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化管理构建模式设想
一、精益生产构建思路:
从精益管理“持续消灭浪费,不断创造价值”的思想出发,围绕“提高生产效率”的目标,以业务“刚性”和管理“柔性”为主线,进行精益化建设,通过业务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实现精益化管理水平提升,不断改善现存不足。
二、体系支撑
围绕精益管理模式中的内容和要素,需要构建精益化管理体系的9大模块,25个要素,以保证体系落地。
三、实施措施 1、确定指标:
(1)综合运营效率(TEEP)= 生产能力利用率 * 开机率 * 负荷率
(2)生产能力利用率 = 计划生产时间/日历时间 (3)开机率 = 实际运行时间/计划生产时间 (4)负荷率 = 实际产出/理论产出
(5)OEE(设备综合效率) = 开机率 * 负荷率 2、提升路径
以TEEP指标为引导,制定关键路径法,以提高生产能力利用率和OEE为两条主线,提高地面生产系统综合运营效率,从而提高系统产能。
(1)、实施标准化检修组织——减少计划检修时间,增加计划生产时间:以周密的预防检修、状态维修计划,高素质和高执行力的职工队伍,杜绝非故障停车,积极推行“预知检修、精益维修,全员规范化设备维护”的理念,最大程度挖掘两套系统生产潜能。合理规定检修反应时间与检修标
准作业时间,提高检修标准化作业水平,提高检修质量,提升检修效率,增加计划生产时间;
(2)、优化并行检修作业流程:采用“ECRS”工业工程分析法,优化标准检修流程,对停机检修流程进行取消、合并、重排、简化。
(3)、组织好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增加实际生产时间:生产作业 “四到位”法(破碎操作员、集控员、装车员、巡检工、检修工操作技能到位;地面生产系统保护设施到位;上下胶带机连续启动要到位;上煤、火车进环线准备要到位。),对比标杆作业,缩短作业时间。
(4)、优化停机作业内容,缩短生产过程停机时间:合并需要停机的作业内容:如拆皮带、更换托辊等要同时进行;采用标杆作业“快速换装法”缩短停机时间;利用偶发故障停机时间作业:如电气保护动作时间。
(5)、实施TPM管理,降低设备故障率:1.强化标准化点检作业体系;2.建立了设备故障分析模式, 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整理分析,按照故障类型进行分类,对影响设备故障率最主要的因素(利用柏拉图工具)进行分析、突破,有针对性的做设备维护保养,指导设备检修。
(6)、完善设备预防性维修体系:统计各配件正常使用寿命,建立地面生产系统设备现状诊断模型,通过对设备运煤量、历史大修次数、大型部件及易损件更换频次、已使用时间等指标做现状分析,指导设备科学检修。 2011 年3月 2011年102012年5月 月 仓上刮板机寿命状态直线图 当前状态 (7)、精准调度
(8)、制度保障:出台精益管理考核评分表、确定精益管理关键考核指标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