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5 11:57:4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爱心传递知识,创意成就梦想

支教课程设计表

课程名称 建议授课 专业 确立理想 走出大山 课程背景分析:贵州省湄潭县属于自然灾害多发区,7月14日至17日,湄潭县普降大到暴雨,造成了20年一遇的洪涝灾害(遭遇20年一遇洪涝灾害 湄潭县全力开展灾后救助工作,遵义新观察网,2014.7.21),贵州湄潭连年发生小规模地震(贵州湄潭ML2.6地震,中国地震网,2013.3.19)。当地未开设与“自然灾害”有关的课程,支教地每年均会发生小学生在自然灾害来袭时丧失生命的事件。 教学重点分析: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种类、特征; 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 教学难点分析:了解洪水、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的危害并掌握在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方法技能。 背景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种类、特征;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 理解并掌握在泥石流、地震灾害中逃生的方法和技巧。 能力目标:掌握在洪水、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方法技能,能将课堂学习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 情感目标:(1)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面对自然灾害的紧迫感;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合作的学习习惯。 (3)在学生中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地观。 (1) 当堂测试:根据所讲课程的内容设计问题,当堂作答。检验学生当堂学习的能力。 (2) 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回家后结合上课所讲内容以及自己对本节课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向家人讲述所学内容,并请家长做出评价。 (3) 课外拓展:观看一部与“自然灾害”有关的电影,要求就所观看的电影发表自己对于“自然灾害”的新认识、新观点。检验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 评价设计 爱心传递知识,创意成就梦想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第 一 课 时 情景导入:从1998年的“长江大洪水”引入话题,说明自然灾害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之大,对人类文明的破坏之大。 (教师板书“反映1998年洪水灾害造成损失的几个数字”,让学生直观上感受到自然灾害的破环之大) 小组讨论:你身边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教师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去,与学生一起思考,给予学生恰当的提示和启发) (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回答,比比哪个小组说的多,教师相机启发式补充) 教师活动: 展示“自然灾害”图片,补充自然灾害类型; (教师板书,自然灾害的分类与类型) 课堂提问:“谁能说出‘自然灾害’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要求学生举例说明(必须涉及当地易于发生的洪水、泥石流、地震)。 (教师根据教学地实际情况给以学生提示,教师:“前几天咱们这里是不是下了大雨啊,那天有很多同学因为山路不好走没来上课对不对??那这是不是暴雨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啊?大家可以这样想一想,还可以举出什么例子) 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回答教师提问。 教师活动:既然自然灾害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如此之大,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多地了解自然灾害呢?下面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下什么是“自然灾害”。 (1) 自然灾害的概念:自然诱发;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等。 (2) 自然灾害的特征:区域性;联系性;周期性;不可避免性和严重性。 四个方面分别举出实例说明。 师生互动:请学生向老师提出自己没有理解的疑难问题,老师予以解答。 当堂测试:老师根据当堂所学内容提出关于“自然灾害”定义的一些习题,请学生解答。 采用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老师讲述的同时提问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对回答问题的同学给以鼓励,进行激励式教学。 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回家后在家长有空闲的时间里请他们讲述自己所经历过的“自然灾害”,和他们一起分享自然灾害发生时的心情以及本堂课所学的相关知识。 备注 爱心传递知识,创意成就梦想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第 二 课 时 前景回顾: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从总体上给大家介绍了自然灾害,现在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一些问题,教师通过回答情况了解教学效果。) 情景导入:以2010年舟曲特大泥石流和2008年汶川地震作为引例,向同学们展示泥石流和地震灾害的图片,说明泥石流和地震对人类生命财产产生的毁灭性破坏。 第一部分讲述泥石流发生的原因,防范泥石流发生的措施以及应对泥石流危害应该做的准备工作 教师活动:讲述泥石流发生的原因,由此联系到如何防范泥石流发生。 师生互动:通过老师的启发使学生回答出“作为小学生能为防范泥石流做些什么?” 教师活动:请学生分享上节课课后作业中“与父母谈论的关于泥石流、地震灾害的危害” (在讲述“如何在泥石流中逃生”前提高学生对于泥石流危害的紧迫感) 教师活动:如果大家在山里遭遇大雨,引发了泥石流,那么大家应该怎么做? 重要对话:教师:那现在,“泥石流”在这儿,我们在这儿,我们是该上还是该下呢? 学生:下! 教师:那你觉得你会比流水跑的快? 某学生:往左! 教师:对,应该往两侧移动。 教师活动:下面我们具体讲述一下面对泥石流灾害的应对措施,分为灾害发生前、中、后三个阶段。 师生互动:在一问一答中解释如何应对泥石流。 第二部分讲述地震中逃生以及应急的技能 教师活动:简述我国20世纪发生的四次大地震,说明我国是地震多发的国家。 小组讨论:请同学们描述自己或者家人经历过的地震发生时的情景以及自己的亲身感受与同学们分享。 教师活动: 展示地震图片,向同学们详细介绍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组织同学们分享自己对地震的认识。 学生活动:分享自己对于地震的认识。 教师板书:应对地震的七字口诀“伏地,遮挡,手抓牢” 师生互动:通过七字口诀讲述如何应对地震。 爱心传递知识,创意成就梦想

课堂提问:请同学们思考如果发生像汶川地震类似的大地震自己会选择怎样的方式救助自己和身边的人。 学生活动:1.将同学分成4组讨论所提出的问题,每个人提出自己的逃生方法; 2.小组内大家一起讨论出在地震来临时逃生的最好方法,与全班同学分享。 重要对话:教师:地震中最不好的情况呢,就是被埋,那么我想问大家,如果你们被埋在倒塌的建筑物里,你们会怎么做? 学生甲:应该保存体力,还要敲击旁边的物体发出声音,来求救。 教师:说得对,大家鼓励一下!这位同学一方面说出了应该保存体力,另一方面他没有说大声呼救,而是要敲击来求救,这样呢也是为了保存体力。 谁还有想法? 学生乙:还不能哭,因为哭的话也会耗费体力?? 教师:?? 教师活动:结合前面同学们对地震性质的认识和总结出的方法,系统地总结地震时处于不同位置的人应该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自救并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救助别人。 1. 地震逃生的三大原则; 2. 细讲地震时的防护措施:学校、在街上行走、车间、行驶的车辆、楼房内、商店等不同情景下的逃生措施。 师生互动:请学生向老师提出自己没有理解的疑难问题,老师予以解答。 当堂测试:结合上课所讲的内容列举一些地震时大家普遍逃生的错误行为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并指正。 采用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老师讲述的同时提问学生回答相关问题,进行激励式教学。 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回家后结合上课所讲内容以及自己对本节课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向家人介绍地震时该怎样快速逃生,并请家长做出评价。 备注 爱心传递知识,创意成就梦想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第 三 课 时 情景导入:同学们,大家上节课都学习了关于地震逃生的有关知识。有一句名言说得好,知行合一,今天我们就将上节课所学知识应用于具体实践中去。 创设情境:教师规定地震发生时的具体情景,为即将发生的“地震”以及地震演习做准备。 全体讨论:请全体同学讨论地震发生时全班同学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到达安全地带(包括逃生顺序、逃生路线、安全地点设定等问题) 教师活动: 下达“地震”发生口令,组织学生进行“逃生演习”。 (在演习过程中需注意维持逃生秩序,保障学生安全) 学生活动:有序撤离“地震”危险区域,在规定地点集合。 师生互动:请学生讲述逃生演习中遇到的问题,向老师提出自己没有理解的疑难问题,请老师予以解答; 老师针对演习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予以点评。 创设情境:教师带领学生来到周边的地质隐患点附近,进行实地讲解。回顾复习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等知识。 注意一定要保证在安全距离以内。 师生互动:请学生提出实地考察中遇到的问题,向老师提出自己没有理解的疑难问题,请老师予以解答; 课后作业:观看一部与“自然灾害”有关的电影,要求就所观看的电影发表自己对于“自然灾害”的新认识、新观点。检验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 备注

搜索更多关于: 教案 的文档
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mcfd0j63168ub10wpjw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