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三角形分类汇编
一、选择题
1.如图,长方形ABCD沿AE折叠,使D点落在BC边上的F点处,∠BAF=600,那么∠DAE等于( )
A.45°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先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DAF=30°,再根据折叠的性质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
解:∵ABCD是长方形, ∴∠BAD=90°, ∵∠BAF=60°, ∴∠DAF=30°,
∵长方形ABCD沿AE折叠, ∴△ADE≌△AFE, ∴∠DAE=∠EAF=故选C. 【点睛】
图形的折叠实际上相当于把折叠部分沿着折痕所在直线作轴对称,所以折叠前后的两个图形是全等三角形,重合的部分就是对应量.
B.30 °
C.15°
D.60°
1∠DAF=15°. 2
2.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2, 2,5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三角形的任何一边大于其他两边之差,小于两边之和,满足此关系的可组成三角形,其实只要最小两边的和大于最大边就可判断前面的三边关系成立. 【详解】
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知,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A、2+2=4<5,此选项错误; B、1+3<3,此选项错误;
B.1,3,3
C.3,4,8 D.4,5,6
C、3+4<8,此选项错误;
D、4+5=9>6,能组成三角形,此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三角形三边关系,解题关键在于掌握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即:两条较短的边的和小于最长的边,只要满足这一条就是满足三边关系.
3.如图,在Rt?ABC中,?BCA?90?,CD是高,BE平分∠ABC交CD于点E,EF∥AC交AB于点F,交BC于点G.在结论:(1) ?EFD??BCD;(2) AD?CD;(3)CG=EG;(4) BF?BC中,一定成立的有( )
A.1个 【答案】B 【解析】 【分析】
B.2个 C.3个 D.4个
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出∠CGE=∠BCA=90°,然后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即可求出∠EFD=∠BCD;只有△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时AD=CD,CG=EG;利用“角角边”证明△BCE和△BFE全等,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BF=BC. 【详解】
∵EF∥AC,∠BCA=90°, ∴∠CGE=∠BCA=90°, ∴∠BCD+∠CEG=90°, 又∵CD是高, ∴∠EFD+∠FED=90°,
∵∠CEG=∠FED(对顶角相等), ∴∠EFD=∠BCD,故(1)正确;
只有∠A=45°,即△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时,AD=CD,CG=EG而立,故(2)(3)不一定成立,错误; ∵BE平分∠ABC, ∴∠EBC=∠EBF, 在△BCE和△BFE中,
??EFD=?BCD???EBC=?EBF, ?BE=BE?∴△BCE≌△BFE(AAS), ∴BF=BC,故(4)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有(1)(4)共2个.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综合题,但难度不大,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4.如图,在?ABC中,?B?33?,将?ABC沿直线m翻折,点B落在点D的位置,则
?1??2的度数是( )
A.33? 【答案】D 【解析】 【分析】
B.56? C.65? D.66?
由折叠的性质得到∠D=∠B,再利用外角性质即可求出所求角的度数. 【详解】
解:如图,由折叠的性质得:∠D=∠B=33°,
根据外角性质得:∠1=∠3+∠B,∠3=∠2+∠D, ∴∠1=∠2+∠D+∠B=∠2+2∠B=∠2+66°, ∴∠1-∠2=66°.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了翻折变换以及三角形外角性质的运用,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顶点A、B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ABC?90?,CA?x轴,点C在函数y?则k的值为( )
k?x?0?的图象上,若AB?1,x
A.1 【答案】A 【解析】 【分析】
B.2 2C.2 D.2
根据题意可以求得 OA和 AC的长,从而可以求得点 C的坐标,进而求得 k的 值,本题得以解决. 【详解】
Q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顶点A、B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ABC?90?,CA
⊥x轴,AB?1,
??BAC??BAO?45?, ?OA?OB?2,AC?2, 2?2??点C的坐标为?,2??2?,
??Q点C在函数y?k?x?0?的图象上, x?k?2?2?1, 2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等腰直角三角形,解答本题的关键 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6.(11·十堰)如图所示为一个污水净化塔内部,污水从上方入口进入后流经形如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净化材料表面,流向如图中箭头所示,每一次水流流经三角形两腰的机会相同,经过四层净化后流入底部的5个出口中的一个。下列判断:①5个出口的出水量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