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2016-2017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选项或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 把“能量子”概念引入物理学的物理学家是( )
A. 托马斯·杨
B. 麦克斯韦
C. 普朗克
D. 赫兹
2. 以下列出的电磁波中,频率最高的是( )
A. 无线电波
234B. 红外线 C. X射线 D.
?射线
3. 钍核(90Th)具有放射性,它能放出一个新的粒子而变为镤核(91Pa),同时伴随有?射线产生,其方程为90Th→91Pa+X。则x粒子为( )
A. 质子
B. 中子
C. 电子
D. ?粒子
234234234 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是可分割的 B. 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C. 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核式结构模型 D. 康普顿散射为物质波理论提供了实验支持 5. 关于原子核的结合能,正确的是( )
A. 组成原子的核子数越多,它的结合能就越大 B. 组成原子的核子数越多,它的比结合能越大 C. 比结合能越大,则核子结合得越牢固 D. 比结合能越大,则核子平均质量越大 6. 下列有关光的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阳光下的肥皂泡有彩色花纹是光的干涉现象 B. 光照射障碍物出现影子轮廓模糊是光的衍射现象 C. “光纤通信”是利用了光的干涉的原理 D. 用3D眼镜观看3D电影利用了光的偏振
7. 如图所示,两束平行单色光a、b斜射到置于空气中的平行玻璃砖的上表面,穿过玻璃后从下表面射出,变为一束复色光。关于a、b两种单色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玻璃对a、b两种色光的折射率na C. a、b两种色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va 8. 图1、2是利用a、b两种单色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得到的干涉图样。下列关于a、b两束单色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真空中,a光的波长比较长 B. a光光子能量比较大 B. 同一介质中,a光传播的速度大 D. 同一介质对口光折射率大 9. 用某种频率的光照射锌板可以发生光电效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增大入射光的照射强度,则单位时间发射的光电子会增多 B. 增加入射光的照射时间,则单位时间发射的光电子会增多 C. 换用频率更高的光照射锌板,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会增大 D. 换用波长更长的光照射锌板,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会增大 10. 下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当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若干不同频率的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频率最高的光是由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 B. 波长最长的光是由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 C. 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4种不同频率的光 D. 共有4种不同频率的光可以让逸出功为2.22eV的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11. 如图所示,S、a、b、c、d、e是间距为1m的6个质点,它们均静止于平衡位置。波源S在t=0时刻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上振动,形成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当t=1s时质点S第一次到达最高点,当t=4s时质点d开始起振,则( ) A. 这列波的频率是4Hz B. 这列波的波速是1m/s C. t=4.6s时,质点a的速度方向向上 D. t=4.6s时,质点c的加速度方向向上 12. 如图所示为两列沿绳传播的(虚线表示甲波,实线表示乙波)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叠加后的波形未画出),M为绳上x=0.2m处的质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列波的波长相同 B. 两列波的波速v1=v2 C. 两列波将不会发生干涉现象 D. 质点M的振动始终加强 13. 航天飞机下悬挂有一指向地心的金属杆,不考虑磁偏角的影响,若航天飞机在赤道上空飞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航天飞机由东向西水平飞行时,金属杆下端电势高 B. 航天飞机由西向东水平飞行时,金属杆下端电势高 C. 航天飞机由南向北水平飞行时,金属杆上端电势高 D. 航天飞机由北向南水平飞行时,金属杆中没有感应电动势 14. 如图1所示,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圈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轴匀速转动。线圈分别以不同的转速转动,产生的交变电动势图象如图2中曲线a、b所示,则( ) A. 两次t=0时刻线圈平面与中性面重合 B. 曲线a、b对应的线圈转速之比为2:3 C. 曲线a表示的交流电动势频率为25Hz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