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灯座内部出现了短路 D.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线断了
(3)排除故障后,通过正确操作,当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
(4)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后,再测大于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际功率,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选填“左”或“右”)端滑动.
(5)本实验至少测量三次数据的目的________(是/不是)为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从而减小误差. (6)图丙是该实验小组的同学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电路图,测量后他们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误差分析,考虑电表本身对电路的影响,该实验所测小灯泡电功率将________(偏大/不变/偏小).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24.(10分)杠杆的动力臂l1为2 m,阻力臂l2为0. 2 m,若阻力F2为300 N,求杠杆平衡时的动力F1. 25.(10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小灯泡标有“3V 1.5W”的字样,R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小灯泡正常发光:再闭合开关S1,电流表示数为0.6A.求:
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通电lmin,定值电阻R消耗的电能.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 1.D 【解析】 【详解】
A.小宏对秤的压力与秤受到的支持力,二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并且二力大小不相等,因此二力不是平衡力;
B.小宏对秤的压力与秤对他的支持力,二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因此二力不是平衡力; C.秤受到的重力与秤对小宏的支持力,二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因此二力不是平衡力; D.小宏受到的重力与秤对他的支持力,二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因此二力是一对平衡力. 2.D 【解析】 【详解】
小灯泡的电流随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如题图所示,不成正比,这样的三只灯泡串联起来,接在12V的电源两端,则每只灯泡两端的电压为U=4V,由图知,通过的电流为I=0.2A,灯泡的电阻为R=U/I=4V/0.2A=20Ω,0.2A=0.8W. 实际功率P=UI=4V×故本题正确选项是D. 3.A 【解析】 【详解】
A.大气压与海拔高度有关,高度越高,气压越小,所以客机所在高空的大气压强,比海平面附近的大气压强更小,故A错误;
B.体积不变时,客机采用密度小的材料,质量小,重力也小,有利用飞机起飞及飞行,故B正确; C.“空气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是飞机产生升力的原因,故C正确;
D.客机在空中沿直线匀速飞行,即匀速直线运动,是平衡状态,受平衡力作用,故D正确. 4.A 【解析】
A、小彤捡起实心球,并缓慢举高的过程中,球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小彤对球做功,球的高度增大,则球的重力势能增加,故A正确;B、小彤将球用力投出后,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小彤没有对球施加力,对球没有做功,球在运动时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减小,故B错误;C、小彤将球用力投出后,球在空中最高点时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这两个力不是平衡力,故所受的合力不为零,故C错误;D、球落地后在水平地面滚动一段距离停止,是因为球受到了阻力,克服摩擦阻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球的机械能减少,故D错误.故选A.
点睛:(1)(2)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重力势能与高度有关;(3)合力为0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4)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减少. 5.C 【解析】 【分析】
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处电路相等,用电器不能独立工作;并联电路:电流有两条或两条以上路径,各用电器可以独立工作,各支路电压相等.电流表与被测电路串联,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并联.由此分析判断. 【详解】
由图可知,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通过电流表和L1、开关和L2回到电源负极,所以灯泡L1和L2串联,开关S控制灯泡L1和L2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L1两端电压.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6.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图象法是利用图象这种特殊且形象的工具,表达各物理量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或规律的方法。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结论正确的是”可知,本题考查图像法的应用。分析图象,确定图象反映的物理量间的关系,然后根据图象反映的物理量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 A.根据
可知,在物体的体积相同时,质量越大,密度越大,由图象可知ρ1<ρ2,故A错误;
B.根据可知,在电压相同时,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小,由图象可知R1>R2,故B正确;
C.根据可知,在时间相同时,路程越大,速度越大,由图象可知v1<v2,故C错误;
D.根据可知,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由图象可知p1<p2,故D错误。
7.B 【解析】 【详解】
A、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故使用定滑轮是为了改变力的方向,故A错误; B、铁块受到绳子的拉力大小等于沙桶的重力为6N,故B正确;
C、滑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滑块的支持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剪断绳子前,铁块是静止的,剪断绳子后,铁块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故D错误. 8.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更换灯泡、搬动电器时容易碰到金属部分,切断电源可以保证金属部分不带电,故A符合安全用电的原则.B. 弄湿用电器,损坏绝缘层会造成人体直接或间接与火线接触,从而造成触电事故,故B符合安全用电的原则;C.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故C不符合安全用电的原则;D. 保险装置、插座、导线、家用电器等达到使用寿命应及时更换,故D符合安全用电的原则.故选C. 故选C. 【点睛】
(1)更换灯泡、移动用电器之前必须断开开关,防止发生触电事故;(2)生活用水属于导体,非常容易导电,绝缘层损坏后非常容易发生触电事故;(3)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
体;(4)保险装置、插座、导线、家用电器等老化后要及时更换,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9.A 【解析】
使用之后可以在短时间内从自然界中再次产生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使用之后在短时间内无法在自然界中再次产生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像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等能源,在自然界中是可以再生的能源,即为可再生能源;而像煤、石油、天然气、核燃料等能源,使用之后在短时间内无法在自然界中再次产生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故选A. 10.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关于物态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可知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的判定。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然后再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去分析判断。 【详解】
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挡风玻璃上,故A正确; B、冰棒周围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后液化为小水滴,故B错误; C、室外飘起的雪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故C错误; D、擦在皮肤上的水变干,是汽化(蒸发)现象,故D错误;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9个小题) 11.4 不变 衣领 【解析】 【分析】 【详解】
[1]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小红离平面镜2m,则它的像离平面镜也是2m,所以像到小功的距离为4m;
[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所以像的大小不变; [3]应将光源照向衣领,使衣领变亮,才容易看清所成的像. 12.90 60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求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 ,此次操作中装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可知,本题考查了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计算。根据P=Fv求功率,根据??【详解】
W有用W总?100%?GhG?100%??100%计算机械效率。 FnhnF
由图知,承担重物的绳子股数n=3,在t=10s内将重为90N的水匀速提升6m,则v物?拉力端移动的速度v绳子?nv物?3?0.6m/s?1.8m/s, 则拉力F做功的功率P?Fv?50N?1.8m/s?90W。 由??6m?0.6m/s,10sW有用W总?100%可得,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GhG90N?100%??100%??100%?60%。 FnhnF3?50N??W有用W总?100%?13.并联 容易造成触电事故 【解析】 【详解】
因教室内各日光灯与电脑相互不影响工作,故它们之间采取的连接方式是并联;读图可知,电路中开关断开时,灯泡与火线连接,灯泡仍然带电,易发生触电事故,正确的接法应该是开关接在火线上. 14.液化 凝华 熔化 液化; 【解析】 【详解】
水蒸气升入高空时,遇冷液化成大量的小水珠或凝华成大量的小冰晶,在一定的条件下,小水珠和小冰晶会越来越大,大到一定程度时,气流托不住就会下落,下落过程中,小冰晶熔化成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当夜间气温降低时,如果空气中有较多的浮尘,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夜间较冷的环境中液化成小水珠,吸附在这些浮尘上面,就形成了“雾”。 15.惯性 【解析】 【详解】
尺子击打棋子前,一摞棋子是静止的,用尺快速击打最下面的棋子,最下面的棋子被击后飞出去,上面的棋子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仍然留在原处。 16.0.5 【解析】 【详解】
由P=UI可得,电暖器正常工作时通过它的电流:I==17.宇宙飞船 电磁波 【解析】 【详解】
“神州十号”宇宙飞船与“天宫一号”空间站交会对接成功后,“天宫一号”和“神舟十号”飞船的位置
=0.5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