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装完成的管片有缺角掉边和裂缝,使结构强度受到影响,且产生渗漏。 二、 原因分析
(1) 管片在脱模、储存、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致使管片的边
角缺损;
(2) 拼装时管片在盾尾中的偏心量太大,管片与盾尾发生磕碰
现象,以及盾构推进时盾壳卡坏管片;
(3) 有定位凹凸榫的管片,在拼装时位置不准,凹凸榫没有对
齐,在千斤顶靠拢时会由于凸榫对凹榫的径向分力而顶坏管片;如下图所示:
千斤顶顶力管片碎裂图2.5-3有凹凸榫管片定位不准导致管片碎裂
(4) 管片拼装时相互位置错动,管片与管片间没有形成面接触,
盾构推进时在接触点处产生应力集中而使管片的角碎裂;如下图所示:
千斤顶顶力碎裂区域杂物图2.5-4管片局部接触应力过大而碎裂示意图
(5) 前一环管片的环面不平,使后一环管片单边接触,在千斤
45
顶的推动下形同跷跷板,管片受到额外的弯矩而断裂。在封顶块与邻接块的接缝处的环面不平,也是导致邻接块两角容易碎裂的原因;
(6) 拼装好的邻接块开口量不够,在插入封顶块时间隙偏小,
如强行插入,则导致封顶块管片或邻接块管片的角崩落;如下图所示:
千斤顶顶力管片可能碎裂部位开口不足图2.5-5邻接块开口量不足造成管片碎裂示意图
(7) 拼装机在操作时转速过大,拼装时管片发生碰撞边角崩落。 三、 预防措施
(1) 管片运输过程中,使用弹性的保护衬垫将管片与管片之间
隔离开,以免发生碰撞而损坏管片。在起吊过程中要小心轻放,防止磕坏管片的边角;
(2) 管片拼装时要小心谨慎,动作平稳,减少管片的撞击; (3) 提高管片拼装的质量,及时纠正环面不平整度、环面与隧
道设计轴线不垂直度、纵缝偏差等质量问题;
(4) 拼装时将封顶块管片的开口部位留得稍大一些,使封顶块
能顺利地插入;
(5) 发生管片与盾壳相碰,应在下一环盾构推进时立即进行纠
偏。 四、 治理方法
(1) 因运输碰损的管片需进行修补后方能使用,修补须采用与
46
原管片强度相应的材料进行修补;
(2) 在井下吊运过程中损坏的管片,如损坏范围大,影响止水
条的部位的,应予以更换。如损坏范围小,可在井下修补后使用;
(3) 推进过程中被盾壳拉坏的管片,应立即进行修补,以保证
止水效果;
(4) 内弧面有缺损的管片进行修补时,所用的材料应与原管片
强度等级相同,以保证强度和减少色差。
2.5.7 错缝拼装管片碎裂 一、 现象
错缝拼装的管片在拼装和盾构推进过程中产生裂缝,甚至断裂的情况。 二、 原因分析
(1) 管片环面不平整,相邻管片迎千斤顶面有交错现象,使后
拼上的管片受力不均匀,管片的表面会出现裂缝,盾构的推力较大时,会顶断管片,示意图如下所示;
千斤顶顶力裂缝环面不平图2.5-6环面不平导致管片碎裂示意图
(2) 拼装时前后两环管片间夹有杂物,使相邻块管片环面不平
47
整,后拼装的管片在推进的时候就可能被顶断; (3) 管片有上翘或下翻,使管片局部受力,造成破碎; (4) 封顶块管片插入时由于管片开口不够而使管片受挤压产生
碎裂。 三、 预防措施
(1) 每环管片拼装时都对环面平整情况进行检查,发现环面不
平及时地加贴衬垫予以纠正,使后拼上的管片受力均匀; (2) 及时调整管片环面与轴线的垂直度,使管片在盾尾内能居
中拼装;
(3) 拼装前做好清理工作;
(4) 对于管片存在上翘或下翻的情况,在局部加贴楔子进行纠
正;
(5) 封顶块拼装前,调整好开口尺寸,使封顶块管片顺利插入
到位。 四、 治理方法
(1) 拼装完成即发现环面严重不平的管片,应立即拆下,重新
制作楔子后再拼装,提高环面平正度;
(2) 对产生裂缝的管片进行修补,将损伤的混凝土凿除,再用
修补管片的混凝土进行管片修补;
(3) 已经断裂的管片,须根据情况,采取特殊措施或将断裂的
管片换掉。
2.5.8 管片环高差过大 一、 现象
拼装完成的两环管片间内弧面不平,环高差过大。 二、 原因分析
(1) 管片拼装的中心与盾尾中心不同心,管片与盾尾相碰,为
了将管片拼装在盾尾内,将管片径向内移,造成过大的环高差; (2) 管片拼装的椭圆度较大,造成环高差过大;
(3) 管片的环面与隧道轴线不垂直,如继续上一环的方向拼装
4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