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后答案 - 第二章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0:03:2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作业拟定答案)

2-2 切削过程的三个变形区各有何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

答:三个变形区的特点:第一变形区为塑性变形区,或称基本变形区,其变形量最大,常用它来说明切削过程的变形情况;第二变形区为摩擦变形区,切屑形成后与前面之间存在压力,所以沿前面流出时必然有很大摩擦,因而使切屑底层又产生一次塑性变形;第三变形区发生在工件已加工表面与后面接触的区域,已加工表面受到切削刃钝圆部分与后刀面的挤压和摩擦产生变形。

关联:这三个变形区汇集在切削刃附近,应力集中且复杂;它们实质上都是因为挤压和摩擦产生变形,第一变形区主要由挤压沿剪切线产生剪切变形,第二变形区主要由挤压和摩擦产生切屑的变形,第三变形区主要由挤压和摩擦产生加工表面变形。

2-3 分析积屑瘤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加工的影响,生产中最有效的控制积屑瘤的手段是什么?

答:积屑瘤产生的原因:在切削速度不高又能形成连续切削的情况下,加工塑性材料时,刀面和切屑表面由于挤压和摩擦使得接触表面成为新鲜表面,少量切屑金属粘结在前刀面上,产生了冷焊,并形成加工硬化和瘤核。瘤核逐渐长大形成积屑瘤。

对加工的影响:积屑瘤粘结在前刀面上,减少了刀具的磨损;积屑瘤使刀具的实际工作角度增大,有利于减小切削力;积屑瘤伸出刀刃之外,使得切削厚度增加,降低了工件的加工表面精度并使加工表面粗糙度增加。

生产中控制积屑瘤的手段:在粗加工中,可以采用中低速切削加以利用,保护刀具。在精加工中应避免采用中低速从而控制积屑瘤的产生,同时还可以增大刀具前角,降低切削力,或采用好的切削液。

2-7 车削时切削合力为什么常分解为三个互相垂直的分力来分析?试说明这三个分力的作用?

答:分解成三个互相垂直力的原因:切削合力的方向在空间中是不固定的,与切削运动中的三个运动方向均不重合,而切削力又是设计和性能分析的一个重要参数。为了便于分析和实际应用,将切削力沿车削时的三个运动方向分解成三个力。三个切削运动分别为:主运动(切削速度)、进给运动(进给量)、切深运动(背吃刀量)。三个运动的方向在车削时是互相垂直的,所以车削时将切削力分解成沿三个运动方向、互相垂直的力。

三个分力的作用:

Fz:切削力或切向力。它是计算车刀强度、设计机床主轴系统、确定机床功率所必须的。

Fx:进给力、轴向力。它是设计进给机构,计算车刀进给功率所必须的。

Fy:切深抗力或背向力。它是计算工件挠度、机床零件和车刀强度的依据。工件在切削过程中产生的主动往往与Fy有关。

2-9切削热是如何产生和传出的?仅从切削热产生的多少能否说明切削区温度的高低?

答:被切削的金属在刀具的作用下,发生弹性和塑性变形而耗功,这是切削热的一个重要来源。此外,切屑与前面、工件与后面之间的摩擦也要耗功,也产生大量的热量。所以,切削热的来源就是切屑变形功和前后面的摩擦功。切削区域的热量被切屑、工件、刀具和周围介质传出。

不能仅从切削热产生的多少来说明切削区温度的高低。切削温度收到多方面的影响:切削用量、刀具几何参数、工件材料、刀具磨损和切削液。如材料的导热性很好,但是强度硬度高,其切削热变多,但是由于导热性好所以切削温度有所降低。因此不能从切削热产生的多少来衡量切削温度。

2-11 背吃刀量和进给量对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影响是否一样?为什么?如何运用这一规律指导生产实践?

的系数大于f的系数,因而背吃刀量对切削力

a的影响大于进给量;根据切削温度的经验公式,f的系数大于p的系数,因而答:根据切削力的经验公式,

进给量对切削温度的影响大于背吃刀量。

指导生产实践:生产实践中常用刀具寿命、生产效率、加工质量作为考虑因素。由于切削温度增加,刀具寿命降低,并且背吃刀量对刀具寿命的影响比进给量小,这一点跟刀具寿命经验公式吻合。而刀具寿命降低对产品加工质量也有很大影响,因此在刀具寿命和加工质量这两方面,增大背吃刀量有优势。而在切削力方面,背吃刀量的影响比进给量大,对所需机床的功率有所影响。提高生产率要通过提高切削速度来实现。综合考虑,在实际加工过程中,一般先考虑尽可能大的背吃刀量,其次选尽可能大的进给量。

ap2-12 增大前角可以使切削温度降低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前角越大切削温度越低?

答:前角加大,变形和摩擦减小,因而切削热少。但前角不能过大,否则刀头部分散热体积减小,不利于切削温度的降低。

2-15 什么是刀具寿命?刀具寿命和磨钝标准有什么关系?磨钝标准确定后,刀具寿命是否就确定了?为什么? 答:一把新刀从开始使用直至达到磨钝标准所经历的实际切削时间,成为刀具寿

命。

确定了磨顿标准后可以定义刀具寿命。但不能仅靠磨顿标准来确定刀具寿命。因为刀具寿命受到工件、刀具材料、刀具几何形状和切削参数的影响。

2-18 选择切削用量的原则是什么?从刀具寿命出发时,按什么顺序选择切削用量?从机床动力出发时,按什么顺序选择切削用量?为什么?

答:综合切削用量三要素对刀具寿命、生产率和加工质量的影响,选择切削用量的顺序应为:首先选尽可能大的背吃刀量,其次选尽可能大的进给量,最后选尽可能大的切削速度。

从刀具寿命出发,切削速度对刀具寿命影响最大,进给量次之,背吃刀量最小。因此应选择较大的背吃刀量和进给量,选择较小的切削速度。 从机床动力出发,应保证有足够的切削力,因此较大的切削速度同时选择较小的背吃刀量和进给量。

2-21 提高切削用量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1. 采用新型刀具材料; 2.改善工件材料加工性; 3.改进刀具结构; 4.改善冷却润滑条件。

2-22 在CA6140车床上粗车、半精车一套筒的外圆,材料为45钢(调质),抗拉强度?b?681.5MPa,硬度为200~300HBW,毛坯尺寸dw?lw?80mm?350mm,车削后的尺寸为d??(75?0.25)mm,L?340mm,表面粗糙度值均为Ra3.2?m。试选择刀具类型、材料、结构、几何参数及切削用量。 答:

本题选择直头外圆车刀,刀片材料为硬质合金YT15,结构为焊接刀具。刀杆尺寸为16mm?25mm。几何参数?0?15?,?0?8?,kr?75?,kr??10?,?s?6?,r??1mm;

因表面粗糙度要求,故分粗车和半精车两道工序。 1、粗车工步

(1)确定背吃刀量ap:单边加工余量为2.5mm,粗车取ap1?2mm,半精车取ap2?0.5mm。

(2)确定进给量f:根据工件材料、刀杆截面尺寸、工件直径和背吃刀量,从表中查出f?0.5~0.9mm/r。按机床说明书中实有的进给量,取f?0.51mm/r (3)确定切削速度:切削速度可通过v?v?110m/min

cvxvTmapfyvKv计算,也可查表,本题查表取

主轴转速n?1000v1000?110??438m/min ?dw3.14?80按机床书说明书取n?450r/min,实际切削速度为v?2、半精工步

(1)确定背吃刀量ap:ap2?0.5mm。

?dwn1000?113m/min

(2)确定进给量f:根据表面粗糙度和刃口圆角半径,并预估切削速度

?50m/min,从表中查出f?0.3~0.35mm/r。按机床说明书中实有的进给量,取f?0.3mm/r。

(3)根据ap与f,查表取v?130m/min。 计算主轴转速n?1000v1000?130??545r/min ?dw3.14?76按说明书取n?560r/min,实际切削速度为v??dwn1000?134m/min

2-23 刀具材料应具备那些性能?常用的刀具材料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 答:刀具材料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 高的硬度; 2. 高的耐磨性; 3. 高的耐热性; 4. 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5. 良好的热物理性能和耐热冲击性能。 常用的刀具材料:

1. 碳素工具钢和合金工具钢:碳素工具钢淬火后有较高的硬度,价格低廉,但耐热性较差,淬火时容易产生变形和裂纹。合金工具钢与其相比热处理变形有所减少,耐热性也有所提高。但两者的耐热性都比较差。

2. 高速钢:与前者相比,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强度、韧性和工艺性都较好但温度超过600摄氏度以后热硬性变差。

3. 硬质合金:耐磨耐热性好,强度和韧性比高速钢低,工艺性差。

4. 新型材料:陶瓷——硬度高,化学性能好,耐氧化,但强度低,韧性差;立方氮化硼——硬度很高,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人造金刚石——高硬度,很高的耐磨性,热稳定性差,不易加工钢铁件。

搜索更多关于: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后答案 - 第二章 的文档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后答案 - 第二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mxad1ievl1is530734u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