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凸透镜成像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和成放大倒立的实像,解像距的不等式求得焦距。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v=30cm,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像,说明成的像是实像,此时有两种可能,则
解得15cm<f<30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20cm。 故选:A。
6.【分析】(1)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球周围存在的磁场叫地磁场,地磁场的形状与条形磁铁相似;
(2)地磁场的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相反,且不重合。 【解答】解:
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场的形状与条形磁铁相似,地磁场的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相反,并不完全重合会出现磁偏角,即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故B正确。 故选:B。
7.【分析】根据题意求出甲乙两车的速度,根据图示求出abc的速度,然后比较分析对各选项做出判断。 【解答】解:
根据题意可得,甲车的速度v甲===0.5m/s,
由题知,两车同时从P点出发向Q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12秒时乙车离Q点距离大于2米,则乙车可能在甲车之后,也可能在甲车之前,
所以,乙车通过的距离可能为s乙1<6m﹣2m=4m,也可能为s乙2>6m+2m=8m, 故乙车的速度可能为v0.67m/s, 由图可知,va=
=
=1m/s,vb=
=
=0.5m/s,vc=
=
=0.2m/s,
乙
1<
=≈0.33m/s,也可能为v
乙
2>
=≈
比较可知,vb=v甲,va>v乙2,vc<v乙1,
所以甲的图象一定是图线b,甲的速度可能大于乙,也可能小于乙,乙的图象可能为图线a,也可能为图线c。
综上分析可知,选项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第9页(共24页)
8.【分析】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质量相等。根据密度公式ρ=知,质量相等,体积越大,密度越大,可比较密度大小关系。
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重力,对地面的压强p===
=【解答】解:
(1)有图可知,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剩余部分体积V甲<V乙; 又已知剩余部分质量m甲=m乙; 根据密度公式ρ=知,ρ甲>ρ乙;
(2)设正方体甲、乙边长分别为L甲,L乙; 剩余部分质量m甲=m乙; m甲=ρρ
甲
甲
=
=ρgh,根据公式可分析甲、乙的密度关系。
=m乙=ρ=m乙=ρ
乙
乙
; ;
=
gg
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重力,对地面的压强p===
=
=ρgh,
p甲=ρ甲ghL甲, p乙=ρ乙gL乙; 有图知L甲<L乙; 所以ρ
甲
ghL甲>ρ乙
gL乙;
p甲>p乙; 故选:C。
二、填空题(共23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9.【分析】(1)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1.5V; (2)测量电能的仪表是电能表;
(3)远距离输电要采用高压输电的方式,以减少电能的损耗。 【解答】解:
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是1.5V;
第10页(共24页)
家庭电路中测量消耗电能的仪表是电能表;
根据P=UI可知,在输电功率一定时,电压越高,电流越小;输电线的电阻一定,由Q=IRt可知,在通电时间一定时,电流越小,产生的电热越少,输送过程中能量损失越小,所以从发电站到用电区采用高压输电。 故答案为:1.5;电能;高压。
10.【分析】(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也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3)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解答】解:
起跑后,小明用力蹬踏板,同时踏板也给小明一个大小相等的反作用力,因踏板“送”小明向前冲,该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手用力按跳箱时,跳箱表面发生凹陷,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小明在空中运动时受到重力作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因此小明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最终落到地面。
故答案为:相互;形变;重力。
11.【分析】(1)判断地铁列车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就看地铁列车为与所选的参照物乘客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2)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与速度有关,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速度越小速度越小,速度不变动能不变。
(3)惯性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质量是衡量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解答】解:
(1)当列车启动时,以站台为参照物,列车与站台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列车是运动的;
(2)列车加速过程中,其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因此列车的动能增大; (3)列车加速过程中,其质量不变,只是速度的变化,则列车的惯性不会变化。 故答案为:运动;增大;不变。
12.【分析】(1)连通器的原理:连通器内盛同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2)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水的温度降低值,利用放热公式求水放出的热量;
第11页(共24页)
2
(3)改变内能的方法:一是做功,二是热传递,水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减小水的内能。
【解答】解:壶身与壶嘴中的水面之所以保持相平是因为 连通器原理,在连通器里装有同种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水放出的热量:
Q放=cm△t=4.2×10J/(kg?℃)×1kg×10℃=4.2×10J; 水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减小水的内能。 故答案为:连通器;4.2×10;热传递。
13.【分析】(1)知道10秒内通过某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根据I=求出通过导体的电流,根据W=UIt=UQ求出导体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导体的电阻; (2)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解答】解:通过导体的电流: I==
=0.5A,
4
3
4
由W=UIt=UQ可得,导体两端的电压: U==
=3V,
由I=可得,导体的电阻: R==
=6Ω, 因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所以,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伏时,导体的电阻仍为6Ω不变。 故答案为:0.5;3;6。
14.【分析】从两个方面分析:①电压表有示数说明闭合开关前后,电压表能够与电源的两端相连;
②若闭合开关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时通路,故障可能是短路;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是断路,故障是断路。 【解答】解:
由图知,断开开关,电压表、电阻R1、电源、电流表串联在一起,所以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
第12页(共24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