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
第3课 《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2、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3、改进实验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4、制作一个简易的观察水的体积变化的装置。
5、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比如瓶装水为什么不装满)。
【教学重点】
对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
能设计改进实验装置,使之能有明显可见的实验现象。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150毫升的圆底烧瓶、橡皮塞、细玻璃管、红墨水、胶头滴管、热水、冷水、500毫升的烧杯、温度计、可乐、雪碧、醋、酱油。
上节课的实验装置一套、学生组装实验装置、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装置、喷泉装置
学生器材:每组烧杯2只、圆底烧瓶1个、玻璃细空管1只、胶塞1个、装有饮料、酱油的杯子个1只,记录表2张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入
课前分组摆好桌椅,分发实验记录表,各组一杯冷水(出示上节课的试管气球装置在讲台桌上)
1复习:上节课我们给冷水加热,为了验证体积是否发生变化,做了“试管气球皮实验”,把它放在热水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气球皮会有什么现象?
(师出示装置。)(气球皮鼓起)
2这种现象是水受热以后什么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大还是变小? 3、但是这种装置能使我们清楚地观察到水的体积变化吗?
二、改进“水的体积变化的观察”的实验装置
1、如何改进这个实验装置?让我们能清楚地看到水受热或者受冷后的体积变化。
2、生思考,师出示器材引导:
(从左到右依次排列:冷水、圆底烧瓶、橡胶塞、细玻璃管、红墨水、胶头滴管、烧杯、热水)
参考上节课的试管气球皮装置,在此基础上可替换或添加器材进行改装。 教师指导
3、组装具体指导如下:(按器材放置的顺序指导) 1)试管可用平地烧瓶代替;气球皮可用橡胶塞代替; 2)细玻璃管有什么作用?
(口子太大,上升不明显,可以用塞子和细管。这样水的体积只要增加一点点,在细管里就会上升一大截。)
3)红墨水有什么用?
(水是透明的,看不太清楚,可以加点红墨水看的更清楚,待会可以先用胶头滴管往烧瓶里滴入红墨水再加冷水)
4)水是否需要装满?为什么?
(研究的是水受热或受冷的体积变化,不装满会混进太多空气干扰实验) 5)最后盛放热水的烧杯不变
4、师总结组装步骤:①往烧瓶里滴入红墨水②烧瓶内装满冷水③将橡胶塞和玻璃管套上④将烧瓶放入烧杯中,最后由教师来倒热水
生上台组装
生代表演示实验一:组装改进装置。
2 / 4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三、水的热胀冷缩实验
1、这位同学的改进装置还有疑问吗?如果没有问题,现在先猜测一下水受热时体积如何变化?在记录单上先写上你的猜测。时间半分钟。
2、生回答,师板书:水----受热-----体积增大? 3、师演示实验二:往改进装置中倒水 热胀
是否真如同学们所猜测的,现在老师往烧杯里倒水,仔细观察,水受热细玻璃管里会出现什么现象?(液面上升)
4、水受热液面上升是水的什么发生变化?如何变化?(体积体积增大) 5、引导学生总结:水受热时体积变大,也叫体积膨胀,我们把这种现象做热胀
(教师板书::水----受热-----体积增大(膨胀)板书课题:热胀) 6、这个改装过的实验非常明显地验证了我们上节课的水受热体积增大的结果,那么受热膨胀的水再受冷又会发生什么奇妙的现象呢?同样我们先在记录单的猜测栏里写上水受冷以后的体积变化。
7、生猜测,师板书:水------受冷---------体积减小?
8、现在让同学们近距离观察水受热液面上升的现象和水受冷后发生什么变化,这个实验如何做呢?
9、师述实验步骤:1、每个小组分发一套改进后的装置,由老师给每个小组烧杯内倒入热水拿到热水后,先让装置在热水中加热,观察水在受热时的体积变化,等液面上升到一定程度,各小组同学用桌子上的冷水往热水里加使外界水温冷却,观察水在受冷时的体积变化。
学生实验三:水的热胀冷缩实验 1、师分发实验装置、倒热水 2、同学们观察并作实验记录。
3、小组汇报实验过程及现象。(水受热液柱上升,水受冷,液柱下降) 4、引导思考:上升或下降代表水的什么发生了变化?(体积)
5、水受热液柱上升说明体积增大、水受冷后液柱下降说明体积怎样变化? 6、引导总结:水受冷后体积变小,也叫体积缩小。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冷缩。
(教书板书:受冷体积缩小)板书课题:热胀冷缩)
7、小结:水受热时体积膨胀,水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
3 /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