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商业银行应如何发展普惠金融
作者:董希淼
来源:《大众理财顾问》2016年第10期
普惠金融具有较强的政策性、社会性,但如果盈利与成本和风险不匹配,财务上不可持续,最终也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在刚结束的G20杭州峰会上,数字普惠金融成为峰会讨论的热点议题之一。G20各成员国深入探讨,形成了金融领域首个国际性共同纲领《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
数字普惠金融旨在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借助数字化手段提升金融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范围,通过移动互联、移动支付、网络和通信服务、移动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手段降低投融资成本、提高投融资效率、拓宽投融资渠道,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控的风险程度和可负担的成本,让更多人享受金融发展的成果。
2016年1月,国务院公布《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普惠金融上升为国家战略,而数字化技术则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插上翅膀。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浪潮中,作为我国金融业的中流砥柱,银行业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理念,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充分借助数字化手段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并在这个过程实现自身的转型与变革。
长期以来,商业银行坚持将普惠金融作为重要的努力方向,在渠道、产品和服务等方面进行了不少探索和创新。如增设社区支行、小微支行、自助银行等机构网点,方便市民、村民的存取款;以银行卡为主的零售支付体系,为在外地打工的人汇钱回家打通了电子汇款通道;推行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在乡村小卖店、卫生服务站等安装POS机,村民在当地就可提现、消费;创新抵押担保方式,为小微企业、“三农”量身定做信贷产品,切实帮助其突破“抵押难”的瓶颈;探索小微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还款方式、提供上门服务等,有效提高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服务效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