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乙肝合并甲状腺疾病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16:55:3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乙肝合并甲状腺疾病

肝脏对于人体机能作用的正常发挥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人体中为新陈代谢的正常运转提供保障和支持。一旦肝脏受损或者正常功能不能发挥,就会对身体其他相关系统产生影响。内分泌系统作为身体中的一个重要系统,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甲状腺与肝脏疾病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而肝脏疾病, 尤其是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在相当多的地区仍发病率较高,严重危害人们健康.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 全球约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近年来, 甲状腺与肝脏疾病的关系逐渐引起人们重视。 1 甲状腺疾病对肝脏及其疾病的影响

临床观察发现,部分甲状腺机能异常患者, 同时伴有肝功能异常. 我们认为, 甲状腺原因导致肝功能异常临床经常容易见到, 甚至特殊情况下, 这种肝功能异常可能是最先引起临床医生重视的患者症状甲状腺。

肝脏是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在甲状腺激素代谢(结合、排泄、周围脱碘及合成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方面起重要作用,因此,肝脏对甲状腺激素的调控有着重要作用。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可能直接对肝脏起毒性作用,甲亢高代谢状态导致内脏对氧的消耗增多,机体分解代谢亢进,致肝细胞缺氧,营养障碍而造成肝细胞损害。由于甲亢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机能紊乱可引起肝损害,二者相互影响。

甲亢患者肝脏损害可能的机制为: 甲状腺素直接对肝细胞的毒性作用造成肝损害; 甲亢时机体代谢亢进, 可导致肝细胞相对缺氧, 严重时发生肝小叶中心性坏死; 甲亢时高分解代谢,可导致肝糖原、必需氨基酸、白蛋白等消耗均增加, 加重肝细胞损害; 甲亢时自身免疫反应也可引起肝细胞损害; 抗甲亢药物在肝内代谢产生一些毒性产物(如亲电子基、氧自由基、过氧化物等)可导致肝细胞损伤, 并可影响肝细胞对胆汁的排泌过程, 加重肝内淤胆. 不仅是甲亢,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甲减)亦可累及肝脏, 但症状上可能与甲减叠加而难于区分, 仅能通过肝功能最为敏感的指标来判断.我们认为, 甲减患者肝脏损害可能的机制 有: 甲减时心脏扩大、心功能差, 可引起肝脏淤血缺氧; 甲减时胆固醇合成大于分解, 血脂异常,肝脏负担加重; 甲减时肝脏谷胱甘肽的生物合成减低。 2 肝脏疾病对甲状腺的影响

许多学者在观察肝脏疾病对甲状腺的影响时, 发现患者肝功能不全以及肝功能衰竭均可导致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改变;肝脏受损或者正常功能的发挥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时,内分泌系统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在正常生理条件下,TT 4在肝脏各种脱碘酶的作用下产生 rT3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riiodothyro-nine,T3) ,而在肝炎患者中,由于肝功能的严重损伤使甲状腺素( thyroxine,T4) 不能以正常的速度将 T4转化为 T3,导致患者肝脏中T3水平下调; 由于肝脏失代偿最终导致T4也出现下降。由于T4脱碘受到影响,T4的另一产物rT3降解减慢,导致其在血清中的水平呈上升趋势。此外,TBG是甲状腺激素在血液循环中的主要载体蛋白,对甲状腺激素的贮存、运输、代谢以及维持甲状腺激素的浓度和 rT3的动态稳定起着重要作用。研究显示,患者肝脏出现损伤或者病变时,可能形成TBG和T4结合的抑制物,导致血清中的TBG含量增加。 3 乙肝合并甲亢的诊断

甲亢合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时常常缺乏甲亢的典型临床表现,或被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症状所掩盖,容易漏诊,导致肝损害加重,且甲亢可导致病毒性肝炎加重,因此,临床上凡遇到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突发体重明显下降,心悸、腹泻、转氨酶不明原因进行性升高、黄疸不明原因进行性加深等症状时,应常规行甲状腺功能检测以便及时诊断。 4 乙肝合并甲亢的治疗 在我国,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常见的肝脏疾病,甲亢是导致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

损害加重的因素,积极抗甲状腺治疗对于控制甲亢症状及恢复肝功能都有益。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是甲亢治疗的三大方法之一,主要药物有丙硫氧嘧啶(PTU)和甲巯咪唑(MMI),虽然甲亢好转后,肝功能能够得到改善,但两药均可引起肝功能损害,其中丙硫氧嘧啶可导致重型肝炎,其发生机制主要是免疫介导的肝细胞损伤或变态反应,而甲巯咪唑主要引起胆汁淤积性黄疸,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本身存在肝损害,所以我们在治疗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的甲亢患者时对抗甲亢药物的使用非常慎重。

研究发现丙硫氧嘧啶的肝毒性强于甲巯咪唑,甚至可能发生致命性肝损伤和肝衰竭,所以本研究选用甲巯咪唑治疗甲亢。本研究中可发现甲亢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男性为主,男性患者占 73.63%(67/91),与甲亢多见于女性的情况不一致,可能与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感染者中,男性更容易出现肝炎活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男性比例远比女性高相关,甲亢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损害严重,以重度肝损害患者为主,重度肝损害者占 67.04%(61/91),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已存在肝细胞病变,出现甲亢时,肝细胞损害加重,使原有的肝脏病变进一步加重。经使用甲巯咪唑抗甲状腺治疗后 1 个月,患者的 FT3、FT4 开始下降,同时 AST、ALT、GGT 也开始下降,治疗 3 个月后患者的 TBIL、DBIL 也明显下降,白蛋白较治疗前升高,治疗后半年,甲状腺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肝功能同时也基本恢复正常,大多数患者的肝功能损害随着甲状腺功能的好转而好转,总的好转率为96.70%(88/91),轻度-中度肝损害患者更是全部好转,本研究中未见因使用抗甲亢药物后病情加重者;而副作用方面,所有入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副作用,说明甲亢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甲巯 咪唑抗甲状腺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搜索更多关于: 乙肝合并甲状腺疾病 的文档
乙肝合并甲状腺疾病.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mg6o5ndta8mpoi7oh1b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