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坪有机结合,形成稳定合理的人工植物群落。群落结构单层与复层(2—5层)的选择应以环境条件和使用功能为依据,复层的人工植物群落面积≥40—50%绿化种植地面积。人工设计的植物群落应使其具有最佳的生态效益。
3.0.2.4植物配植应合理组织空间,平面疏密有致,结合环境创造优美流畅的林缘线。立面高低错落,结合地形创造起伏变化的林冠线。
3.0.2.5以住宅楼南面居室冬至日满窗日照的连续有效时间不低于1.5小时/日的标准,同时也以不影响住宅建筑通风采光和减弱夏季西晒阳光的要求,大乔木与有窗建筑应保持合适的距离,一般控制:东面≥5m、南面≥8m、西面≥4m、北面≥5m。东面、西面视根据居住建筑具体情况也可适当缩小距离。
3.0.2.6住宅建筑的基础绿化应根据不同朝向和使用性质进行布置。建筑南面种植应能保证建筑的通风采光的要求和创造自然优美的植物景观,选择喜阳、耐旱,花、叶、果、姿优美的乔灌木。建筑北面应布置防护性绿带,选择耐荫、抗寒的花灌木。建筑的西面、东面应充分考虑夏季防晒和冬季防风的要求,选择抗风、耐寒、抗逆性强的常绿乔灌木。
3.0.2.7根据上海市土地资源少,人口多的特点,重视提倡垂直绿化。住宅建筑山墙和公共建筑周边有条件的地方或住宅建筑内高于lm各种隔离围墙或栏杆,宜种植观赏价值较高的攀援植物。在有限的土地面积内可用各种造型构架种植攀缘植物,增加绿色覆盖率。
3.0.2.8绿地中地下停车场出入口处、地下设施出风口等构筑物,可结合构架、围护设施布置管理较粗放的攀援植物,以达到美化和屏蔽的作用。
3.0.2.9乔灌木栽植位置距各种市政地下管线水平净距应保持≥1.5m。乔木以树干基部为准,灌木以地表分蘖枝干中最外的枝干基部为准。
3.0.2.10绿地中严格控制种植胸径在0.25m以上的乔木。确属需要可少量点缀胸径在0.15一0.25m的乔木。提倡大量采用胸径在0.08一0.15m的青壮树龄苗木。凡采用的大乔木宜有饱满的树冠,严禁采用无树冠乔木。
3.0.3道路地坪设计:
3.0.3.l绿地中道路宽度应根据居住区绿地面积大小、居民量的多少综合考虑。主要道路的宽度宜采用1.5一2m,小道宽度宜采用0.8一1.2m。道路的竖向应随坡地的变化而变化,纵坡度>12%的道路应设台阶。
3.0.3.2绿地中以活动、休憩为主的地坪,宜采用大树地坪的布置形式,以种植落叶乔木为主,分枝点的高度一般应>2.2m,乔木种植 穴的内径>1.5m×1.5m。
3.0.3.3绿地中道路地坪应平整耐磨,且有适宜的粗糙度。一般采用透水、透气性铺装,特别是栽植树木的地坪必须采用透水、透气性铺装,有利于植物的透气和地下水的补充。对儿童与老人的活动场地特别要注意地坪的防滑处理。
3.0.3.4居住区道路两侧宜栽植以落叶乔木为主的行道树,行道树的选择应注意冠大浓密,树干通直,养护管理便利。株行距可控制在5—10m不等,行道树种植穴内径≥1.2m×1.2m,行道树连续绿带的宽度≥1.2m。种植形式可规则种植,也可不等距自然种植。
3.0.3.5居住区道路转弯处半径15m内为保证视线通透,灌木高度应≤0.6m,其枝叶不应伸入至路面空间内。
3.0.3.6提倡设计生态停车场,周边或场地内种植的乔木应具有庇荫、隔离和防护功能。乔木分枝点高度应满足:大、中型汽车停车场>4m,小型汽车停车场>2.5m,自行车停车场>2.2m。为达到隔离防护作用应选择常绿枝叶茂密、耐修剪的灌木。
3.0.3.7地面停车场周边,无法种植庇荫乔木的,可结合棚架,种植攀援植物,增加一定的庇荫空间。
3.0.3.8地面停车场内种植穴内径应≥1.5m×1.5m,种植穴的挡土墙高度>0.2m,并设置相应的保护措施。挡土墙可选耐冲撞的材料和结构。
3.0.3.9地面停车场的地面铺装尽可能采用透水、透气结构的材料,在不影响车辆承重的前提下,提倡用绿色植物结合承重格铺装,构成生态型停车场。
3.0.4建筑小品设计:
3.0.4.l绿地中建筑小品造型应简洁大方,尺度宜人,与住宅环境、住宅建筑相互协调。
3.0.4.2绿地中建筑小品应充分利用本地自然材料和节能、环保的3R材料。其中自然材料用量≥30%建筑小品工程材料总用量。
3.0.4.3绿地中亭、花架、长廊应注意结构牢固,体量得体。在亭、花架、长廊内设置休息座椅。
3.0.4.4绿地中设置座椅、桌凳应选择适当的位置,即上有落叶大乔木覆盖,后有树丛或绿篱依托,前有良好景观供观赏。
3.0.4.5绿地中设置的雕塑其主题必须与居民生活内容或小区命名、立意有关联。雕塑的位置、材料、尺度应与住宅建筑环境融为一体。
3.0.4.6绿地中喷水池要注意水体流动、循环和安全。保持水质的清洁,提倡聚留雨水和利用中水。
3.0.4.7绿地中照明设施宜采用庭园灯,草坪灯与射灯相互结合。庭院灯的设置间距为15—2Qm,草坪灯的设计间距为8—10m,射灯可采用冷光灯。
3.0.4.8绿地中标识牌、废物箱、音响等配套设施,其造型、体量应与住宅环境相协调。
4 施工导则
居住区绿地施工与一般绿化工程施工有相同亦有不同,不同之处在于居住区绿化是营造美观、温馨、舒适、健康、节能的环境空间,比较强调的是户外空间健康舒适。
4.0.1施工前期准备:
4.0.1.l熟悉设计:了解掌握工程的相关资料,熟悉设计的指导思想、设计意图、设计的质量要求、设计的技术交底。
4.0.1.2现场勘察:组织有关施工人员到现场勘察,主要内容包括:现场周围环境、施工条件、电源、水源、土源、道路交通、堆料场地、生活设施位置以及市政、电讯应配合的部门和定点放线的依据。
4.0.1.3制定施工方案:针对本工程项目制定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的编制应包括以下内容:(1)工程概况(2)施工方法(3)编制施工程序(4)安排进度计划(5)编写施工组织(6)制定安全措施、技术规范、质量标准(7)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8)施工方案各种附表。
4.0.1.4编制施工预算:根据设计概算、工程定额和现场施工条件、采取的施工方法等综合因素编制。
4.0.1.5重点材料准备:特殊需要的苗木、材料,事先了解来源、质量、价格和供应情况。
4.0.1.6相关资料准备:事先与市政、电讯、公用、交通等有关单位协调联系,并办理相关手续。
4.0.2施工定点放样:
4.0.2.l根据项目规模和放样内容确定运用仪器法、网格法、交会法定点放样。
4.0.2.2定点顺序为控制点确定、道路地坪范围的确定、水体界面的确定、建筑小品位置确定、地下管线走向的确定、绿化种植位置的界确定。
4.0.3场地整理工程:
4.0.3.1保护好原有景观:根据设计保存好原有良好的环境资源,如大树、水体及其他景观。
4.0.3.2建筑垃圾土的清运:根据设计定位图计算建筑垃圾土内部调运的范围及数量和外运范围及数量,并确定好交通流程操作线路。
4.0.3.3表土保存和利用:保存好质地优良的疏松表土,集中堆放保存,回土时充分利用。
4.0.3.4绿化种植上的搬入:根据施工图,算出挖方量、填方量、下沉量,并确认搬入土方的总量。根据地形图,确认搬入土方的分配位置和分配数量并确定交通流程操作线路,同时决定土方施工机种和投入台数。根据土壤质地情况,研究改良土壤和采用客土措施,完成土方地形造型。
4.0.4地下管线工程:
4.0.4.1排水工程的施工流程:(1)准备(施工位置的确认,施上方法及施工量的确认,排水坡度的确认)。(2)材料(成品材料和基础材料的确认)。(3)掘槽、掘削(地槽挖掘量和掘削量的确认)。(4)基础工程(基础地面作业、模板、基础混凝土的浇注、养护)。(5)井的安装。(6)集水进水口的设置。(7)管的铺设。(8)填埋。(9)养护。(10)完工检查。
4.0.4.2给水工程的施工流程:(1)准备(施工位置确认,施工方法及施工量的确认,各种申请的确认)。(2)材料(确认不同材料的数量和质量)。(3)沟
槽挖掘的确认。(4)地下配管(配管的位置、深度、连接部状态的确认。(5)结构物内配管(配管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确认)。(6)水压试验的确认。(7)水表、止水阀门确认。(8)埋设标志的确认。(9)填埋。(10)完工检查。
4.0.4.3电力工程的施工流程:(1)准备(配线计划的确认,引入口确认,工程许可申请提交)。(2)材料(材料的调配及确认)。(3)配管(确认配管的埋设深度)。 (4)基础工程(确认各基础的质量和尺寸)。(5)配线工程的确认。(6)各种自主检查(确认配电线路,测定绝缘和接地电阻)。(7)功能试验(根据设计图纸,确认功能)。(8)电力公司确认(提交申请,确认竣工)。(9)完工。
4.0.5植物种植工程:
4.0.5.1植物材料选购:按设计要求选择植物材料种类、规格及形态。 4.0.5.2种植穴挖掘:根据设计定位图挖掘乔灌木的种植穴,若遇地下管线和地下设施或有障碍物影响,应及时与设计联系,适当调整。种植穴应根据苗木根系、土球直径和土壤情况而定,一般应比规定的根系或土球直径大0.2—0.3m。种植穴需垂直下挖,上口下底相等,以免造成植树时根系不能舒展或填土不实。土质不好的,应加大种植穴的规格,并将杂物筛出清查,如遇石灰渣、沥青、混凝土等对树木生长不利的物质,则应将穴径加大l一2倍,将有害物清运干净,换上好土。
4.0.5.3苗木运输:运输要遵循“随挖随运”的原则,在装卸过程中要轻提轻放,裸根乔木运输,应保持根系的湿润和毡布遮盖。树根朝前,树稍向后。带土球苗木运输,土球朝前,树稍向后,并用木架将树冠架稳。竹类运输时要保护好竹竿与竹鞭之间的着生点和鞭芽。当日不能种植的苗木,应及时假植,对带土球苗木应适当喷水保持土球湿润。
4.0.5.4种植修剪:对拟种乔灌木根系应剪除劈裂根、病虫根、过长根。种植前对乔木的树冠应根据不同种类,不同季节适量修剪,一般为疏枝,短截、摘叶,总体应保持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水分代谢平衡为主。对灌木的蓬冠修剪以短截修剪为主,保持内高外低,较大的剪、锯之伤口,应涂抹防腐剂。
4.0.5.5苗木种植:苗木种植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必须符合设计规定,树身上下应垂直,种植深度裸根乔木,应将原根颈土痕与原土平,灌木应与原土痕齐,带土球苗木比土球顶部高出原土。较大苗木为了防止被风吹倒,应立支柱支撑。苗木栽好后,在原树坑的外缘部砌地堰,第一遍水要浇透,使土壤与根系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