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发射装置、接收装置、传输媒体
2、超外差接收机的主要特点:对接收信号的选择放大作用主要是有频率固定的中频放大器来完成,当信号频率改变时,只要相应的改变本地振荡信号频率即可
3、高频电路的基本内容:高频振荡器、放大器、混频和变频、调制与解调
4、反馈控制电路:自动增益控制、自动电平控制电路、自动频率控制电路、自动相位控制电路
5、无线通信系统的类型:A、按照工作频段或传输手段分类:中波通信、短波通信、超短波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B、按照通信方式分类:双工、半双工、单工C、调制方式的不同分类:调幅、调频、调相、混合调制D、传送消息的类型分类:模拟通信、数字通信或话音通信、图像通信、数据通信、多媒体通信
6、高频电路中要处理的无线电信号有三种:消息(基带)信号、高频载波信号、已调信号。前者属于低频信号,后两者属于高频信号
7、无线电信号的特性:时间特性、频谱特性、传播特性、调制特性 第二章
1、高频电路中的元件: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都属于无源线性元件
2、高频电路中得基本电路:高频振荡回路、高频变压器、谐振器、滤波器。实现信号传输、频率选择、阻抗变换等功能 3、高频振荡回路:
A、简单振荡回路:只有一个回路的振荡电路。分为串联和并联谐振回路。串联适用于电源电源内阻为低内阻的情况或低阻抗电路。当频率不是非常高时,并联谐振回路应用最广。
B、抽头并联振荡回路:激励源或负载与回路电感或电容部分连接的并联振荡回路。可通过改变抽头位置或电容分压比来实现回路与信号源的阻抗匹配或阻抗变换。 与外电路相连的部分电压与回路总电压之比为抽头系数:
C、耦合振荡回路:主要指双谐调回路,通常有互感耦合和电容耦合两种。
耦合振荡回路在高频电路中的主要功能:一是用来进行阻抗转换以完成高频信号的传输,一是形成比简单振荡回路更好的频率特性 耦合系数: 耦合阻抗:
次级回路对初级回路的反映(射)阻抗:
耦合因子:A=kQ,Q为初次级回路相同时的品质因数,A=1为临界耦合,A<1为欠耦合,A>1为过耦合
初次级回路相同且为临界耦合时,回路带宽: ,矩形系数: 4、变压器是靠磁通交连或者靠互感进行耦合的
5、高频变压器与低频变压器的不同:(1)为了减少损耗,高频变压器通常用磁导率高、高频损耗小得软磁材料做磁芯(2)高频变压器一般用与小信号场合,尺寸小,线圈匝数较少 6、传输线变压器:利用绕制在磁环上的传输线构成的高频变压器,是一种集中参数和分布参数相结合的组件。
传输线变压器主要用于传输高频信号的双导线或同轴线扭绞绕制,有传输线和变压器两种工作方式。
传输线的特点:利用两导线间的分布电容和分布电感形成一电磁波的传输系统。
传输线的工作方式的特点:在传输线的任意一点上,两导线上流过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导线上电流产生的磁通只存在于两导线间,磁芯中没有磁通和损耗。
第三章
1、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功用:放大各种无线电设备中的高频小信号,以便进一步变换和处理。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分类:A、按频带宽度:窄带放大器、宽带放大器B、按有源器件:以分立元件为主的高频放大器和以集成电路为主的集中选频放大器 对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要求:(1)增益要高(2)频率选择性要好(3)工作稳定可靠(4)噪声系数要小
2、性能参数:(1)电压放大倍数K: (2)输入导纳: (3)输出导纳:
(4)通频带与矩形系数:
3、稳定性是放大器正常工作的前提,影响放大器正常工作的原因是反向传输导纳,它将输出信号反馈到输入端,引起输入电流的变化。
当回路谐振时,
若负电导使放大器输入端的总电导为零或负值时,则即使没有外加信号,放大器输入端也会有输出信号,即产生自激
4、提高放大器稳定性的方法:一是从晶体管本身,减小其反向传输导纳,而是从电路上设法消除晶体管的反向作用,使它单向化,具体方法有中和法和失配法 中和法:通过在晶体管的输出端与输入端之间引入一个附加的外部反馈电路来抵消晶体管内部参数传输导纳的反馈作用
失配法:通过增大负载导纳,进而增大总回路导纳,使输出电路失配,输出电压相应减小,对输入端的影响也就减小。常用的失配法是用两个晶体管按共发—共基方式连接成一个复合管。
5、电磁干扰的耦合途径:(1)电容性耦合(2)电感性耦合(3)公共电阻耦合(4)辐射耦
6、高频信号的功率放大实质:在输入高频信号的控制下将电源直流功率转换成高频功率。 7、高频功率放大器的主要特点:工作在高频状态和大信号非线性状态
8、高频放大器的工作原理:A、为了保证在C类工作,基极偏置电压Ubb应使晶体管静态时工作在截至区,其值一般为负。输入激励信号为大信号,三极管工作在截止和导通(线性放大)两种状态下,基极电流和集电极电流均为高频脉冲信号。
B、为了保证输出电压波形不失真,选用谐振回路做负载,滤除无用的频率成分,使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波形相同。选择谐振回路做负载,还具有阻抗匹配的作用,使负载上得到较大的功率。
第四章
1、反馈性振荡器:有放大器和反馈网络组成的一个闭合回路,放大器通常是以某种选频网络做负载,是一调谐放大器。反馈网络一般是由无源器件组成的线性网络。为了能产生自激振荡,必须有正反馈,即反馈到输入端的信号和放大器输入端的信号相位相同。 2、自激振荡的条件:环路增益为1
3、振荡器要正常工作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平衡条件、起振条件、稳定条件 A、平衡条件:T(jw)=K(jw)F(jw)=1
振幅平衡条件: 决定振荡器输出振幅大小 相位平衡条件: 决定振荡器输出信号频率大小 B、起振条件:自激振荡的起振条件为T(jw)>1 起振的振幅条件:
起振的相位条件: 即为正反馈条件 振荡器由增幅振荡过渡到稳幅震荡,是由于放大器的非线性完成的 C、稳定条件:分为振幅稳定条件和相位稳定条件
振幅稳定条件:
要使振幅稳定,振荡器在其平衡点必须具有阻止振幅变化的能力
相位稳定条件: 相位变化必然引起频率变化 4、回路谐振时回路应呈纯阻性:X1+X2+X3=0 5、振荡器能否振荡的原则——射同余异 (1)X1和X2的电抗性质相同
(2)X3与X2、X1的电抗性质相反 6、电容反馈振荡器:
7、电感反馈振荡器:
电容和电感反馈振荡器的比较: (1) 两种线路都简单,容易起振
(2) 电容反馈振荡器的输出波形比电感的好
(3) 电容反馈振荡器的最高工作频率一般比电感的高
(4) 电容反馈振荡器一般情况下为点频工作,频率变化范围小;电感可以波段工作,变
化范围大 8、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由于外界条件变化,引起振荡器的实际工作频率偏离标称频率的程度,是振荡器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通常定义为在一定时间间隔内,振荡器频率的相对变化
9、频率稳定度在数量上通常用频率偏差表示,指振荡器的实际与指定频率之间的偏差 绝对偏差:
相对偏差:
10、按时间间隔长短不同,频率稳定度分为:长期稳定度、短期稳定度、瞬时稳定度 11、振荡器的问稳频原理:(1)回路谐振频率 的影响(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