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机械化水稻栽培 前言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7 10:34:5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机械化水稻种植模式(丘陵地带)

前 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地涌入到发达的城市去发展,能够务农的劳力越来越少,务农人口早已呈老龄化趋势,在此背景形势下,彻底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优化调整务农人口结构,水稻种植实行一定机械化操作成了当今农村迫切的需要。然而,由于农民朋友水稻种植理论比较薄弱,一定规模的水稻机械化作业活动遇到了明显障碍,本人参考《水稻栽培》(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7年7月第1版)和网络上有关水稻直播技术、秧盘水稻插秧机育秧技术等,结合自己的观察和实践、以及管理认知,编写了这份资料,力求对一定程度的机械化水稻栽培模式进行系统化地探讨和阐述,尝试把基础性的水稻栽培理论植入人心,遵循自然规律,达到科学栽培水稻的良好效果。

湖北是国家重要的产粮区,本人家乡在湖北省随州市随县洪山镇双河街,这里,农业生产连作方式为麦(油)-- 稻方式为主,重点是生产水稻。位置:东经112.80,北纬31.68,属于亚热带地区,一年四季明显,光照适宜、雨水充沛、雨热同季,地势近似丘陵地带,同我国典型的丘陵地貌特征,所以,成功在丘陵地带实现一定规模的机械化水稻栽培,对我国的水稻生产来说,则具有重要的代表意义。这份资料没有考虑其他地方的地域性、气候性差别,因此具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非通用性,仅能供其他地方的农民朋友作个参考。

科学是永无止境的,水稻栽培技术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进行深入地探讨。在不久的未来,随着经验技术不断地沉淀和积累,再加上自然环境本身的缓慢变化,新的水稻栽培方式一定会层出不穷,水稻栽培技术的理论也一定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所以,本人的观点和意见仅仅是以“建议”的方式提出。由于时间匆忙,本人的实践活动有限,能力也有不足,资料中的错误、不当以及不完善之处,肯定在所难免,在此,我非常欢迎各位读者的批评和指正。谢谢!

柳 万 坤 编 2019 11 08

搜索更多关于: 机械化水稻栽培 前言  的文档
机械化水稻栽培 前言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mupz0ohze7b8vd538ce5nrap1rg1l00xie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