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 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而菠菜属于真核生物,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类 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一般1~10um) 较大(1~100um)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
细胞壁 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解答: 解:①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线粒体,①错误; ②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叶绿体,②错误; ③大肠杆菌细胞和菠菜细胞都含有核糖体,③正确; ④所有细胞都具有细胞膜,④正确;
⑤大肠杆菌细胞属于原核细胞,不含核膜,⑤错误; ⑥大肠杆菌细胞和菠菜细胞都含有细胞壁,⑥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首先要求考生明确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而菠菜属于真核生物,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4.如图是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是线粒体,具双层膜结构,是有氧呼吸的唯一场所 B. ②是高尔某体,动植物细胞均具有,且功能相同 C. ③是中心体,无膜结构,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D. ④是核糖体,具有单层膜结构,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考点: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是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其中①为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②为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③为中心体,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④为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解答: 解:A、①是线粒体,具双层膜结构,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的场所还有细胞质基质,A错误; B、②是高尔某体,动植物细胞均具有,但功能不相同,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B错误;
C、③是中心体,无膜结构,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C正确;
D、④是核糖体,无膜结构,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结合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结构的图象,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5.下列有关ATP和AD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 B. ATP的合成和分解所需的酶种类不同 C.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反应中物质和能量都是可逆的 D. 只有细胞呼吸过程可以合成ATP
考点: 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分析: ATP的结构简式是 A﹣P~P~P,其中A代表腺苷,T是三的意思,P代表磷酸基团.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解答: 解:A、ATP的结构简式是 A﹣P~P~P,A错误;
B、酶具有专一性,ATP的合成和分解所需的酶种类不同,B正确; C、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反应中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C错误; D、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过程均可以合成ATP,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ATP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6.如图是某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示意图,下列物质的运 输风于该运输方式是()
A. 水分子的扩散 B.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
C. 细胞吸收K D.组织细胞排出C02
考点: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分析: 图中物质的运输可以看出,细胞膜外浓度低,细胞质中浓度高,并且需要载体协助,需要消耗能量,可见该物质的运输方式的主动运输.解题关键是识记和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主要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三种.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被动运输都是顺浓度梯度运输,其动力为浓度差;主动运输一般是逆浓度梯度运输,其运输动力为能量.
解答: 解:A、水分子进出细胞属于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A错误; 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B错误;
+
C、细胞吸收K需要载体协助,需要消耗能量,是主动运输,C正确;
D、组织细胞排出C02属于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通过主动运输的图解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7.在真核细胞中,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 A.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B. 遗传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C.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D.维持渗透压,保持细胞形态
考点: 细胞核的功能.
分析: 本题是对细胞核功能的记忆考查,细胞核是遗传的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解答: 解:A、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是细胞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不是细胞核,A错误;
B、真核细胞遗传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B正确.
C、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是细胞的同化作用,主要是发生在细胞质中,C错误; D、维持细胞的渗透压,保持细胞的形态,不是细胞核的功能,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核的功能,对细胞核功能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
8.影响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反应物浓度、酶的浓度等.如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在A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 B. 在C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 C. 若在A点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会加快 D. 若在B点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会减慢
考点: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分析: 分析曲线:曲线AB段,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因此该段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浓度;B点时,酶促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值;曲线BC段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催化速率不变,说明此时限制催化速率的因素最有可能是酶的数量和酶的活性.
解答: 解:A、曲线AB段,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所以在A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A正确;
B、曲线BC段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催化速率不变,所以在C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不变,B错误;
C、本实验是在最适温度条件下进行的,若再提高温度,酶活性会下降,则反应速率降低,C错误;
D、曲线BC段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催化速率不变,说明此时限制催化速率的因素最有可能是酶的数量,所以B点时,往反应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反应速率会加快,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重点考查曲线图的分析,要求考生结合所学的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pH、反应物浓度和酶浓度),准确判断同一条曲线中不同段或不同点的影响因素,能够分析出环境条件改变后,曲线的走向.
9.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的运用,正确的是() A. 水果应储存在低温、无氧的环境中,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B. 稻田定期排水可避免水稻幼根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而腐烂 C. 阴雨天适当提高大棚内温度,可明显增加有机物的积累量 D. 加大蔬菜的种植密度,可不断提高蔬菜的产暈
考点: 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分析: 1、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许多ATP的过程.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2、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水果储存降低细胞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稻田定期排水可促进根进行有氧呼吸;降低温度,能减弱酶的活性,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解答: 解:A、低温能降低细胞中酶的活性,使细胞代谢活动降低,有机物的消耗减少;低氧条件下,有氧呼吸较弱,又能抑制无氧呼吸,细胞代谢缓慢,有机物消耗少,而无氧环境下细胞的无氧呼吸较强,所以水果应储存在低温、低氧的环境中,A错误;
B、稻田定期排水,能防止植物的根缺氧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而对根系造成毒害作用,B正确;
C、阴雨天光合作用较弱,要降低大棚温度,减少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才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C错误;
D、种植蔬菜时要合理密植,如果过密,植物叶片就会相互遮挡,并且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提高,反而会使产量下降,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及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理解层次,难度中等,要求学生理解各种用途的原理,注意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和水分代谢的应用相区别.
10.下列属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共同点是() A. 同源染色体联会 B. 同源染色体分离 C.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 D.染色体数目减半
考点: 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