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基本学制、培养方式与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 1. 培养的人才能胜任本专业科研和中、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工作,或在各部门和单位的对外交流工作和专业翻译工作; 2. 要求毕业生熟练掌握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的技能,在英语语言文学所覆盖的专业范围内,学有专长; 3. 较好掌握计算机应用功能和信息搜集和处理技术,有一定的第二外语水平。 基本学制:2.5年。研究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在校学习时间,在校学习时间为2至4年。 培养方式: 以导师制为主的指导小组制;培养过程强调理论学习和科研、教学和翻译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自学讨论相结合;注重培养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研究和工作的能力。 应修学分:总学分不少于 73 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32 学分(必修课不少于18 学分),必修环节 8 学分 ,学位论文 33学分。 二、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英美文学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英美文学理论,作品,作家, 历史, 流派, 文论以及比较文学研究; 旨在继承和学习优秀文化遗产,同时结合时代需要调整内容,以为社会发展提供借鉴。 研究外国(主要西方)文化理论,现象, 名人, 历史 流派,以及文化更宽泛定义中的范畴如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民俗等传统与现状的研究; 中外交流对比研究;旨在继承和学习外国优秀文化遗产,同时结合时代需要对现、当代热门问题做关联研究;有一级学科的特点,可以为社会发展和其他学科研究提供借鉴 翻译理论研究, 中外文本对比研究,文学和理论著作的翻译实践, 专门用途外语研究,实用文体翻译研究与实践;牵涉复合专业和跨学科内容; 旨在促进对外交流效率和学术、文化传播,满足对外开放需要。 指导教师 赵国杰 欧阳美和 方克平 廖洪中 姚倩 刘天伦 赵国杰 黄洪玲 1 2 外国文化 3 翻译理论与实践 方克平 刘天伦 廖洪中 欧阳美和
三 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 编号 学时 课 程 名 称 课内/实验 学分 6 1 2 3 3 3 3 3 3 3 3 2 2 3 2 2 开课 学期 1、2 1 2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任课教考核师 方式 (职称)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备 注 必修 课 公 0020005 二外(法、德、日) 共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基 0020001 践 础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课 0020002 读 专 5121001 英美文学导读 业 5121002 翻译理论与实践(1) 核 心 5121003 西方文化史 课 专 业 方 向 课 5122004 英美文学研究 5122005 英国文学专题研究 5122006 美国文学专题研究 5122007 文学翻译研究与实践 5122008 翻译理论与实践(2) 5122009 中外比较研究 5122010 修辞与学术写作 5122011 西方文化专题研究 5122012 英语跨学科研究 5122013 现代西方文论 二外、数学、计算机、体育、管理、经济、法律类 144 30 42 54 54 54 54 54 54 54 54 36 36 54 36 36 公共必修 9学分 专业必修 9学分 选修 课 按专业方向至少选修9学分 至少选修一门,不少于两学分 至少选修一门,不少于两学分 素 公共选质 修课 教 育 课 2 2 跨学科的专业课程 2 2 必修 环节 文献综述、开题报告 学术活动 社会实践 外语学术论文 60 3 2 2 1 共8学分
四、必修环节 开题报告(3学分): 开题报告由文献综述和研究计划两部分组成。硕士生撰写开题报告之前应阅读至少50篇国内、外重要文献。文献综述部分对课题有关的前人工作进行总结和归纳。研究计划部分就选题意义、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实施方案、时间安排等作出论证。开题报告必须在审核小组会上宣读并答辩。审核小组由至少3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组成,提倡邀请外单位专家参加。审核小组听取开题报告后,作出通过或不通过的决议。 学术活动(2学分): 硕士生在学习期间要求至少参加十次学术活动(其中至少做1次报告)。硕士生参加学术活动的形式可为参加国际、全国性和省内学术会议或校内外学术讲座等。参加活动后撰写不少于400(中文)字(或英文250词)的小结,并填写《南昌大学研究生学术活动记录册》,经导师考查合格,给予学分,并存入硕士生业务档案(具体要求见《南昌大学关于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暂行规定》)。 硕士生在所要求的论文发表数量之外,在公开学术刊物多发表1篇学术论文,可折抵参加学术活动1次。但最多只能用学术论文折抵学术活动2次。 实践环节(2学分): 要求本专业研究生在学期间完成一定的外语教学实践和翻译实践或与使用外语和本专业知识有关的工作实践. 教学实践工作量不少于60 学时;翻译(汉译英)每一千字折合3 学时,英译汉每一千字折合2学时. 在正规高等学校担任过一门本科课程教学者或委培,定向硕士生可免去实践环节,自动获得学分。 外语学术论文(1学分):答辩前提交一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有指导教师签字认可的外文学术论文。 五、学位论文 发表论文要求: 要求硕士生在校期间(以入学时间为界)必须在省级以上公开学术刊物(含正式出版的增刊)或在省级以上学术性会议正式出版的会议论文集上至少发表1篇学术论文。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排名要求为以研究生为第1作者,或导师为第1作者,研究生为第2作者。如论文尚未正式刊出,须有正式录用通知。发表学术论文的第一署名单位必须是南昌大学。 学位论文形式: 必须是学术性论文;或中外经典名著的翻译研究或对比研究;学术性硕士学位论文由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论文主体(包括文献综述、实验部分、结果与讨论、结论、参考文献)、已发表文章目录、致谢等部分组成。涉及理论研究工作的学位论文可在论文主体中增加理论部分。 科研能力与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包括学术水平、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学术性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1)选题应努力体现本专业的学科前沿和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创新性。(2)学位论文应是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3)论文的结论和所引用的资料应详实准确。(4)论文应有独立见解,能提出新问题,或对已提出的问题作出新的分析和论证;凡是通俗性、泛论性或单纯叙述他人成果的文章或翻译材料,不能作为硕士学位论文。(5)论文正文的篇幅在1万2千至2万英文词左右,符合学位论文的规范,其基本的理论和应用成果达到可以在专业学术刊物发表的水平。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基本学制、培养方式与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 1.培养的人才能胜任本专业科研和中、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工作,或在各部门和单位的对外交流工作和专业翻译工作; 2.要求毕业生熟练掌握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的技能,在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所覆盖的专业范围内,学有专长; 3.较好掌握计算机应用功能和信息搜集和处理技术,有一定的第二外语水平。 基本学制:2.5年。研究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在校学习时间,在校学习时间为2至4年。 培养方式: 以导师制为主的指导小组制;培养过程强调理论学习和科研、教学和翻译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自学讨论相结合;注重培养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研究和工作的能力。 应修学分:总学分不少于 73 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32 学分(必修课不少于18 学分),必修环节 8 学分 ,学位论文 33 学分。 二、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指导教师 1 语言学流派和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及其在蒋平 其他语言和其他领域中的应用,英汉语言对比袁平华 语言学理论与应用 与文化对比,旨在获得将语言学理论应用于实 际分析的能力。 英语和汉语共性与个性,英汉文化差异,英汉对比的方法;语言与翻译,文化与翻译,翻译理论与标准,翻译实践能力,口译与机器翻译研究等。 英汉语言与文化对比,英汉文化差异,语言与文化、社会、语境的关系。 蒋平 刘天伦 方克平 刘天伦 蒋平 2 英汉对比与翻译 3 语言与文化 4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研究外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包括对教学袁平华 方法、教材体系、课程设置、教学实施、语言刘婷 习得和语言测试等的研究。为语言学理论应用王正琪 于外语教学的实践提供指导。 研究如何进行外语教育管理、教学与教材刘婷 质量评估、考试方法与制度等。 赵国杰 郭晓燕 5 外语教育管理
三、课程设置 类别 必修 课 公 共 基 础 课 专 业 核 心 课 专 业 方 向 课 课程编号 0020005 0020001 0020002 5121014 5121002 5121015 5121016 5122017 5122018 5122019 5122020 5122008 5122021 5122010 5122011 5122022 5122023 素 公共选修质 课 教 课 程 名 称 二外(法、德、日)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现代语言学 翻译理论与实践(1) 语言研究方法论 应用语言学 认知与语用学 语言学专题 外语教学与管理 语言测试 翻译理论与实践(2) 英汉比较研究 修辞与学术写作 西方文化专题研究 语言与文化 二语习得 二外、数学、计算机、体育、管理、经济、 法律类 学时 学 分 144 30 42 36 54 36 36 54 36 36 36 54 36 36 54 36 36 6 1 2 2 3 2 2 3 2 2 2 3 2 2 3 2 2 开课 学期 1、2 1 2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任课教考核 师 方式 (职称) 考试 考试 考试 公共必修 9学分 备 注 考试 专业必修 考试 9学分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查 考查 考查 按专业方向至考查 少选修9考查 学分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至少选修一门,不少于两学分 选修 课 2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