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时间,孔壁形成泥皮,孔壁不会渗水,亦不会引起膨胀。或在导正器外侧焊接一定数量的合金刀片,在钻进或起钻时起到扫孔作用。如出现缩颈,采用上下反复扫孔的办法,以扩大孔径。
3. 桩底沉渣量过大 原因:
检查不够认真,清孔不干净或没有进行二次清孔。 泥浆比重过小或泥浆注入量不足而难于将沉渣浮起。
钢筋笼吊放过程中,未对准孔位而碰撞孔壁使泥土坍落桩底。 清孔后,待灌时间过长,致使泥浆沉积。 防治措施:
(1) 认真检查,采用正确的测绳与测锤。
(2) 成孔后,钻头提高孔底10-20cm,保持慢速空转,维持循环清孔时间不少于30分钟。采用性能较好的泥浆,控制泥浆的比重和粘度,不要用清水进行置换。一次清孔后,不符合要求,要采取措施:如改善泥浆性能,延长清孔时间等进行清孔。
(3) 钢筋笼吊放时,使钢筋笼的中心与桩中心保持一致,避免碰撞孔壁。加快对接钢筋笼速度,减少空孔时间,从而减少沉渣。
(4) 在下完钢筋笼后,应进行二次清孔。二次清孔可利用导管进行,准备一个清孔接头,一头可接导管,一头接胶管,在导管下完后,提离孔底0.4m, 在胶管上接上泥浆泵直接进行泥浆循环。直至孔口返浆比重及沉渣厚度均符合规范要求。二次清孔优点:及时有效保证桩底干净。
(5) 开始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宜为30-40mm,应有足够的混凝土储备量,使导管一次埋入混凝土面以下1.0m以上,以利用混凝土的巨大冲击力溅除孔底沉渣,达到清除孔底沉渣的目的。 4. 钢筋笼上浮 原因:
当混凝土灌注至钢筋笼底端时,若此时提升导管底端距离钢筋笼底端仅有1m左右的距离时,由于浇注的混凝土自导管流出后冲击力较大,推动了钢筋笼上浮。该现象在本工程中发生的几率较小。
由于混凝土灌注高度超过钢筋笼且导管埋深较大时,其上层混凝土因浇注时间较长,已近初凝,表面形成硬壳,混凝土与钢筋笼有一定握裹力,如果此时导管底端未及时提到钢筋底部以上,混凝土在导管流出后将以一定的速度向上顶升,同时也带动钢筋笼上移。 防治措施:
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应随时掌握混凝土浇注标高及导管埋深,当混凝土埋过钢筋笼底端2~3m时,应及时将导管提至钢筋笼底端以上。
当发现钢筋笼开始上浮时,应立即停止浇注,并准确计算导管埋深和已浇混凝土标高,提升导管后再进行浇注,上浮现象即可消除。 5. 断桩与夹泥层
混凝土凝固后不连续,中间被冲洗液等疏松体及泥土填充形成间断桩。 原因:
(1) 泥浆过稠。如泥浆比重大且泥浆中含较大的泥块,增加了浇注混凝土的阻力,在施工中经常发生导管堵塞、流动不畅等现象,有时甚至灌满导管还是不行,最后只好提取导管上下振击,由于导管内储存大量混凝土,一旦流出其势甚猛,在混凝土流出导管后,即冲破泥浆最薄弱处急速返上,并将泥浆夹裹于桩内,造成夹泥层。
(2) 导管埋深错误。①导管埋得太深,拔出时底部已接近初凝,导管拔上后混凝土不能及时冲填,造成泥浆填入。②导管提漏而二次下球。导管提漏有两种原因:a.当导管堵塞时,一般采用上下振击法,使混凝土强行流出,但如此时导管埋深很少,极易提漏。b.
17
因泥浆过稠,估算或测混凝土面难,在测量导管埋深时,对混凝土浇注高度判断错误,而在卸管时多提,使导管提离混凝土面,也就产生提漏,引起断桩。③由于导管底端距孔底过远,混凝土被冲洗液稀释,使水灰比增大,造成混凝土不凝固,形成混凝土桩体与基岩之间被不凝固的混凝土填充。
(3) 因停电、机修、待料等原因灌注时间过长。上部混凝土已接近初凝,形成硬壳,而且随时间增长,泥浆中残渣将不断沉淀,从而加厚了积聚在混凝土表面的沉淀物,造成混凝土灌注极为困难,或堵管、导管拔不上来,出现桩身中岩渣沉积成层,夹渣,将混凝土桩上下分开,引发断桩事故。
(4) 受地下水活动的影响,浸入混凝土水灰比增大,形成桩身中段出现混凝土不凝体 (5) 混凝土坍落度不符合要求,产生混凝土离析造成凝固后不密实坚硬,个别孔段出现疏松、空洞的现象。
(6) 浇注混凝土时,没有从导管内灌入,而采用从孔口直接倒入的办法灌注混凝土,出现疏松、空洞的现象。 防治措施:
(1) 成孔后,一般是采用冲洗液清孔,冲孔时间应根据孔内沉渣情况而定,冲孔后要及时检测泥浆比重,控制在1.1~1.25范围内。
(2) 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随时控制混凝土面的标高和导管的埋深,提升导管要准确可靠,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根据导管内外混凝土的上升高度,合理掌握导管的拆卸长度,在正常情况下应保持导管下端被埋2—6米,导管的拆卸长度应根据导管内外混凝土的上升高度而定,切勿起拔过多。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要定时测量导管内外混凝土的深度,并绘制曲线,以监视断桩是否出现。在正常情况下,导管内外混凝土界面的距离是开始大,然后逐渐缩小,最后重合。若发现管内外混凝土灌注曲线距离拉大,并且导管外混凝土曲线变平,而管内混凝土曲线变陡,则是断桩预兆,应查明原因,尽快处理。 (3) 尽可能提高混凝土浇注速度:a. 首次灌注时,起始部分或第1斗投料需采用水泥砂浆,或石子减半的混凝土,并尽量做到一次性灌入孔内。首次混凝土灌注量要满足把导管下端埋设1米以上的要求,开始浇混凝土时尽量积累大量混凝土,灌注混凝土前认真进行孔径测量,准确算出全孔及首次混凝土灌注量,避免首次灌注量(1.5m3以上)不足。b.快速连续浇注,使混凝土和泥浆一直保持流动状态,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可以克服泥浆阻力,防止导管堵塞。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应避免停电、停水。
(4) 在地下水活动较大的地段,事先要用套管或水泥进行处理,止水成功后方可灌注混凝土。
(5) 严格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应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流动性,坍落度损失应满足灌注要求。在改变水泥标号、品种及生产厂家时,必须先做好配合比试验,按配合比控制质量。浇注混凝土时,孔口要加盖钢板,防止混凝土抛洒,从导管外灌入。 6. 孔壁坍陷
钻进过程中,如发现排出的泥浆中不断出现气泡,或泥浆突然漏失,则表示有孔壁坍陷迹象。
原因:孔壁坍陷的主要原因是土质松散,泥浆护壁不好,护筒周围未用粘土紧密填封以及护筒内水位不高。钻进速度过快、空钻时间过长、成孔后待灌时间过长和灌注时间过长也会引起孔壁坍陷。
防治措施:在松散易坍的土层中,适当埋深护筒,用粘土密实填封护筒四周,使用优质的泥浆,提高泥浆的比重和粘度,保持护筒内泥浆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搬运和吊装钢筋笼时,应防止变形,安放要对准孔位,避免碰撞孔壁,钢筋笼接长时要加快焊接时间,尽可能缩短沉放时间。成孔完毕到灌注混凝土的时间一般不应大于24小时,并控制混凝土的灌注时间(一般不超过4小时),在保证施工质量的情况下,尽量缩短灌注时间。
18
7. 钻孔偏斜
成孔后桩孔出现较大垂直偏差或弯曲。
原因:钻机安装就位稳定性差,作业时钻机安装不稳或钻杆弯曲所致;地面软弱或软硬不均匀;土层呈斜状分布或土层中夹有大的孤石或其它硬物等情形。
防治措施:先将场地夯实平整,轨道枕木宜均匀着地;安装钻机时要求转盘中心与钻架上起吊滑轮在同一轴线,钻杆位置偏差不大于20cm。在不均匀地层中钻孔时,采用自重大、钻杆刚度大的钻机。进入不均匀地层、斜状岩层或碰到孤石时,钻速要打慢档。另外安装导正装置也是防止孔斜的简单有效的方法。钻孔偏斜时,可提起钻头,上下反复扫钻几次,以便削去硬土,如纠正无效,应于孔中回填粘土至偏孔处0.5m以上,重新钻进。 8. 卡管
原因:
⑴初灌时,隔水栓堵管;⑵混凝土和易性、流动性差造成离析;⑶混凝土中粗骨料粒径过大;⑷各种机械故障引起混凝土浇筑不连续,在导管中停留时间过长;⑸导管进水造成混凝土离析等。
防治措施:
⑴使用的隔水栓直径应与导管内径相配,同时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保证顺利排出。⑵在混凝土灌注时,水下混凝土必须具备良好的和易性,配合比应通过实验室确定,应加强对混凝土搅拌时间和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坍落度宜为18-22cm。为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缓凝,水下混凝土宜掺外加剂。⑶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导管直径和钢筋笼主筋最小净距的1/4,且应小于40mm。⑷在施工过程中,应时刻监控机械设备,确保机械运转正常,避免机械事故的发生。混凝土应缓缓倒入漏斗的导管,避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塞。⑸灌注水下混凝土前检查导管是否漏水、弯曲等缺陷,是否有足够的抗拉强度承受其自重和盛满混凝土的重量。
八、 混凝土灌注桩工程资料
1. 开工报告
2. 建设各方主体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资格报审 3. 工程定位测量记录 4. 技术复核
5. 建设工程桩基检测报告 6. 施工日记
7. 混凝土施工日记
8. 钢筋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
9. 焊接试(检)验报告、焊条(剂)合格证 10. 电弧焊检测报告
11. 商品混凝土出厂合格证(水泥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配合比
报告,砂、石料级配分析和混凝土配合比) 12. 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辅助表 13. 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报告
14. 混凝土现场取芯测试任务通知单 15. 混凝土芯样试验报告 16. 工程联系单
17. 工程变更单设计核定单 18. 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9. 钻孔灌注桩接头质量控制 20. 钻孔灌注桩开孔通知单 21. 桩基子分部工程验收记录
19
22. 钻孔灌注桩钻孔原始记录表 23. 钻孔灌注桩清孔记录表
24. 钢筋原材料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表 25. 钢筋原材料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26. 钢筋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27. 灌注桩钢筋笼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28. 钻孔灌注桩隐蔽验收记录 29. 灌注桩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表
30. 混凝土灌注桩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31. 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注原始记录 32. 桩基工程质量监理评估报告 33. 混凝土浇灌令汇总表
34. 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灌注申请令 35. 桩基工程总结 36. 工地会议纪要
37. 试桩报验申请表、试打桩记录 38. 桩报验申请表 39. 桩位验收记录 40. 工程桩竣工图纸
九、 安全监理
详见《安全监理规划》。本子分部工程主要涉及安全用电、机械伤害防护、物体打击、桩
孔防护等方面。
浙江一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君廷世纪项目监理部
2014年10月29日
20
相关推荐: