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馏烧瓶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两种液体的分离或难挥发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即蒸馏; 普通漏斗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固体和液体,即过滤;
分液漏斗用来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或用来分离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的混合物,即分液或萃取; 蒸发皿用于可溶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即蒸发,
所以从左至右,可以进行的混合物分离操作分别是:蒸馏、过滤、分液或萃取、蒸发。 答案选A。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1-乙氧基萘常用作香料,也可合成其他香料。实验室制备1-乙氧基萘的过程如下:
已知:1-萘酚的性质与苯酚相似,有难闻的苯酚气味。相关物质的物理常数:
相对分物质 子质量 状态 熔点(℃) (℃) 水 乙醇 沸点溶解度 无色或黄色易溶于乙1-萘酚 144 菱形结晶或粉末 1-乙氧基萘 任意比混乙醇 46 无色液体 -114.1℃ 78.5℃ 溶 (1)将72g 1-萘酚溶于100mL无水乙醇中,加入5mL浓硫酸混合。将混合液置于如图所示的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实验中使用过量乙醇的原因是________。 (2)装置中长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该反应能否用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的装置_____(选填“能”或“不能”),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 (4)反应结束,将烧瓶中的液体倒入冷水中,经处理得到有机层。为提纯产物有以下四步操作:①蒸馏;②水洗并分液;③用10%的NaOH溶液碱洗并分液;④用无水氯化钙干燥并过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选填编号)。
易溶于乙172 无色液体 5.5℃ 267℃ 不溶于水 醇 96℃ 278℃ 微溶于水 醇
a.③②④①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5)实验测得1-乙氧基萘的产量与反应时间、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时间延长、温度升高,1-乙氧基萘的产量下降可能的两个原因是____________。
(6)提纯的产品经测定为43g,本实验中1-乙氧基萘的产率为________。
【答案】提高1-萘酚的转化率 冷凝回流 不能 产物沸点大大高于反应物乙醇,会降低产率 a 1-萘酚被氧化,温度高乙醇大量挥发或温度高发生副反应 50% 【解析】 【分析】 【详解】
(1)该反应中乙醇的量越多,越促进1-萘酚转化,从而提高1-萘酚的转化率;
(2)长玻璃管起到冷凝回流的作用,使挥发出的乙醇冷却后回流到烧瓶中,从而提高乙醇原料的利用率; (3)该产物沸点高于乙醇,从而降低反应物利用率,所以不能用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
(4)提纯产物用10%的NaOH溶液碱洗并分液,把硫酸洗涤去,水洗并分液洗去氢氧化钠,用无水氯化钙干燥并过滤,吸收水,控制沸点通过蒸馏的方法得到,实验的操作顺序为:③②④①,选项是a; (5)时间延长、温度升高,可能是酚羟基被氧化,乙醇大量挥发或产生副反应等,从而导致其产量下降,即1-乙氧基萘的产量下降可能的两个原因是1-萘酚被氧化,温度高乙醇大量挥发或温度高发生副反应;
(6)根据方程式,1-萘酚与1-乙氧基萘
的物质的量相等,则n(C10H8O)=n(C12H12O)=72g÷144g/mol=0.5mol,则m(C12H12O)=0.5mol×172g/mol=86g,其产率= (43g÷86g)×100%=50%。 三、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7.环戊噻嗪是治疗水肿及高血压的药物,其中间体G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B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 (2)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3)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
(4)G与新制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5)X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X中含有六元碳环,且X能与NaOH溶液反应,则符合条件的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
(6)设计由1,3-丙二醇和丙二酸二乙酯制备
的合成路线(其他试剂任选)______________。
【答案】氯乙酸乙酯 酯基 取代反应
ΔCH2CHO+2Cu(OH)2+NaOH???
CH2COONa+Cu2O↓+3H2O
和
【解析】 【分析】
(1)直接命名A的化学名称和B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
(2)先根据②③前后联系得出C的结构简式,得出反应②的反应类型。 (3) 根据②③前后联系得出C的结构简式
(4)联系教材的乙醛与新制Cu(OH)2反应书写方程式。
(5)X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X中含有六元碳环,且X能与NaOH溶液反应,说明X中含有羧基或酯基,总共有7个碳原子,除了六元环,还剩余1个碳原子,再进行书写。 (6)先将1,3-丙二醇与HBr反应,得到化得到
,再在一定条件下与CH2(COOC2H5)2得到
,再水解和酸
,最后再根据反应④得到产物。
【详解】
(1)A的化学名称是氯乙酸乙酯;B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为酯基,故答案为:氯乙酸乙酯;酯基。 (2)根据②③前后联系得出C的结构简式为答案为:取代反应。
(3)根据上题分析得出C的结构简式为(4)G与新制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ΔCH2CHO+2Cu(OH)2+NaOH???ΔCH2CHO+2Cu(OH)2+NaOH???,因此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故
,故答案为:。
CH2COONa+Cu2O↓+3H2O,故答案为:CH2COONa+Cu2O↓+3H2O。
(5)X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X中含有六元碳环,且X能与NaOH溶液反应,说明X中含有羧基或酯基,总共有7个碳原子,除了六元环,还剩余1个碳原子,因此则符合条件的X的结构简式为
和,故答案为:和。
(6) 先将1,3-丙二醇与HBr反应,得到酸化得到
,再在一定条件下与CH2(COOC2H5)2得到,再水解和
,最后再根据反应④得到产物,因此总的流程为
,故答案为:
。
四、综合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 18.化学反应条件是研究化学反应的重要方向。
催化剂垐垐(1)化工原料异丁烯(C4H8)可由异丁烷(C4H10)直接催化脱氢制备:C4H10(g) 噲垐垐垐??C4H8(g)+H2
mol-1 (g) △H=+139kJ·
一定条件下,以异丁烷为原料生产异丁烯,在202kPa和808kPa下异丁烷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