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21:31:3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ST长钢运用“资产减值\的情况

ST长钢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主要集中在坏账准备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上。

ST长钢2002年至2007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如表2—1所示:

表2-1 ST长钢2002年——2007年主要会计数据(单位:

万元)

年份 坏账准备 固定资产减净利润 值准备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3,228 3,774 2,498 11,289 2l,646 20,768 5,399 5,621 5,529 5,551 16,469 15,207

从表2-1可以清楚看出,2002年至2007年,ST长钢的主营业务收入处于持续增长状态。净利润在2002至2004年间基本处于相对平稳的微利状态;坏账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亦变化甚微。这一状况在2005年发生了巨变,当年ST长钢出现9285万元的巨额亏损,坏账准备增加9592万元。

943 62l 682 -9,285 -22,714 2,967 主营业务收入 153,940 173,552 277,176 289,338 298,560 347,064 2006年ST长钢亏损增加到2.2亿元,坏账准备增加1.04亿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增加1.09亿元,两项减值合计增加2.13亿元。容易看出,2005年巨亏的直接原因是坏账准备的剧增;2006年巨亏的直接原因毫无疑问则是坏账准备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共同增加。对此,ST长钢在其2005年度的财务报告中作出如下解释:“本公司自2000年以来,一直采用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应收款项坏账准备,即按应收款项期末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近年以来,随着钢铁行业形势和市场状况的变化,如继续按原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已不能反映应收款项可回收性的实际情况。

按照《企业会计制度》有关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经本公司第6届董事会第2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变更坏账准备计提的议案》,坏账准备计提方法自2005年9月30日起由余额百分比法变更为账龄分析法。具体计提比例为:账龄在1年以内的按5%计提,1至2年按20%计提,2至3年按30%计提,3年以上按60%计提。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和财政部[财会(2002)18号]《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及其相关准则问题解答的通知》有关规定,该项变更为会计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导致本公司2005年度计提的坏账准备增加95,928,729.76元,其中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增加85,126,091.45元,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增加10,

802,638.31元,相应减少本年度净利润95,928,729.76元”。ST长钢在其2006年度的财务报告中对其计提坏账准备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分别作出如下解释: “本公司本年度对应收账款进行了全面清理,经清理,本公司管理层认为,资产负债表日,已经丧失诉讼时效的、债务单位已关闭或已破产的应收账款、清欠收入不足以弥补清欠成本的小额应收账款共计170,734,473.37元,该类应收账款预计无法收回,按个别认定法计提坏账准备\,“近年来,本公司调整发展战略,由规模数量型向品种效益型转变,大幅压缩亏损、微利品种产量,加大中高端重点盈利品种,2006年3月,本公司关停了炼钢一车间和一轧一车间等生产单位,并已在2006年中期报告中作了披露。本公司2007年度的生产经营计划中,只计划产钢35万吨,其余所需钢坯从其他关联单位购买,在可预见的将来,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本公司将继续关停上述已闲置的固定资产。资产负债表日,闲置的固定资产原值为301,162,581.93元,累计折旧为129,520,328.18元,净值171,642,253.75元;待报废的固定资产原值为43,527,825.44元,累计折旧为19,961,294.83元,净值23,566,530.61元。本公司管理层认为,该部分闲置与待报废的固定资产及部分其他固定资产未来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现金流量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经测算,补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1l,701,

351.10元。\年,ST长钢的减值准备的余额基本与2006年相同,并且扭亏为盈,获$1J2967万元。

资产减值准备坏账准备2005年--2007年对比及ST长钢运用“资产减值”的后果

ST长钢的坏账准备政策从2005年3季度开始由余额百分比法转为账龄分析法,这直接导致2005年坏账准备剧增。2006年,该公司管理层按个别认定法对1.7亿元的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从而使坏账准备几乎比2005年增加近一倍。

勿庸置疑,ST长钢运用“资产减值准则”的结果如其所愿:(1)从其内部来看,股民及实际控制人均得偿所愿。一方面,从连续两年的累计巨亏3.2亿元,到2007年实现2967万元盈利,ST长钢的业绩令其股民的心情随之大起大落。最重要的是,在关键的2007年,ST长钢扭亏为盈,成功地化解了退市危机,可谓有惊无险、皆大欢喜。另一方面,考虑至2008年ST长钢将被同为攀钢集团所控制的攀钢钢钒吸收合并的事实,连续两年的高额计提减值准备,人为地提高账上资产质量,无疑将大大减少存续公司的盈利包袱,从而间接地提升存续公司的未来盈利能力,这无疑是作为实际控制人攀钢集团所希望看到的(2)从其外部来看,根据公开的信息,ST长钢并未受到监管部门、中介机构的质疑或惩处,其审计中介——从2005年至2007年,依序为四川君和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中瑞华恒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中瑞

搜索更多关于: 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 的文档
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ncnv6zxj503ypi6btdy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