D、3.5-6m 6、连接各个景点、深入角落的游览小路为( D )。 A、主干道 B、次干道 C、人行道 D、游步道
7、游步道一般采用( D )平面线形,随地形、景物的变化而自然弯曲。 A、直线 B、折线 C、曲线 D、自由曲线
8、规则式园林一般采用( A )路面,线型规则、平直,方便交通。 A、直线 B、弧线 C、曲线 D、自由曲线 9、消防通道路面宽度一般为( B )。
A、1-2.5m B、3.5m C、3.5-6m D、>6m
10、为了保证园路的行车安全,转弯半径一般不小于( C )。 A、3m B、5m C、6m D、8m
11、游步道上( C )以下为舒适的坡度。 A、5° B、8° C、12° D、15°
12、一般园路超过( D )时应设台阶。 A、5° B、10° C、12° D、15°
13、园路的横向坡度一般在( C )之间,呈两面坡。 A、0.5~1% B、1~2% C、1~4% D、4~8%
14、园路的纵坡超过15%,又要通行车辆,将斜面作成锯齿形坡道称为( C )。 A、谷方 B、消能石 C、礓礤 D、蹬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