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把脉高考演练提升)第八章 第20讲 农业地域类型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5 19:43:0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优化方案】(新课标)2016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八章 第20

讲 农业地域类型把脉高考 演练提升

考向一 农业地域类型

1.(2013·高考北京卷)玉米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之一。下图示意中国、印度、南非和巴西四国的部分地区,玉米种植、收获生产活动的时段。读图,甲、乙、丙分别位于( )

A.巴西、印度、南非 B.南非、巴西、印度 C.印度、巴西、南非 D.巴西、南非、印度

解析:选C。据图可知中国华北地区玉米是春播、秋收,夏季处于生长时期。图中甲种植期、收获期与中国华北最接近,故甲为与中国华北同处于北半球的印度;乙、丙种植期、收获期与中国华北相反,应为南半球国家,对比四个选项,可确定C正确。

2.(2013·高考浙江卷)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图示为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

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和美国棉花带相比,两者相似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与美国棉花带相比,制约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发展的主要农业经济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等。

解析:我国新疆棉花产区与美国棉花带的光照条件均比较好,同时地形平坦、地广人稀,适宜棉花大规模生产;但是水源匮乏、交通不便、远离市场等因素制约着我国新疆棉花产区的发展。

答案:光照充足 地形平坦 生长期长 交通运输 技术装备 考向二 粮食生产与粮食问题 3.(2014·高考重庆卷)素有“欧洲粮仓”之称的乌克兰在1992~2007年期间耕地总量减少2.78%,但人均耕地增加8.32%。1992~2007年乌克兰耕地的变化表明这一时期该国( )

A.人口数量减少 B.城市化率提高 C.土壤质量下降 D.粮食单产提高

解析:选A。人口数量等于耕地总量与人均耕地的比值,依据材料可判断A项正确。 (2013·高考江苏卷)下图是我国玉米主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双选)

4.与丙地相比,甲地玉米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有( ) A.热量更丰富 B.地形更平坦 C.土壤更肥沃 D.水源更充足 5.提高乙地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有( )

A.扩大播种面积 B.提高机械化水平 C.选用优良品种 D.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解析:第4题,图中信息显示甲地为我国东北地区,丙地为我国南方地区中的山地;丙地较甲地纬度低,热量更丰富。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为肥沃的黑土。综上分析应选择B、C。第5题,图中信息显示乙地为华北平原,要提高单产只能依靠精耕细作、培育优良品种、兴修水利设施;提高机械化水平,可提高生产效率,与提高单产无关;扩大播种面积可提高粮食总产。

答案:4.BC 5.CD

(2012·高考课标全国卷)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仍连续增长。据此完成6~7题。

6.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 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 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 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 7.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产区在全国商品粮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 ) A.太湖平原 B.洞庭湖平原 C.江汉平原 D.成都平原

解析:第6题,由材料知,近年来随着耕地不断被挤占,粮食播种面积应是下降的,故A项错误;改进农田水利设施,能保证粮食生产,但不会使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C项错误;完善粮食流通体系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也不是“连续”的,D项错误;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投入的加大会引起粮食单产提高,粮食总产量的“连续”增长,故选B项。第7题,选项中四个粮食主产区相比,改革开放以来太湖平原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耕地被挤占最多,符合题意。

答案:6.B 7.A

读三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1~2题。

地区 ① ② ③ 种植业比重 86% 45% 8% 畜牧业比重 14% 55% 92% 商品率 20% 90% 89% 投入劳动力数量 大 小 小 1.①②③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依次为( ) A.季风水田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B.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种植园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D.种植园农业、混合农业、商品谷物农业 2.下列关于②农业地域类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B.受市场波动影响小 C.机械化水平高

D.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解析:第1题,根据三个地区农业产值的比重可知,①地区以种植业为主,且商品率低,为季风水田农业;②地区种植业与畜牧业比重相当,商品率高,为混合农业;③地区畜牧业比重很高,商品率高,为大牧场放牧业。第2题,②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其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发达国家。

答案:1.A 2.A

(2015·福建莆田一中一模)地理调查是地理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下表示意某校地理学习小组对我国某地区农业种植方式的调查情况。根据材料回答3~4题。

3.从传统种植方式看,该地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水田农业 B.牧场畜牧业 C.旱作农业

D.高度发达的商品混合农业

4.根据农业种植方式判断,该地区可能是(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珠江三角洲地区

解析:第3题,从表格来看,该地区传统种植方式以冬小麦、玉米、西瓜为主,为旱作农业;传统种植方式与高度发达的商品混合农业不相符,因此C对。第4题,从种植方式来看,该地以旱地作物为主,一年能种植两季,东北平原只能种植一季,长江中下游平原、珠

江三角洲以水田农业为主,华北平原冬季有冬小麦,南部能达到一年两季,B项正确。

答案:3.C 4.B

(2015·临沂期末)近年来,中阿农牧业贸易与合作一直保持良好态势,中国是阿根廷最大的牛肉、乳制品等农产品出口市场,阿根廷是中国第三大农业产品供应国。回答5~6题。

5.有关阿根廷畜牧业发展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干旱、半干旱区,不适宜农耕 B.机械化水平低 C.交通便捷 D.商品率低

6.阿根廷畜牧业的下列做法,值得我国自然条件与之相似地区借鉴的是( ) A.围栏放牧,划区轮牧 B.修建铁路,改善交通 C.拓展海外市场

D.改良品种,扩大规模 解析:第5题,阿根廷是大牧场放牧业,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草类繁茂,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靠近海洋,海运便捷,牛肉大量销往海外。第6题,我国自然条件与之相似的地区是内蒙古牧区,就目前经济发展状况来说,可以借鉴的是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等做法。

答案:5.C 6.A

7.(2015·山东青岛一模)乌龙茶生长在海拔较高的地区,一般气候温和,日照较短,昼夜温差大,雨水充沛,云雾较多,土壤肥沃,腐殖质含量高。下图中阴影区域为我国乌龙茶起源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乌龙茶起源地适宜种植茶树的气候条件。

(2)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发现,A地比B地更适于乌龙茶的种植,据图说明坡度对乌龙茶生长的影响。

(3)该地区春季易受低温、霜冻的影响,为防止春茶产量

及品质的下降,当地茶农常采用的方法之一是喷水,防茶树受冻,以减少损失,简析其地理原理。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结合乌龙茶的生产条件和图示地区的地理位置分析气候条件;(2)坡度影响坡面水流速度,对土壤水肥的保持有影响,根据等高线地形图说明;(3)通过改造自然条件影响农业生产,喷水防冻利用热力原理来解释。

答案:(1)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山区昼夜温差大。 (2)A地等高线比B地更为稀疏,说明坡度缓,物质迁移速度(水土流失)慢,泥沙沉积(侵蚀较弱),土壤厚度更厚,土壤水分条件好,肥力更高。

(3)使空气中水分增多,可减小温度变化,还可增强大气逆辐射。

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把脉高考演练提升)第八章 第20讲 农业地域类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mdqs6z6qa20sz532alg3gznb0gt5600bnx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