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年春语文出版社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教案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6 5:51:1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2、了解彝族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交流关于火把节的传说的感想。 3、总结课文,赞扬彝族人民的优良美德。 教学准备 火把节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听写课后“读读写写”词语。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谈话: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强烈地感受到彝家人的热情好客。这节课,就让我们和彝族人民一起欢度火把节,感受火把节热闹场面,感受彝族人民的民族风情。

二、品读词句,想象场面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⒈教师:为了欢度火把节,人们要做好充分准备。彝家人做了什么准备?请同学们用横线画出来读一读。

⒉学生在文中画出。 ⒊集体交流

⒋有感情计朗读第一部分。(指导读地热情、盼望、兴奋的语气)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⒈教师:课文描写了火把节哪几个场面?你最喜欢哪一个?画出来读一读,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自己的感受(出示图片或演示文稿)

⒉学生自由读第二部分,想象场面。 ⒊交流反馈

课文描写了彝家人在过火把节时穿上节日盛装,准备节日饭菜、斗牛、摔跌、点火把、围着篝火跳舞等五个场面。

⒋学生一起读一读这些有关的句子。

⒌小结;彝家人的火把节真是太有意思了,让我们感受到了彝族的民族风情。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⒈教师提出要求:默读课文第三部分,讲一讲这个传说、。从关于火把节的传说中想到什么?与同学交流。

⒉指名说说这个拟说。 ⒊小组内交流。 ⒋集体交流。

⒌小结:是的,火把节不是一个普通的节日,它更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⒍学生有感情地再朗读文段。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感受了彝族的民族风情,我们还知道火把节来历,知道火把节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节日,它更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四、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10页,共98页

2、搜集其他民族资料,感受这些民族风情。 板书设计

4、火把节

准备:扎火把、民族服饰、美酒佳肴 场面:准备节日饭菜、斗牛、摔跤 点燃火把 、围着篝火跳舞

来历:人们用火把消灭“天虫”

(火把节书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饶精神的象征)

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时,我以“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这一句式为引领,帮助学生了解彝家人过火把节的准备、火把节的盛况,以及火把节的纪念意义。和学生一起品读文中的精彩语句,感受节日的气氛。最后试着讲述火把节的传说故事。

5.刘三姐

教学目标

1.会认“喉”等六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刘三姐如何用歌声做武器与土豪劣绅作斗争的。 3.听一听刘三姐的山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感受刘三姐勇敢、正直的人品,和人民群众爱憎分明和机智勇敢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刘三姐如何用歌声做武器与土豪劣绅作斗争的。感受刘三姐勇敢、正直的人品,和人民群众爱憎分明和机智勇敢的品质。 教学准备

录音机、小黑板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放《刘三姐》选曲:《山歌好比春江水》。

2、谈话: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大家知道它出自哪里吗? (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点评、小结)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

1、读准生字表中的会认字,并记住它们。

2、思考:课文是分几部分写的?重点部分写了刘三姐的哪几件事? 3、全班同学在小组中交流,然后汇报初学情况。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为什么土豪劣绅听了刘三姐的歌如坐针毡,丧魂落魄,而乡新们听了却扬眉吐气,拍手叫好?

2、刘三姐和乡亲们唱的山歌中你喜欢哪些?可以给同学们读读,也可以唱一唱,然后说说为什么喜欢?

第11页,共98页

四、巩固练习

从课文中找出相应成语

⑴描写刘三姐和乡亲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描写土豪劣绅和秀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山歌唱得好人品更好

5*、刘三姐 热爱家乡疾恶如仇 深受爱戴

用山歌做武器与土豪劣绅做斗争

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时,我让学生围绕“为什么土豪劣绅听了刘三姐的歌如坐针毡、丧魂落魄,而乡亲们听了却扬眉吐气,拍手称快”这个问题展开思考,找出课文中所写的三件事,通过理解文中描写人物的成语以及刘三姐所唱山歌的含义,帮助学生了解刘三姐是怎样用歌声与土豪劣绅作斗争的,体会刘三姐勇敢、正直的品格。

语文百花园一

第一课时 语文大课堂:搜集民间故事或民间歌谣

教学目标

1.在本单元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了解与热爱。

2.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动口、动手、动笔的能力,培养与人合作的精神。 3.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

达到整理资料的两项要求 教学难点

搜集资料的途径的落实,按主题分类的指导。 教学准备

1.提前分组,落实搜集资料的途径。 2.请组长填写表格。(表格见后面) 3.教师准备一些有关故事或歌谣。 4.歌谣文字稿、一份小报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导语: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许多民间故事,你们看有的神鸟,有的格萨尔王,有的冬不拉,有的火把节,有的刘三姐。在我们这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中,还有许许多多民间故事和民间歌谣呢!今天,我们就召开一个故事会,请各组同学来讲讲你们组搜集、整理的故事或歌谣。

2.提出要求:

(1)讲故事或歌谣时吐字清楚,内容健康、具体。 (2)语气生动、用手势助说话气势。

第12页,共98页

3.全班交流 4.介绍过程

(1)组长将填写表格利用投影给同学们看,并进行讲解。 (2)组员补充并说说体会 表格一搜集途径

时间 小组成员 搜集途径(画“√”) 采访 图书馆 上网 读物 表格二整理资料

按主题分类 善良、美好的 勤劳、质朴的 勇敢、无畏的 聪明、智慧的 故事名举例 具体内容 二、各组把找到的民间故事及歌谣作为内容办一份小报,在全班展示并评出最佳编辑、记者、优秀小报。

(出示老师找的歌谣,让学生读一读,出示教师准备的一份小报请同学参看。)

第二课时 编写故事

教学目标

1.大胆想象,清楚完整地写一个故事。培养学生想象、书面表达能力。 2.懂得续写故事所表达的意思应与原文内容一致。 3.故事内容具体,有故事情节。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还记得《神鸟》的故事吗?谁能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神鸟”给可汗讲了三个小故事,故事的内容是什么,都是歌颂什么,批评什么呢? 3.可汗不甘心失败,他又第四次捉住了神鸟。这次神鸟又给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假设你们现在就是这只神鸟,你准备讲什么故事呢?

二、根据原文,选择材料

1.同桌互相说说(故事中角色是谁?故事内容是怎样的?) 2.全班交流。请2-3名说说

3.评议:哪些材料选的好,为什么?

4.小结:选材必须与原文意思一致,不能与课文内容脱节。怎样保持一致呢? 要点:(1)歌颂小动物某一方面的好品质。(2)被主人误解错杀了。(3)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令人同情。

三、内容具体,情节感人 (出示例段,请大家修改。)

第13页,共98页

2018年春语文出版社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njz61xufe8wrp7230mk0mq5e7eayt017ze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