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猜想3M(n)与M(n+1)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23.如图①,△ABC中,AC=BC,∠A=30°,点D在AB边上且∠ADC=45°. (1)求∠BCD的度数;
(2)将图①中的△BCD绕点B顺时针旋转得到△BC′D′.当点D′恰好落在BC边上时,如图②所示,连接C′
C并延长交AB于点E.
①求∠C′CB的度数; ②求证:△C′BD′≌△CAE.
24.如图,已知点A、B、C、D的坐标分别为(-1,2),(2,2),(2,1),(-1,1),线段AB、BC、CD组成的图形为图形G,点M沿AB-BC-CD移动,设点M移动的距离为S,直线l:y=x+b过点M,且在点M移动过程中,直线l随M运动而运动. (1)若点M在A时,求直线l的解析式; (2)当直线l过点D时,求S值;
(3)①若直线l与图形G有一个交点,直接写出b的取值范围; ②若直线l与图形G有两个交点,直接写出b的取值范围.
25.如图,AB为半圆的直径,O为半圆的圆心,AC是弦,取弧BC的中点D,过点D作DE?AC交AC的延长线于点E.
(1)求证:DE是☉O的切线;
(2)当AB=10,AC=53时,求弧BC的长;
(3)当AB=20时,直接写出△ABC面积最大时,点D到直径AB的距离.
26.如图1,点A(8,1)、B(n,8)都在反比例函数y=mx(x>0)的图象上,过点A作AC⊥x轴于C,过点B作BD⊥y轴于D.
(1)求m的值和直线AB的函数关系式;
(2)动点P从O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折线OD?DB向B点运动,同时动点Q从O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折线OC向C点运动,当动点P运动到D时,点Q也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
①设△OPQ的面积为S,写出S与t的函数关系式;
②如图2,当的P在线段OD上运动时,如果作△OPQ关于直线PQ的对称图形△O′PQ,是否存在某时刻t,使得点O′恰好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若存在,求O′的坐标和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19年3月育华九年级一模试卷答案 1.D 解
析
2.C
正确率: 95%, 易错项: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三视图。
主视图是在物体正面从前向后观察物体得到的图形;俯视图是在水平面内从上向下观察物体得到的图形;左视图是在几何体左侧面观察物体得到的图形。 A项,圆柱的左视图为矩形。故A项不符合题意。 B项,三棱柱的左视图为三角形。故B项不符合题意。 C项,球的左视图为圆形。故C项符合题意。 D项,长方体的左视图为长方形。故D项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3.【解答】解:将1738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738×106. 故答案为:1.738×1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